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发掘并珍视课文的人文价值

作者:张慕元




  在批阅学生随笔的时候,我深深地被学生的肺腑之言感动了,并且不由自主地思索起这个问题:我们应不应该对课文的人文价值大力发掘并在教学中珍视呢?
  此前,我引导学生学习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当时执教的是粤教版新课改教材“必修一”,其中选用的《我与地坛》后半部分与人教版的有所不同,它没有选用赞美母爱的第二部分,而是选用作者思索人生意义的第六部分。我感到粤教版的节选比人教版的更符合高中生的思想实际。早在初中时,这些学生就学过了史铁生的《合欢树》等怀念母亲的散文。《我与地坛》的第二部分的主题与此重复了;而第六部分却是作者对坎坷命运的深沉思考,对人生意义的不屈叩问。我们可以发现,经历过中考等人生磨练的高中生,心理非常敏感,已经萌生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理性思考并渴望获得发人深省的启迪。粤教版的选文正好契合了学生的心理,更有利于帮助他们“建立精神的绿色家园”。因此,我决定挖掘本文的人文价值,努力让学生深入文本,去感悟,去体验,从中获得有益的熏陶。
  备课时,基本上是按让学生自主体验、感悟来设计的。实际教学中,虽有所调整,但看得出来,学生很受感染。尤其是临下课前一分多钟的时间,我用投影提出问题:“请你像铁生一样思考——假如你无论怎样努力,成绩仍是班上倒数几名,你认为你的继续努力还有价值吗?”
  问题一提出,教室里响起了不约而同的响亮回答:“有!”学生们马上三三两两,热火朝天地交流、议论了起来。
  但由于下课铃响了,活动没有完全展开。又由于要“赶进度”,过了一个周末,周一又急于开新课,我早已把这项活动给忘了,也没有规定这次写随笔要以它为话题。没想到本周完成的随笔中竟然有这么多学生还在继续他们的思考。
  洪阳同学写道(节选):
  上周语文课,老师布置了一道思考题:假如……读完题后,我不假思索,答案早已脱口而出——“有!”我说得很快,没有丝毫犹豫。对于这类问题,我深有感触。因为以前无论我再怎样努力付出,回报总是很小……但渐渐地我彻悟了,变得坦然,不再执著(我为她改为“偏执”)和悲观,因为我认为付出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有一个小男孩,在近黄昏的时候来到海边。沙滩被太阳晒了一天,余热温温的,很舒服。男孩左手拿着铁铲,右手提着小桶。没错,今天他来到海边就是想筑一座沙堡。他铲呀,挖呀,堆呀,原本松乱的沙子已渐渐垒得好高。男孩把它当做一件艺术品,细细地雕琢,不久一件精美的沙堡完成了。他高兴地拍着手围着它转,然后又哼着歌,跳着舞。他脸上泛起无邪的笑容,比黄昏落日的光芒还要惹人喜欢。就在这时,海上突然卷起了一阵白浪,朝着岸边涌来。“啪”,顷刻间那座沙堡倒了。谁都以为男孩会哇哇大哭。可他没有,依旧欢呼着,十分满足的样子。这时爸爸走过来了,他把身上的沙拍干净,提着桶和铁铲奔向爸爸。海岸边,一对父子牵手走着,余晖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好长,身后留下一串大小交替的脚印……
  我想真正成功的人,应该像小男孩一样,学会享受付出过程中的喜和忧。至于结果如何,早已无关紧要了。因为你曾努力过,只有奋斗过的人才不感到后悔。
  ……
  洪阳同学是一名仅语文成绩稍好,其他成绩皆差的“学困生”。尽管她很努力,但是成绩却常常在班上摆尾巴。我多次在班上以念她的作文、随笔的方式来表达对这位文静好学而又常常被成绩压抑得很自卑的学生的一点鼓励。看来,史铁生的作品,以及我课堂上最后的那一个问题,是真的打动了她的心灵,让她也像史铁生一样开始了叩问人生的深思之旅。她的文章真诚而朴实,如涓涓溪流,流淌着她的沉重而执著的心声。
  还有同学写道:“我辛勤地付出了,即使只有微不足道的收获,但至少证明了我是认真对待生活的……”
  也有人这样写:“以前,分数和名次令我抬不起头来,现在,是史铁生让我知道了每一朵生命都有盛开的理由。我要将分数、名次踩在脚下,走自己的路……”
  连成绩很好的班长也说:“史铁生引导我走出了焦虑与不自信的阴影……”
  虽然是广东新课改的第二批高一新生,但是,在旧的考试评价方式并未完全摆脱的情况下,他们仍有以前的学生曾经有过的压力和困惑。
  然而,新的课标不正是要求通过阅读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构建良好的精神世界吗?
