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心灵因“愧怍”而高贵
作者:方 沫
字典关于“惭愧”一词的解释为:因为自己有缺点、做错了事或未能尽到责任而感到不安。课文底下的注释说,“愧怍”即惭愧的意思。教参解释为:因为“我”认为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可是,每次读到文章结尾段时,我似乎总能感受到作者心底有一种不能释怀的怅然之情,为什么呢?
课文中重点记叙的是老王给“我”送鸡蛋和香油一事,以此来表现老王“知恩图报”的品质。然而,通过对文本的揣摩和品读,我认为,作者是一个热心但并不张扬的人,由己推人,作者认为人应该是生而平等的,只有幸与不幸的不同。因此,作者对比自己更不幸的老王是充满了人道主义的关怀的,但是她为什么因这样一件小事而产生久久不能释怀的“愧怍”之情呢?其实作者是在十分委婉地提醒人们思考一个严肃的问题:如何在关爱他人的同时让他人感受到人格上的平等。
我们必须注意,引起作者“愧怍”之情的事发生的时间——老王临死之前。显然,作为一名知识分子,作者自认为具有非常先进的平等观念,处事行为上也是符合这一原则的。但是,当老王带着遗憾离开人世之后,作者反思自己,意识到在对待老王送鸡蛋和香油这一件事的处理上自己并没有完全用平等的观念去对待,忽视了社会弱势人群最渴望得到心理上的平等。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和关爱,还渴望能够进行心与心的平等交流,这样他们才能真正感受到人格上的尊重和完整。简单地说,他们不希望自已总是被给予的一方,也希望能给予他人,哪怕这种给予是极其微薄的。老王病终前的举动正是在向“我”寻求这种平等,他希望也能够给予“我”一点什么,因为在他的眼里,“我”其实也是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因此,原本可以托同院的老李捎来的这份薄礼,他却坚持自己送来。从作者对老王的最后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样一个日薄西山的老头子,几乎是硬撑着那把快散架的老骨头而来,死神正尾随其后。但是显然,老王并没有寻求到他渴盼的心灵上的平等的交流。因为“我”仍然执意要给钱,而且老王明白,即便现在不收,“我”还是会托人捎来(这是不是就意味着这种寻求平等的行为最终仍然以失败告终)。因此,他没有任何言语地接受了这次交流的失败,拖着滞笨的身子离开。我们可以试想,孤独的老人在转身离开时心底的那种失望,虽然这或许是他一生中唯一一次对心理平等所进行的试探。
如果把社会上如老王这样的人群称为弱势群体,那我们是不是已经不仅把他们对于生活的要求定位为弱势,甚至连精神的需求也定位为弱势了呢。于是,将老人临终前的行为界定为知恩图报,这样的理解似乎太过肤浅,而这种情感远比知恩图报来得神圣,这正是当下人们提倡和评论得最多的一种极为高贵的品质——感恩!
知恩图报是一种道德行为,感恩则体现出一种超越了伦理道德的人性美。作者本人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是在听说老王死了之后。因此,作者为自己无意中伤害到他人却不自知的行为感到不安,这不是“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也不是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而是因为,至少当时从心理上,“我”没有平等地看待老王,忽视了他追求心灵平等的行为,因此造成了老王的终身遗憾。在“我”,这是一件做错了的事,是一份不可弥补的愧怍之情。
由此我认为,对课文结尾最后一句话还可以作如下解读:“我”在反思和自省之后,意识到给予他人关爱不应只局限于物质和经济上的援助,还应该是对他人心灵的关爱,只有人性上的平等才能使受关爱者体会到人格的平等。
我想,正是因为作者有这样一种发自内心的愧怍之情,有这种敢于剖析自我的自省意识,才让这篇文章余味悠长。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不妨理解为正是因为杨绛先生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才能让她以高贵解读高贵。至于读者在读完文章之后,因为作者这种强烈的自省行为而有所触动和感悟并因此去关怀和帮助生活中的不幸者,这或许不是作者写此文时有意为之的。但,这也正是作者所希望的。
湖北监利县新教育实验学校 43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