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语文课程与教材研究的理论观照

作者:温儒敏




  《母语教材研究》正式出版之前,就听说过有这样一个研究项目,但阅读“期望值”不是很高,大概因为类似的书已见过不少。不料这套书的编者把清样寄给了我,拜读之余,冰释豁然,完全改变了原先的想象,引发了极大的兴趣。这是专门研究母语教材的系列书,共十卷,五百万言,洋洋大观,探讨了我国一个多世纪以来语文教育及课程教材的历史经验,以及世界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母语课程教材的情况,称得上皇皇巨著。该书主要编者洪宗礼老师,一位在一线任教的中学教师,联手上百位有建树的语文专家,历经十多年漫长而艰难的跋涉,完成了这样一部在规模和质量上都有重大突破的著作,实在令人敬佩,可贺可喜。
  这是一套奠基之作,为语文课程与教材的研究打基础,为当前正在推行的语文课改打基础。现在,义务教育语文课改已经进行6年,高中语文课改在十多个省区试验,最早的一批也经过一轮了。下一步怎么走?非常关键。课改的大方向正确,成绩显著,积累了许多经验,但也面临不少问题与困扰,需要认真总结。这些总结不应停留于一般的经验描述,也不止是向上的汇报,应当有一些专门的研究,能把课改问题提升到教育科学的层面,前提就是要有开阔的视野和清醒的理论参照。当前课改的实践经验以及所需解决的问题,是研究的出发点和生长点,也是研究的“归宿”:我们的研究终究还要解决语文教学的实际问题,推进学科的发展。目前有两样基础性的工作必不可少。一是弄清“家底”,百年来尤其是最近二十多年来我国语文教学的历史经验,就是“家底”。尽管人们对语文教学状况有这样那样不满,甚至有些愤激,但无可否认,以往的语文教学还是成绩巨大,经验丰富。当我们进入研究,就必须对此保持一种温情与敬意,当然还要加上分析的态度,守正创新,把以往语文教学好的东西继承下来,绝不能搞虚无主义,一切推倒重来。其二,就是放开眼界,广为借鉴外国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特别是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不是照搬理论,而是结合国情,让异域文术新宗,真能落地生根,为我所用。应当说,如何结合语文课程与教材的改革来清理“家底”,借鉴域外理论,这样的工作才刚刚开始。《母语教材研究》在这节骨眼上出版,如同及时雨,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现今关于语文课程和教材的讨论非常多,许多意见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争论难于“聚焦”。翻开各种语文刊物,课改的文章多如牛毛,可是绝大多数仍然停留于经验描述,通常就是观点加例子,很少有严密细致的量化分析与科学的论证。比如现在中学语文课程的文言文多了还是不够?已经争论很久,看法可能完全相反,彼此都有它的“理由”。可是至今很少有人用科学的方法去跟踪调查,靠数据分析,来认定社会学意义上的当代“标准公民”高中毕业后到底需要怎样程度的文言修养,就可以满足他们生活与工作的需要;而实现这要求,体现在教学上,又应当有怎样的层级标准与措施。课改中需要解决的类似的问题很多,如果停留于经验层面,光是靠观点加例子的争论,是解决不了的。我们学中文出身的老师,长处可能在感性,会写文章,短处是缺少科学方法的训练。所以语文课程与教材的改革的确任务很重,除了激情,还需要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科学的方法,特别需要相关学科研究方法的介入。《母语教材研究》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很实在的案例和研究线索,也昭示了某些方法论的眼光。
  该书共十卷,包括三大部分,一是回顾总结我国由清末至今语文课程与教材的历史经验,梳理语文课程教材演进的线索,比较精彩的是其中对代表性教材的评价。编者从搜集到的数百套教科书中遴选出有代表性的164篇课文,深入探究其选文(或自编自撰、特约撰文)的思路和原则,讨论语文教科书编制的基本规律,总结成败得失,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科学编制教科书提出一些建议。这也是前面所说清理“家底”的工作。心中有数,才不致妄自菲薄,因为传统的语文教学经验仍然是我们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
  第二部分是翻译介绍国外母语课程标准和教材情况,材料丰赡,博取约说。例如,外国的母语教学课程标准是如何制定的,其理念和侧重点各有哪些不同,教材编制、审定和使用有哪些规定,等等,都有精到的叙述。这对于当前新课标的修订以及教科书编写,无疑都会大有增益。
  书的第三部分力图从前两部分资料评述中超越出来,进行中外比较,包括语文教材编制基本问题研究,中外语文教材模式比较,等等。这些研究往往扣紧当前课改所面临的某些问题,反思中求突破,借鉴中求创新,洞烛幽隐,多有辨证,新见迭出。这套书非常实用,是概观性、资料性的工具书,研究者、语文工作者和老师可以顺藤摸瓜,从中获取许多语文教学研究的信息资源;又是很有问题意识、非常切合实际的一部专著,预料对当前的语文课改能起到大的推进作用。
  我特别关注该书对不同国家语文课程目标制定情况的介绍,读来果然颇获稗助。其中一个重要的启发就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应当使语文课程形态具有多种选择的可能,要强化对语文课程形态的内部论证,不再是理论空转,必须基于可行的方案筹划,并证之于实际的成效。比如建议“语文综合性学习”,普通教师会问,究竟是什么与什么的综合?如何综合?谁来综合?综合成何种模样?这些问题落实到课堂上,都应当是具体的、准确的、可以操作的,课程标准应当注意引导,给教师留足发挥的空间。又比如作文教学,如今聚讼不断,各种套式说法简直让人目迷五色,一线老师真有点左右为难。看看该书对历史上作文教学某些可行性经验的总结,以及国外许多具体的作文教学模式,我们可能会感到现在的许多议论是太夸夸其谈脱离实际了。无论历史上的教材,还是域外的教材,多数的定位都比较清楚,不排除作文技能的因素,而且都重视训练,有层级递进的具体要求。相形之下,我们有关作文的许多争论是否有些过于“宏大叙事”?如果没有明确的、必学的知识内容,没有必须达到的、统一的作文技能指标,而只是让学生进行自发“创作”,美其名曰“个性化”,其实是难以操作、也难于收到好的效果的。诸如此类的“现实问题”,这套书多有涉猎,且力求从中外教学经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去观照、讨论,理论性和资料性并重,问题意识也很强,新知灼识随处可见。
  这套书让我领略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不能简单地以“认知的方式”来对待“筹划问题”,否则很容易导致对现实问题的视而不见,使我们的研究工作沦为“坐而论道”的无效。无论制定课标,还是改革课程,编写教材,都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必然牵涉到方方面面,要靠某些“合力”来最终完成,这和个人凭心逞意地写几篇痛快文章是两回事。有些东西很理想,但碰到现实,可能是“可爱而不可行”的;有些经验在某一地区或某一类学校实行得很好,到了其他地区或学校,就走不通。所以说不能以“认知的方式”来对待“筹划问题”,也不能以经验主义遮蔽科学的态度,重要的是既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又有高远开阔的胸怀,以及必要的理论观照。联系当前语文课改状况来读《母语教材研究》,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我很乐意把这本书推荐给所有关心语文课改的老师和朋友们。
  北京大学中文系 10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