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我这样教《信陵君窃符救赵》

作者:毕于阳




  “新闻与传记”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选修课程里的五个系列之一,据此编写的“传记”部分的教材虽版本不同但均以古今中外的经典传记作品构成。其中鲁人版、苏教版等版本都编写了《〈史记〉选读》模块,且所选文本各有特色。鲁人版《〈史记〉选读》中的《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自《魏公子列传》,苏教版《〈史记〉选读》的选文与之略有不同,题目为《魏公子列传》。为落实教材的传记功能,在教学内容方面应引导学生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突出对传主精神世界的把握,从而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同时,为落实教材的选修课程功能,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在学习方式上应注重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使其真正做到自主学习,有效合作,深入探究,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全面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教《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总框架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用三学时分两步走完成。
  第一学时:反复诵读,疏通文意,落实文言知识。
  诵读是语文学习的有效途径。阅读能力的高低取决于语感的强与弱,而语感的形成与发展首先取决于诵读的量与质。汉语的显著特点是以意会为主,语义的重心受制于语言环境。因此,文言阅读能力必须也只能在阅读实践中获得。为此,要求学生首先结合注释并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反复诵读文本,在琅琅书声中初步感知传主形象。
  第二、三学时:深入探究,把握传主,鉴赏文本的丰富意蕴。
  
  (一)自主探究
  在初步感知传主形象的基础上,让学生大胆质疑,于是,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主要有:1.文章第一段似乎与下文没有什么联系,可否删去?2.信陵君窃符救赵是为了向平原君证实自己的“高义”、“能急人之困”,还是出于对国家利益的考虑?3.侯嬴为什么自刭?4.侯嬴要自刭,信陵君为什么没有反应?5.当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行过夷门”时,侯嬴“曾无一言半词”给公子,他为什么不直接把计策告诉公子,而要让公子“心不快”“复引车还”?6.如果魏国的援兵被秦国打败,那么魏国就面临着被秦军进攻的危险,信陵君难道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吗?7.信陵君如果没有受到平原君的责备,还会救赵吗?8.文章很大一部分写侯嬴,是否有些喧宾夺主?9.如姬作为魏王最为宠幸的人,却盗兵符,这是“义”还是“不义”?10.信陵君是为了他姐姐才救赵的,这也算是一种“高义”行为吗?11.为什么公子“多客”,诸侯就“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12.侯嬴为什么说公子若“北救赵而西却秦”就能成就“五霸之伐”?等等。
  
