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玛蒂尔德为什么不知道项链是假的

作者:张 强




  谈到《项链》的主题,教室里炸开了“锅”:一个说“我不同意莫泊桑的人生‘虚幻说’,虽说世事难料,但如果玛蒂尔德少那么一点虚荣,也不会落得这样的下场”;一个说“什么下场?玛蒂尔德丢了项链,却找回了自我,这是命运的成全啊”;另一个说“如果命运这么成全你,你愿意吗?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项链’是刺破小人物的命运的利剑啊”。
  突然,一位同学站起来问:“老师,大家都在说‘项链’对玛蒂尔德命运的影响,可是,大家都知道项链是假的,而玛蒂尔德为什么不知道呢?”
  这一问,让我惊心:是啊,《项链》交给我们一个谜,对这个谜,主人公玛蒂尔德用十年的时间才解开,而作为读者、教师,“教”过多次《项链》,我为什么从未想过这个问题呢?文学作品的教学离文学作品阅读的堂奥到底有多远呢?
  王安忆在谈小说阅读的时候,强调“阅读是一种高级的娱乐活动,要付诸艰辛的劳动,在阅读中你付出了极大的热情,在作者、甚至于你与作者共同创设的迷境中寻觅、探险,那种快乐的高度是现代媒体不断制造与加深的感官刺激无法达到的”。作为一名小说家,王安忆至少提醒我们小说教学有两条经验不能被忽视:
  第一,“阅读是一种高级的娱乐活动”,既然是娱乐,就不必要求自己或者别人一下子看出所谓的“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来,一篇好小说完全有可能是没有主题的,或者是难以概括主题的,好的文学作品往往告诉我们的是人生的多样性、复杂性,并把读者带入某种特殊的情境或情绪中去。所谓一句话概括主题或者人物形象,往往是不懂小说的人的作为。
  第二,“在作者、甚至于你与作者共同创设的迷境中寻觅、探险”,小说的迷境有时是作者与读者共同创设的,读者在阅读中并非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故事的参与者,情绪的体验者,迷境的解析者,而解析的途径应该从小说提供的文字中去寻找。
  “虚荣说”“虚幻说”“社会说”“小人物的悲欢说”……作为一种个人体验,无可厚非,若作为解析《项链》唯一的一把钥匙,就显然把阅读享受降低为“贴标签”的简单活动了。
  再教《项链》,我会这样开始自己的教学:玛蒂尔德与路瓦栽心智正常,他们为什么从来没有怀疑项链是假的呢?如果当时不怀疑,那十年光阴中,就一点都没有产生过“项链是假的”的疑问吗?(可以让学生按照“借项链前”“借项链时”“借项链后”的情节顺序思考)
  其实,在借项链之前,就注定玛蒂尔德不可能怀疑项链是假的。第一,她出生在一个小职员之家,又嫁给一个小职员,对珍贵的珠宝很少接触,对项链的真假是很难辨别清楚的;第二,她对佛莱思节夫人的生活是陌生的,又是天天幻想着的,这就很难让她对富贵者家中首饰的真实性产生怀疑;第三,也是最要命的一条,“她没有漂亮服装,没有珠宝,什么也没有。然而她偏偏只喜爱这些,她觉得自己生在世上就是为了这些”,当一个人对“服装”“首饰”之类产生一种宿命般的认同感时,就不会用理智去思考它的真假了。
  在“借项链时”,如果玛蒂尔德仅仅是对富贵的生活抱有一种幻想,在她见到佛莱思节夫人的时候,还是应该能感觉到项链的真假的,可惜,在借项链的时候玛蒂尔德又一次错失了辨别真假的机会。
  首先是借什么的问题,“她先看了几副镯子,又看了一挂珍珠项链,随后又看了一个威尼斯式的镶着宝石的金十字架,做工非常精巧。她在镜子前边试这些首饰,犹豫不决”,为什么“犹豫不决”呢?因为借一次不容易,要借就借最好的,最显眼的,而一旦得到最称心的,便不再思考其他了。
  其次,当看到一串项链的时候,那东西真的 压得倒一切,于是她的心房因为一种奢望渐渐跳动起来。她双手拿着它发抖。接下来,玛蒂尔德只有一个想法,就是生怕对方不借,所以在“对着自己的影子出神好半天”以后,她带着满腔的顾虑迟疑地提出借的要求,佛莱思节夫人的一句“当然可以”,足以使她昏头,“她跳起来,搂住朋友的脖子,狂热地亲她,接着就带着这件宝物跑了。”
  那么,佛莱思节夫人为什么不告诉她项链是假的呢?一是不可能,佛莱思节夫人是怎样的人?她是把“风韵”和“诱惑力”当作“出身”与“门第”的人,在她那里“假作真时真亦假”,她怎么可能主动说呢?再者,就是想说也来不及说,在玛蒂尔德溜也似的“跑”的时候,她总不见得大叫一声“喂,项链是假的”吧?
  小说语言的张力在这里就显示出迷人的魅力来了,好的小说,文字是有余地的,能让读者反复咀嚼,而不是直接告白的。你看,“佛莱思节夫人……取出一个大匣子”,“挑吧,亲爱的”,“还有呢。你自己找吧”;再看,玛蒂尔德与佛莱思节夫人是什么关系的“朋友”?后者凭什么把36000法郎的真项链借给一位多年没有谋面的穷“朋友”呢?小说开头就有交代:玛蒂尔德“有一位有钱的女朋友,是教会女校的同学,可是她再也不想去看望她(佛莱思节夫人)了,因为看望回来就会感到十分痛苦”,但向佛莱思节夫人借项链的主意是谁出的呢?并不是玛蒂尔德,而是那位被玛蒂尔德逼得走投无路的路瓦栽!
  项链丢失后,也有两个疑点,能让路瓦栽夫妇有机会清醒过来,一是“他们拿了盛项链的盒子,照着盒子上的招牌字号找到那家珠宝店。老板查看了许多账簿”,最后说,“太太,这挂项链不是我卖出的;我只卖出这个盒子”;二是当玛蒂尔德送还项链的时候,佛莱思节夫人“带着一种不满意的神情”对她说,“你应当早一点还我,也许我早就要用它了”,她“没有打开盒子”,就匆匆把项链收好了,要知道这串项链是“搭钩弄坏了”,修理过的啊。读者这时都会对项链的真假产生明确的疑问,而玛蒂尔德为什么一点都没想到项链是假的呢?因为她怕被“朋友”发现自己赔的项链是个“替代品”,而被嘲笑是“一个贼”,一旦轻松过关,哪有心思想到真假的问题呢。
  以后的日子,沉重的生活压力,让路瓦载夫妇只想着还债,而这巨债的源头——项链,已不再是他们思考的内容了。
  教学中要落实的情节、人物、主题在学生的体验、感受、思辨中逐渐清晰,小说的迷境也因此为我们打开,或许这样的学习,才更有一点“探险”的味道,也更接近了小说阅读的本质。
  《项链》的“可教点”是很多的,对“玛蒂尔德为什么不知道项链是假的”有了一点思考,紧接着又有新的问题产生了,佛莱思节夫人在得知项链的故事以后,为什么把真相告诉玛蒂尔德呢?还有,项链的丢失是情节的关键,项链是怎么丢的呢?小说写了一连串的谜,莫泊桑又为什么要写这一连串的谜呢……
  小说本身以及由小说发散开来的,还有很多谜境等待我们探索,教学的乐趣就在其中。
  上海建平中学 20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