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积累与运用考查的发展趋势
作者:刘 华
一、积累与运用考查的沿革
积累与运用,是从课程改革之前中考试卷的基础知识考查演化而来的。由于《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比较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训练,因此中考试卷中一般都设置有基础知识板块,考查的基本形式是标准化选择题,目的是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基础知识考查在传统中考试卷结构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传统知识考查板块为基础知识及运用、阅读、作文;传统能力考查板块为语言积累与运用、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传统题型板块为选择题(主体是基础知识考查)、非选择题。基础知识考查常见的术语主要有:基础知识及运用,语言积累与运用,语文积累与运用,积累运用,语言运用,语言积累考查,语言的应用和表达,汉语知识的应用等。
新课程的实施,不仅改变了教学,也改变了考试评价的内容和形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五大学习目标: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拓展了语文学习的领域。2005年教育部制定了“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语文学业考试命题指导意见”,规定语文试卷结构应简明清晰,有利于综合考查语文素养,有利于等级评价;语文试卷结构可分为积累与运用、阅读(包括现代文和文言文)、写作三大部分。由此,积累与运用这个术语开始正式进入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之中,并成为试卷的基础性板块,一般都被设置为试卷结构的第一大板块。
二、积累与运用考查的内涵
积累与运用,虽然脱胎于基础知识,但是在本质上却又不同于传统的基础知识考查。积累与运用考查的重点是考查语文基本素养,而不是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从2004年起全国中考试卷中积累与运用考查主要包括字词、文学和文化常识、古诗文默写、语言实际运用、名著阅读、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部分。但是不同省市的试卷积累与运用考查的内容却大相径庭,大部分试卷中积累与运用考查强调全面性,从字词到综合性学习考查面面俱到。除此之外,全国还有几种有代表性的、创新性的考查样式:以吉林省试卷为代表,重点考查古诗文积累与运用,把积累与运用的其他各项考查内容整合进阅读中进行综合考查;以南京市试卷为代表,重点考查古诗文默写和综合性学习,把积累与运用的其他各项考查内容整合进综合性学习中进行综合考查;以上海市试卷为代表,虽然不单独设置积累与运用板块,但把积累与运用的各项内容整合进阅读中进行考查,重点考查古诗文默写。
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积累与运用的考查,还存在着很多有争议性的问题。就考查内容方面而言,涉及到积累与运用考查的内涵究竟都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是必须考查的,哪些内容是可以不考查的。
学业考试作为标准参照的考试,必须严格依据课程标准。作为覆盖面比较大、包含内容比较多的考查板块,积累与运用的考查范围和内容应当是明确而具体的。但是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具体范围和内容的只有三个附录:一是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二是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三是语法修辞知识要点。就科学性而言,学业考试很显然必须参照这三个附录的具体范围和内容。
古诗文积累与运用,应当成为积累与运用考查的主体内容。课程标准规定了初中语文教学必须背诵的50篇古诗文,这是古诗文积累与运用考查的明确范围。特别需要提及的是在考查古诗文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方面,中考试题要明显优于高考试题,出现了很多与社会生活、地域文化结合得非常巧妙的经典试题。
名著阅读,应当成为积累与运用考查的不可或缺的内容。读书,尤其是读名著,是新课程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也是新课程语文教学改革的着力点之一。但是课程标准推荐的具体篇目远没有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推荐的详细和具体,因而缺乏对学业考试的具体指导作用。就科学性而言,这一部分的具体考查范围和内容仍然是比较模糊的。
语法修辞知识,不是积累与运用考查的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明确规定“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在新课程语文教学中出现了淡化知识的倾向,使得在积累与运用板块中考查语法修辞知识无本可依。就语法修辞知识的运用而言,蜻蜓点水式的零散考查修改病句之类的语言运用试题的科学性和必要性不强,单纯、孤立、静止的考查远不如整合进阅读板块中,结合具体可感的语句来考查要更为恰当。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所强调的综合性观念,对积累与运用考查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包括文学和文化常识等内容,也可以整合进阅读试题中进行考查。
三、积累与运用考查的外延
相对于传统的基础知识考查,积累与运用考查的优势在于外延广,包容性强。在命题时可以把积累与运用板块当做拼盘或熔炉来使用,阅读、写作之外的其他语文考查内容几乎都可以放置在这一板块中进行考查。
学业考试从全面考查语文素养的角度,把识字与写字、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课程标准设置的新学习目标纳入了考查范围。在新课程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实施之初,大多数省市试卷都把这三项学习目标纳入到积累与运用板块之中,少数省市试卷则单独设置板块,把识字与写字、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同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相并列。这就出现一个有争议性的问题:识字与写字、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应当包含在积累与运用板块之中进行考查,还是作为与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这三大基础性板块相并列的板块进行考查呢?
