首页 -> 2007年第9期
阅读教学“主问题”研究与实践笔谈
作者:余映潮 王世发 杨晓梅 祝中清
像这样长时间、大面积、深层次的品析活动,常常在我的教学中生动地出现。这便是主问题教学实践所带来的课堂艺术的魅力,这样的魅力,在一问一答式的教学中,永远感受不到。
所以我认为:“主问题”是从课文中提炼出来而又能让学生深入课文中去的大“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它能够让学生探求的眼光进入课文的每一个角落,从而达到引导学生细细思考、深刻探究的目的;而这些又始终是围绕着某条主线进行的,这就是“主问题”的“凝聚力”和“支撑力”。
我尤其深深地感受到:就“提问”研究而言,“主问题”既是对传统的课堂提问方式的改造和创新,也是对阅读教学课堂活动方式的改造和创新。
湖北荆州市东方红中学 434100
“主问题”设计研究的教改意义
祝中清
余老师潜心研究的“主问题”设计可谓立意高远。“主问题”所研究的是具有少、精、实、活特点的关键问题,所追求的是“一问激起千层浪”的艺术效果,所引领的是深层次的阅读教学活动。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深深感受到“主问题”设计研究的重要现实意义。
一、“主问题”设计有利于简化头绪、突出重点
“主问题”设计在“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方面具有独特的优越性。这是因为“主问题”设计是用少而精的关键问题组织阅读教学的,这样的课堂,教学目标简明,教学内容简洁,教学环节简单,能有效地保证教学的重点。如余老师在《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的开始阶段设计的“主问题”: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口头创编“门庭若市”的成语故事。教者将一般老师惯常所做的解读课题、简介作者、介绍背景、诵读课文、感知整体等多个教学环节浓缩在这一精当的主问题之中,用一个主问题就替代了繁多的教学环节,完成了对全文的整体感知,既有“删繁就简三秋树”的简洁之妙,又有“领异标新二月花”的新颖之美。
二、“主问题”设计有利于单篇课文的整体阅读
主问题的本质特点就是它是主要问题,是“牵一发而动全局”的关键问题,它强调的是对课文的整体牵引力;设计到位的主问题总是能够轻便有力地牵动对全篇文章的整体感知、整体理解和整体赏析。如余老师在教学《死海不死》时,没有按常规的模式分别讲解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等,也没有分层划段,逐层讲析,而是设计了一个主问题:《死海不死》的主要特色是围绕说明的对象“悬一笔,插一笔,补一笔”,请同学们读课文,看是不是这样?“说明的对象”关注的是内容,“悬一笔、插一笔、补一笔”关注的是写法,用一个主问题就带动了对全篇文章的整体解读,具有“四两拨千斤”的轻巧与从容。像这样用一个或几个关键问题来带动全篇文章阅读的教学非常适合单篇课文的整体阅读,具有重要的教改意义。
三、“主问题”设计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因为有些教师习惯于满堂讲,满堂问,满堂灌,学生为烦琐的分析所苦,为零碎的提问所累,为预设的板书所困,很少有时间进行充分的自主阅读。“主问题”相对于满堂讲、满堂问、满堂灌而言,优势在于能让学生充分地占有时间,每一个“主问题”都能形成一次持续时间较长的、深层次的阅读活动。在用“主问题”设计的课堂中,教师由讲析为主改变为以艺术设计、艺术调控、艺术点拨为主,学生由被动接受为主改变为围绕几个“主问题”进行充分的阅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能够在听、说、读、写、思等大量的阅读实践活动中培养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湖北省公安一中 434300
作者简介
余映潮 湖北荆州市教科院中学语文教研员,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中学语文“板块式教学思路”和“主问题教学手法”的创造者,“活动充分、积累丰富”教学流派的代表人。发表各类教学文章1200余篇,大量的专栏文章尤有特色。出版有《中学语文教例品评100篇》《怎样学语文》《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50讲》《听余映潮老师讲课》等6本专著。
王世发 湖北荆州市教科院高中语文教研员。湖北省特级教师。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教学研究文章200余篇,主编、参编专业性著作32部,其中担任主编5部。
杨晓梅 湖北荆州市东方红中学高级教师。荆州市初中教育教学先进工作者,湖北省优秀中学语文教师。曾多次在市级范围内执教公开课、优质课、竞赛课并获奖。发表教学设计、论文20多篇。撰写鄂教版语文课标教材教学参考资料4万余字。主编、参编《初中语文创新实用教案》《标准新阅读》等教学教辅用书10余本。
祝中清 湖北省公安一中一级教师,余映潮老师主持的“荆州市教学论文写作研究组”重要成员。曾获荆州市录像课比赛一等奖,主编、参编《标准新阅读》《创新作文100招》等28本书籍,发表教学论文100余篇,先后被评为湖北省优秀中学语文教师、湖北省优秀文学社团指导教师、荆州市骨干教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