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高举文学写作大旗的高考作文命题
作者:曹伯高
回顾一下高考作文的命题史,我们就可感受到高考文学写作越来越明晰、宽松的写作环境,“1997年以前对文体要求较严,1998年则‘文体不限’,只要不是诗歌、戏剧、小说即可,1999年更进一步,只要不是诗歌即可。到了2001年,连不写诗歌的限制也取消了。”(周圣荣《高考作文命题视野中的中学文学教育命运》,《语文教学之友》2007.1)
以上还是文学类写作要求的“旁敲”表现。而直接命制文学类题目、“直击”文学的命题也有一个由杂合而纯粹的发展过程。1986年上海“评论《十五的月亮》歌词艺术特点”的命题,1996年全国“比较两幅漫画艺术特点”的命题,都是一种文艺评论的命题,都是把文学类命题与当时流行的议论文写作杂合了起来。到了上海的“遥望星空”“面向大海”,江苏的“山的沉稳,水的灵动”“怀想天空”,虽说文学的意味越来越浓,但还有点倾向于一种哲学沉思的议论抒情意味。
今年的安徽作文命题则纯粹就是一种文学的表达了,导向的也是更加纯粹、明晰的文学类写作。
(三)读写结合的真正的和谐统一
在根据2000年版语文大纲编写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说明”中,有“全套书编排的文学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60%”的统计。时至今日,教科书编写权下放以后,出现的各种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更有人文组题、文学组元的偏重。虽说阅读教材呈现出偏于人文、文学的现状,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又往往是读写分家的,读的大半是文学作品,写的是“老三篇”,读的要求之高和写的要求之低实在悬殊。结果是学生不肯自觉地体悟教材文本,借鉴教材文本,不肯以向教材文本的写作高度努力攀升来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准。教材文本成了寡和之高曲,写作水平也在低水准徘徊,阅读与写作呈现出离则两伤的尴尬状态。
2007年安徽命题无疑是追求读写一体化、读写和谐境界的明明白白的迈步,昂首挺胸的迈步,它必将对中学文学阅读教学和文学写作教学起到一个导向性的双促进作用。
(四)语文性的强烈表达
新课标定语文的性质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检讨建国以来的语文教学史,我们发现以往对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解读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偏差。这种偏差当然也在高考作文命题中有所折射。改革开放以前,作文命题是政治的工具,那时的作文题是“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幕”(1958年题),是“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1965年题)。改革开放以后直至2002年,作文命题是宏大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普遍的社会道德律令的反映,那时的作文题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982年题),是“坚韧——我追求的品格”(1998年题),是“心灵的选择”(2002年题)。
“有关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文学作品审美能力和质疑批判探究能力的内容,应该属于语文工具性的范畴。”(张雨仁《当前语文教学中值得关注的四个问题》,《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7.3)其中最具语文性的应是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文学作品审美能力。更进一层说,文学语言的应用和文学文本的审美能力更应成为语文性的强烈体现、强烈表达,因为只有这样的能力才更具有语文的独一无二性。而其余的,像“质疑批判探究能力”之类,在其他学科中也有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2007年的安徽作文题确实是语文性的强烈表达。
江苏兴化中学 2257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