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问责自己 拷问世人 呼唤良知
作者:夏杰祥
《教师教学用书》在本单元的说明中提示要注意思考的深度,“如学习《小狗包弟》,可以获得对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的深刻认识,获得对作者本人心灵伤害和内心反思过程的深刻认识,更进一步获得对悲悯忏悔的高尚情感的体验,获得对社会的必然规律的认识”,在随后的教学建议中也设计了这样的思考题:“巴金先生的作品在当代的阅读价值何在?”可是,这一连串的“认识”“体验”“价值”又如何“获得”,如何“深刻”?所以,教学建议中也指出这些思想价值学生未必都能想到。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容易放弃对这些“获得”的探究与追求,仅仅把本文当做一篇“写人记事的佳作”进行常规化处理,定位于它的“语言”“结构”的写作价值。如此,教材新增《随想录》的目的“泯然众人”矣。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需要认真审定文本的教学价值,设定其教学指向,而文本的教学价值取决于我们对它的解读与定位。
本文的学习重点应该在于:从平静的话语中读出作者的情感以及这种情感的表现方式。“小狗包弟”只是作者的一个切入点,情感所在绝不是对小狗的怀念,也不是对文革的一般意义的批判,而是发自内心的忏悔以及这种忏悔给读者给社会带来的强烈震撼。所以,陈思和教授说“忏悔从怀念开始”,所以,巴金被誉为“20世纪中国社会的良心”。
首先是问责自己的勇气。课文的重点在后半部分,不在“狗”的形象上,(是怎样的一条小狗?)更不在“两条狗的故事”上,而在于“我”抛弃小狗包弟的背景、动机、结果以及长达十余年的忏悔过程。为此,我就本文的阅读思考作了如下的问题设计,并以此提请关注文章中的关键词句:
①“包弟”是怎样的一条小狗?结局怎样?为什么会这样?②送走“包弟”之后,“我”的结果又如何?③是谁杀死了“小狗包弟”?④“我”对“小狗包弟”的情感是怎样一个变化过程?对“人”的态度有无改变?⑥面对这样的老人,我们的感慨是什么?
尤其是下面的文字需要细心体会:
“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过去了。我仍然住在这所楼房里,每天清早我在院子里散步,脚下是一片衰草,竹篱笆换成了无缝的砖墙。隔壁房屋里增加了几户新主人,高高墙壁上多开了两扇窗,有时倒下一点垃圾。当初刚搭起的葡萄架给虫蛀后已塌下来扫掉,连葡萄藤也被挖走了。右边角上却添了一个大化粪池,是从紧靠着的五层公寓里迁过来的。少掉了好几株花,多了几棵不开花的树。我想念过去同我去一起散步的人,在绿草如茵的时节,她常常弯着身子,或者坐在地上拔除杂草,在午饭前后她有时逗着包弟玩。……我好像做了一场大梦。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煎熬。”
这“满园的创伤”是生活的创伤,更是心灵的创伤。当初的“轻松”变成了“沉重的包袱”,进而“感到羞耻”,十几年后乃至于“煎熬”。诚然,这一过程中“我”是被逼的,被逼得自私无情,试图以舍弃一个无辜的生命保全自己,其间“我”能有多少罪过?“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中,狗且不保,人何以堪?然而,作者平静的叙述中丝毫没有对那个疯狂时代疯狂人的呵责,没有对个人遭际的愤怒,有的只是对自己“无能”“无奈”的不能原谅和不尽的责备。
其次是拷问世人的深切。“文革”之后,人人都说自己是受害者,有谁如此反思过自己当年的所作所为是否有过错呢?作为读者不能不深思,一个无过错且受害甚深的八十高龄的老人尚且为当年的“过错”忏悔不已,那么,当年的那些真正的过错者良心何安?中国文化的悲剧是缺乏忏悔理性,中国文人的悲剧是把忏悔看做羞耻。我们缺乏暴露自己精神缺陷的勇气,更不敢面对由于自身的怯懦和愚昧造成的历史罪恶。巴金先生之所以伟大,正是他认识到了只有勇于忏悔才是拯救我们民族的现代精神力量,他以“揪出自己示众”的无比勇气和无私品德,点燃忏悔理性的火种,从精神上唤醒我们这个灾难深重的民族。”(杜高《俄狄浦斯的灵魂》,《随笔》2006.4)换句话说,《随想录》的巨大反响并非在于对文革的声讨,(尽管巴金老人最有声讨的资格)而在于真诚地问责自己,以及由此应该引起的对世人的深切拷问。所以有人说,巴金的《随想录》“结束了一个迷乱的时代,开启了一个寻找与叩问的时代”,今天的我们如果都有这样一种问责自己的良知,则时代幸矣,社会幸矣。
“以前看见包弟作揖,我就想笑,这些天我在机关学习后回家,包弟向我作揖讨东西吃,我却暗暗地流泪。”
“这样的煎熬是不会有终结的,除非我给自己过去十年的苦难生活作了总结,还清了心灵上的欠债。这绝不是容易的事。那么我今后的日子不会是好过的吧。”
读着这样的文字,今天的我们该做怎样的扪心自问?都在好好过日子的我们是否有过诸如此类的心灵欠债与清算?卢梭在《忏悔录》的开头就宣称:“我现在要做一项既无先例,将来也不会有人仿效的艰巨工作。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目赤裸裸地揭露在世人面前。这个人就是我。”眼下的时代充斥着掌声和欢笑,矫情和“感动”,迫切需要的是深思和泪水。我们有过多少深思让泪水漫过心头?
每每读到巴金老人这一代的文字,总会被那悲悯情怀逼仄得无语长叹,那是整整一代人对良知的呼唤啊!不妨读读严文井的晚年感言《我仍在路上》:
我仍存一个愿望,我要在到达我的终点前多懂得一点真相,多听见一些真诚的声音。我不怕自己难堪。
我本来就很贫乏,干过许多错事。但我的心是柔和的,不久前我还看见了归来的燕子。
真正的人正在多起来。他们具有仁慈而宽恕的心,他们有眼泪,但不为自己哭。
我仍在路上,不会感到孤单。
我不会失落,因为再也没有地方容我失落。
殷鉴未远,然而“忘却的救主早已降临”,不知道谁还在读这样的文字,又会读出什么?这是整整一代人的责任和呼唤,一种对民族、对社会的责任,一种对良知、对人性的呼唤。正如巴金先生在《探索集·后记》中所述:“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不允许再发生那样的浩劫”,“世间应充满人性,不应该随意践踏无辜的生命”。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的解读与教学只想告诉我们的孩子:青春也有丑陋,盛世不无凶险,天下远未太平,爱自己,爱世人,从现在做起。
安徽合肥168中学23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