  (二)合作探究
  从学生提出的众多问题中,我们归纳出以下两个核心问题,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
  1.从“与魏王博”、迎侯嬴、窃符救赵等情节中可以看出信陵君是怎样一个人?
  通过探究,学生提出了如下见解:①信陵君有德无才。他能够礼贤下士,但在危急关头缺乏智慧,“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②信陵君好功爱名。赵王田猎时他不仔细考虑就向魏王表现出自己的“贤能”;他经不起平原君的激将,为维护自己所谓的“高义”之名而救赵。③信陵君自私。为了亲情,竟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取小义弃大义,上演了一幕触怒秦国的惊险剧……
  应该说,学生的质疑与见解是可贵的,但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解读时切忌断章取义。于是,我提示学生,要有语境意识,要注意文本前后的关联,要善于整合信息。通过一番阅读探究,学生们又读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如:①信陵君是集侠肝义胆与柔情仁善于一身的男子汉。主要表现为:在无力救赵的危急时刻,他维护正义,冒死前往解救,这正是一种侠义的表现;当预料到晋鄙必死时,他竟哭泣起来;在最需要人力的时候,他下达了裁军令。这都源于他的柔情仁善之心。②信陵君以国家利益为重。文章第一段已经交代了当时的政治形势,秦国对魏国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为此,“魏王及公子患之”。因此,援助赵国不仅仅出于亲情,实际上也是为了维护魏国的利益。信陵君十分清楚赵国与魏国这种唇亡齿寒的关系。③信陵君为了国家广招贤才,通过迎侯生一事可以看出他求贤若渴。等等。
  学生对信陵君的认识可谓见仁见智,在尊重他们意见的前提下,我又做了如下归纳、补充:
  信陵君礼贤下士,招致有才干的门客三千,这本身就体现了魏国的国力,显示了魏国的国威。他追求“高义”,心系魏国安危,是特别受人崇敬的人。
  明代茅坤说:“信陵君是太史公胸中得意人,故本传亦太史公得意文。”传记文学中传主身上往往寄托着作者的情感。司马迁多么想遇到像信陵君这样能礼贤下士、重视人才并且从谏如流的人啊!
  2.从策划到实施窃符救赵的过程中可以看出侯嬴是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对信陵君有了充分认识后,又转入对文本中另一重要人物——侯嬴的探究,他们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再读文本,谈了一些认识。
  (1)如何认识侯嬴的忠与义?
  ①侯嬴策划窃符救赵这一行动,对信陵君讲的是“义”,而对魏王来说是不“忠”。他接受了公子诚心诚意的邀请,把公子视为“知己”,于是,在公子欲救赵而无措,处在艰难困境时,他要报答公子的知遇之恩,提出了窃符救赵的计策。这充分体现了他的“义”。但是,在计策的实施中,要盗虎符杀晋鄙这样的大将,并且得罪秦国可能要遭受秦国的进攻,这些都是违背魏王的意愿有损魏国利益的,这对魏王来说是不忠。
  ②侯嬴策划窃符救赵这一行动,是忠义双全的。窃符救赵表面上看是欺君害国,事实上从长远来看,是有利于魏国的。这从“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又转为“魏亦复以信陵奉公子”来看,魏王认可了信陵君的做法,说明侯嬴这一计策是有利于魏国的。因而侯嬴的窃符救赵之计,不单单是对公子的“义”,同时也是对魏国的忠。
  (2)为什么侯嬴一开始不直接把计策告诉公子?
  ①侯嬴故弄玄虚,显示自己的高深。
  ②这是献计的必要准备。如果将计策直接告诉公子,他未必采纳,因为侯嬴是非常了解公子的,他知道公子“仁厚爱人”,这在后来公子为晋鄙而“泣”中可以得到证实,所以侯嬴故意“无一言半词”送公子,让公子怀着深深的遗憾“复引车还”。为什么侯嬴会“固知公子之还”呢?这也源于他对公子的深刻了解。公子礼贤下士,对门客“谦而礼交之”,临别时侯嬴的表现定会引发公子的反思,公子最怕的就是对门客失礼或照顾不周,即“有所失”,所以他肯定会回来的。
  (3)侯嬴为什么要“北乡自刭”?
  学生的意见主要有:1.为了报公子的知遇之恩;2.做了对国家和国君不忠的事:窃符矫夺兵权,事关国家安危,自己难逃罪责,难免一死,况且牵连面广责任大,早晚也得死;3.自己出的窃符计策是高风险的,为保密起见;4.怕连累公子,为替公子担罪;5.事发后怕受刑侮辱自己的名声;6.认为自己出的计策令公子不能再回来了,或者公子因此事会死,自己活着已无多大用处,而且自己绝不能独生;7.为了道义杀了晋鄙,而晋鄙又是无辜的,只得以死偿晋鄙的命;8.侯嬴就是杀害如姬父亲的人,自刭是向如姬谢罪;或者认为自己年老无用了。等等。
  上述说法有的能在文中找到依据,是较为合理的;有的是学生们进行逻辑推理的产物,其中不乏幼稚成分;而也有一些完全是凭空“想”出来的,远离文本,甚至非常离谱。于是,我要求学生紧扣文本,从相关词句中挖掘隐含信息,这样,学生又“读”出了一些见解。其中,最有价值的是:从“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公子与侯生决,至军,侯生果北乡自刭”两句中,可发现侯生之死的作用和意义。为什么侯生非要在公子至晋鄙军之日自刭呢?为什么非要“北乡”自刭?为什么要以自刭来“送”公子?联系侯生将计策告诉公子时公子为晋鄙而泣这一细节,可断定:侯生怕公子因仁爱而不忍心对晋鄙这位无辜的“嚄唶宿将”下手,以使整个计划破产,他要以死来激励公子,坚定公子杀晋鄙夺兵权的信念。这正是春秋战国时期“士为知己者死”的人生价值的体现。
  我充分肯定了学生的见解。为体现司马迁的历史观,我做了如下补充:如果说,信陵君在历史舞台上演出了一幕“窃符救赵”的壮举而为人们所称颂的话,那么,侯嬴则是这幕壮举的总导演,他更令人敬佩、景仰。这反映了司马迁重视人民群众力量的进步历史观。
  教学《信陵君窃符救赵》,我感到有两种现象要注意纠正:1.这篇文本故事性强,学生有较为浓郁的阅读兴趣,因此容易偏重于了解情节,而忽视对传主的心灵世界的探视和挖掘;2.教师往往过于关注学生的发散思维,而忽略了在探究中引导学生涵泳文本的字词、细节,以体悟作者构思的匠心所在。实际上,经典作品的经典性也许就在于文本本身所呈现的许多意义空白,这就使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成为可能。而在学习过程中,只有紧扣文本,品味语言,才能够挖掘出文本的深层内涵,丰富文本意义,进而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把握传主形象,获得人生启迪。
  山东德州一中 253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