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悄无言”与“秋月白”
作者:曹振国
在鉴赏具体描写音乐的诗句(即“大弦嘈嘈如急雨……四弦一声如裂帛”)之后,我问道:如果老师把最后两句诗改为“东船西舫齐叫好,四周一片喝彩声”好不好?为什么?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生:您改写的诗句仅从听觉角度描写,比较单调,而原来的诗句既从听觉角度描写,又从视觉角度描写,有声有色。
生:您改的诗句动态感比较强,但原诗在动态的音乐描写之后,描绘出静态的画面——“唯见江心秋月白”,有动静结合的效果。
师:这两位同学敢于公开跟老师唱反调,胆子倒不小!
(众生笑)
一位平时大大咧咧的学生说:我觉得老师的这两句诗也不错,既上口,字数也与原诗一致。(他的赞同引来了一片笑声)
师:我总算有了同盟军。
为了将讨论鉴赏引向深入,我故意道:我自己也认为这两句诗改得不错,有例为证。(接着引导学生快速阅读下发的学习资料:《老残游记·明湖居听书》“王小玉说书演唱”的相关片段,此处略)
师:在小说中,人家王小玉演唱完毕,是“叫好之声,轰然雷动”。这里用“叫好声”从侧面衬托了演唱者的高超技艺。为什么诗中不能用“叫好声”“喝彩声”呢?
(再次让学生讨论)
生:诗与小说不一样,诗要有韵味。“悄无言”比“喝彩声”“叫好声”更有韵味,更能突出乐声的引人入胜和感人的力量。
师:你的意思是说,“悄无言”也是一种侧面烘托,却更能突出琵琶女演奏乐声的感染力。大家想象一下,此时听众处在一种怎样的状态中?
生:音乐虽然结束,但余音袅袅,听众还意犹未尽,沉浸其中,感觉回味无穷。
生:听众神情恍惚,如醉如痴。
生:而且,“悄无言”是以人物的反应来达到侧面烘托的效果,“秋月白”是借景物烘托音乐效果。
师:这样看来,“悄无言”“秋月白”确实比“叫好声”“喝彩声”要好。还有没有其他的理由?
生:《老残游记》中听书的地方类似于茶馆,是一个环境特别俗气的地方,而诗中的人物身处“浔阳江头”,“枫叶荻花秋瑟瑟”,是一个颇有诗意的地方。“叫好声”“喝彩声”与茶馆的环境相合,但不一定与诗中的环境相合。
师:诗句的内容要与意境氛围相一致,而“悄无言”正好与秋夜江边的环境氛围相合。
生:不仅要与环境氛围相合,还要与人物心情相一致。《明湖居听书》中的人物心情闲适,而在《琵琶行》中,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离开京城,漂泊在外,感伤之情不言自明,凄冷的秋月正好与这种心情相一致,所以用“秋月白”比用“喝彩声”好。
师:“悄无言”“秋月白”与特定的情境、与听众的感伤情绪更相契合。这样既写景又写情,用鉴赏诗歌的术语来说,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生:融情于景。
生:情景交融。
师:这样写更易引发诗人的情感共鸣。大家试着闭上眼睛想一想,当时是怎样的一幅画面?(生闭目默想半分钟)
生:眼前江水茫茫,四周寂寥无声。天边悬挂一弯冷月,江面倒映一片清辉。
师:此情此景,留给读者的也是无穷的回味啊。
然后引导学生概括“悄无言”与“秋月白”的妙处:1.侧面烘托,突出音乐感染力;2.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深化了诗的意境,让人回味无穷。
湖北枝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44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