  我正是本着这一精神来发掘《我与地坛》的人文价值,并精心设计教学的。比如:第一课时主体活动是“从三幅画中去触摸作者的心灵”——让学生用“这是一幅( )的画面,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颗( )的心灵”这一句式填空。当时,学生很活跃,说出了许多肺腑之言,如“悸动的心,求索的心,沧桑而坚定的心”等等。而第二课时学习第二部分时,也设计了几个环节:一是整体感知,概括文意;二是品析疑难哲理句,“中了魔了,那时我完全是为了写作活着/后来你明白了,你明白你错了,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人真正的名字叫做:欲望。”“每一个有激情的演员都难免是一个人质”;三是史铁生名言展示;四是像史铁生一样思考——假如你无论怎样努力……
  在备课时,曾预料到第四步将掀起学生感悟和思考的高潮,如果将此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精心施教,则必将成为课堂亮点,很好地让学生吸收本文的人文精神,获得精神成长的乳汁。这应比任何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
  但是,一到课堂上,旧的观念——对学生应试能力的隐忧便如有魔力、有惯性般潜滋暗长:担心学生概括文本的能力提不高,担心学生分析难句的方法没掌握好,因而习惯性地将大量时间花在引导学生进行详尽的训练上,花在很“投入”地为他们总结分析难句的方法上……竟将备课中预设的亮点、兴奋点冷落到了一旁,而成为“落实知识点、能力点”的“尾巴”,压缩成了可有可无的“一分钟”。这显然是与新课程的方向背道而驰的。学生那没有被熄灭的、仍然在炽热地继续着的思考,完全证明了我的教学处理方式的确错了!是功利心和轻重倒置的错误。如果课堂上让他们有足够时间尽情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思考,一定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课堂也必将成为他们陶冶心灵的乐园,也许在他们今后的发展中会多一份力量,多一些阳光……
  预设良好,施教时却放弃了最佳生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失误?究其根源,首先是新课程理念不坚定,旧观念挥之不去。在新课改评价方式不健全,新高考方向不很明确的情况下,大多数执教新教材的教师多少都会有些顾虑,毕竟,过去“虚张声势搞素质,扎扎实实搞应试”已经习惯成自然了。广东等四省市虽然先行进行课改,但在学校中,校长们却是“口里讲课改,眼里看分数,会上念排名”。老师们虽然喜欢新教材,喜爱新课程;但是,现实的困境和利害关系依然束缚了他们的手脚,教学中便不免“患得患失”,穿新鞋走旧路。
  其次是三个维度的辩证处理不到位。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既要落实好三个维度的紧密结合,还要因文本、因学生的不同而各有主次轻重之别。但在“应试情结”的干扰下,我们往往不论文本差别,都是优先落实“知识与能力”,其次才重视“过程与方法”,最后常常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当做可有可无的附属品牺牲掉了。像《我与地坛》这样文质兼美的作品,不仅应该将三个维度紧密结合,而且应该着重突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培养。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在深入体验、思考的过程中,习得方法,从而更好地感悟作者的人生思考,接受启迪和熏染,构建自己的美好而健全的精神世界。唯其如此,才能真正让学生终生受益。本课的教学实施中,哲理难句的品析是必要的,但却没有把它和感悟作品人文精神有机结合起来,更多的是把它变成了阅读技能训练的材料,这可谓是买椟还珠了。
  再次是没有真正把学生当做教学的中心。虽然新课改的确给学生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选修课、研究性学习课让学生体验到了新型学习的快乐。但是,考试评价方式没有什么变化。我们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总是“不由自主”地着重关注学生阅读技巧的掌握,阅读能力的提高。表面上看是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而实质上关心的还是成绩与分数。对学生的真正需求及其长远发展,缺乏应有的重视。教学中过度预设,课堂上没有将他们当做真正的主人。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没有了,放飞心灵的天空被压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消解了。这与“以学生为根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定教”的课改精神相去甚远。
  扪心自问,我本来还算是一名热衷于搞教改,热爱教学创新并取得了一点成就的教师,然而,不经意间,居然被狭隘的功利思想所迷惑,这实在是令人汗颜的误入歧途。在被学生的随笔感动之余,痛定思痛,我决定将他们的随笔拿到课堂上,再上一节随笔欣赏与对话课,作为这次教学失误的“补课”……
  湖北武汉市二中 4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