识字与写字,是语文学习基础的基础,主要考查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义,以及正确、端正、整洁的书写技能。识字与写字的考查,可以借助田字格等形式巧妙地与其他语言类试题相结合,比较适合在积累与运用板块中进行考查。
口语交际,是一种性质不同的考查内容。在以纸笔测试为主的学业考试中不可能真正考查出口语交际能力,无论如何模拟真实的情境,考查的也只能是对书面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因而口语交际不适合作为积累与运用考查的外延,可以设置在平时的过程性考查之中,可以把演讲、辩论等口语交际能力的考查纳入到综合素质评价之中。
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标志性内容,应当加强对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由于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性强,试题素材新颖灵活,因而备受命题者青睐,越来越成为新课程中考试卷的亮点。但是由于综合性学习的活动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随意性,因而在学业考试中这一部分考查的科学性和必要性也受到一定的质疑,容易出现离开语文本身去考查综合学习能力等现象。
积累与运用考查的外延应当包含识字与写字、综合性学习,这两部分没有必要在试卷中单独设置板块进行考查。
四、积累与运用考查的发展趋势
1.注重综合性、应用性地考查语文基本素养
虽然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中考孤立、静止地考查知识点的影子,但是综合性、应用性的考查越来越成为积累与运用考查的主要发展趋势。今年全国各省市试卷中积累与运用试题的综合性、应用性越来越强,内容的涵盖面越来越大,因而试卷中普遍出现了积累与运用试题数量在明显减少的情况。例如安徽省试题中积累与运用试题仅有4个小题,却涵盖了古诗文默写、语言积累、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等多方面的内容。积累与运用考查的重心越来越侧重于考查以实际的语言积累与运用能力为核心的语文基本素养。
2.注重生活化地考查古诗文积累
在积累与运用的考查中,积累是基础。对于中学生来说,以古诗文为核心的优秀诗文材料的积累,不仅仅是语言材料的单纯的积累过程,更重要的是中国文化在学生心里的奠基过程。从这个角度来看,古诗文默写应当成为积累与运用考查的重点。由于古诗文默写是传统的考查内容,这项内容的基本考查形式又是以简单的背诵积累为主,因而如何推陈出新是难点。今年全国各省市试卷中出现了很多新颖灵活的形式,例如吉林省试题“诗林漫步——古诗接力”的形式,注重了从现实生活中实际运用的角度来考查古诗文积累。
3.注重活动化地考查综合性学习
注重考查综合性学习已经成为积累与运用考查的趋势。与传统中考单纯考查知识不同,新课程积累与运用考查是通过设计真实的实践活动、营造地域文化的情境氛围来考查实践探究能力。今年全国各省市试卷中积累与运用试题在素材的选取方面注重地域文化性,在试题设计方面注重活动化,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及时关注并积极参与到生活与语文关系密切的事情中去。例如重庆市试卷巧妙地利用重庆市直辖十周年的庆祝活动,通过问卷的问题设计和一语赞重庆来考查学生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
4.注重探索符合母语文特点的考查形式
积累与运用考查创造出了很多符合母语文特点的考查形式,例如写民族化特色浓厚的对联,用田字格形式考查汉字书写,完成读书卡片等开放性试题。但是特别需要关注的是有些省市试卷中积累与运用考查的主要题型却还是标准化选择题。早在1998年教育部在“关于中考语文考试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就明确要求“题型要适合语文学科的特点,严格控制客观题的题量”,“试题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中国人考母语,难道不能用汉字表达吗?非得选ABCD字母吗?标准化选择题,是以考外语的方式考母语。标准化选择题的确可以休止了!考查形式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关乎母语教学方向的大问题,因而学业考试还应加大题型改革的力度,探索符合母语文特点的考查形式。
今后应当加大对新课程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积累与运用考查的研究,注重探究其本质定位,明确其在考查语言运用方面与阅读、写作板块的本质区别以及实际的作用和价值;注重试题命制形式的多样化和灵活性;注重吸纳新课程语文教学改革的新成果,也特别需要注意克服新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形式主义的东西。
吉林省教育学院 13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