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引导学生学会批注

作者:姚友良




  朱自清的《绿》被安排在苏教版九年级(上)第六单元的第一篇。从教材来看,编者的意图之一,是想通过对这篇名家经典的圈点批注的示范,让学生掌握圈点批注等读书动笔的基本方法,逐渐养成读书动笔的习惯(见同步教参第402页的“单元教材支配表”之“单元教学参考目标”4)。诚然,教材是在文本中用相关符号作了较为具体的圈点和为数不少的批注,的确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不过,笔者觉得,不论是从“读书动笔示例”的旁批,还是从文本下面的“总评”,抑或是从接下来的“几个问题”来看,都给人以没怎么从整体上考虑,思考还不够深入的感觉。
  批注,作为我国传统的一种读书的辅助方法,元代学者程瑞礼在《读书分年日程》一书里提出,学童15岁后读经书要能用不同颜色的笔作注和加批。批注,详细地讲,可对生词难字的音﹑义进行注释,品味遣词造句的特色,概括段落层次的大意,简评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揣摩文本的表现手法,在品评、鉴赏甚至质疑中“渐渐向里寻到那精英处”。
  从古人对批注的一些要求和做法看,我们可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可随兴致批注,也可以系统地批注;可重点批注,也可以全面批注;可略批,也可详批。一般的文章,简批即可;经典名篇,应适当精批,对文本中重要的有价值的精彩的丽词佳句优段,从思想感情﹑前后照应﹑表现技巧﹑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等方面,或概括式批注,或感想式批注,或赏析式批注,或质疑式批注,或联想式批注,或补充式批注,从而对文本作多角度深入的高层次的阅读以获得丰富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尽管今天有淡化文体的倾向,但笔者认为,对不同文体文章的批注,还是要突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对小说,要突出对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等内容的批注;对议论文,要突出对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等内容的批注;对说明文,要突出对事物的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等内容的批注;对写景散文的批注,宜多用概括式和赏析式,多从景物的特点﹑所抒发的感情(含感情变化的过程)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修辞格等方面入手。批注的语言一般要做到“三言”: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简意赅。对写景散文作批注时,语言上在简洁的同时,倘能做到生动优美,与散文本身的语言美一致起来,便相得益彰。鉴于此,在名家名作《绿》的“读书动笔示例”中,笔者以为不妨加进下面这些旁批:
  在第一段“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这一句的旁边可相应批注:落笔点题,感情倾泻而出,乃文眼所在。
  在第二段“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这一句的旁边可相应批注:本段写梅雨瀑,刻画梅雨潭周围的环境,交代梅雨潭的绿的成因。还是在这一段的“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这一句的旁边可相应批注:写山,写岩,写亭,写草,多侧面烘托梅雨瀑的美。在这一段的结尾“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这一句的旁边可相应批注:正面描绘,直观生动形象地表现梅雨瀑的美丽。
  在第三段“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这句旁边可相应批注:转写梅雨潭的绿,“招引”“追捉”暗示梅雨潭的绿富有无限魅力。在“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这一句旁边可相应批注:上文层层烘云托月,原来是为了突出这儿梅雨潭的绿的美。
  在“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这几句的旁边可相应批注:直接抒情,抒发难以抑制的浓烈的喜悦之情。
   在“她松松的皱缬着,象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象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象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这几句的旁边可相应批注:寓情于景,用一连串生动形象的美丽比喻(博喻),表现了“绿”的清亮﹑鲜嫩﹑柔软和纯净等一系列可爱的特点,寄寓了作者无限的喜爱之情。
  在“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这几句的旁边可相应批注:宕开一笔,反面虚写,对比反衬,突出梅雨潭的绿的又一特点——绿得恰到好处:浓淡相宜,明暗适度,为下文如火山爆发般喷薄而出的直接抒情进一步蓄势。
  在“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这几句的旁边可相应批注:直接抒情,连用九个富于亲切感的人称代词“你”和抒情性极强的动作“拍”“抚”“吻”等,极为充分地表达出作者对那“醉人的绿”的炽热而奔放的爱恋之情。
  在第四段“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这一句的旁边可相应批注:既首尾呼应,又在“不禁”这一不能自持中,激起读者对梅雨潭那“醉人的绿”的倾慕和神往之情。
  上述批注中对几个段落内容和作用的概括,有利于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尤其是能帮助学生发现文章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所写景物的特点﹑所使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能帮助学生找到学习一篇写景散文所应选取的视角。这样,学生就能从示范中感受到,对经典文本的批注应是整体的而不只是零碎的,是有个性的而不仅是共性的,是深入的而不单是表面的,同时,也使学生因感悟到并掌握了学习一类文章所应采取的方法而学会学习。
  所以,引导学生在阅读时作适当批注,注重的不仅是学生知识的积累,更是学习方法的习得,能力的提高,习惯的养成和品位的提升。学生一旦养成批注式阅读的习惯,他们在长期的个性化阅读中,在日积月累的独立思考中,在年复一年的深入思考中,会不断地获得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更有利于促进其异质思维特质思维的发展,形成他们自主的精神和独立的人格。
  翔宇教育集团江苏淮安外国语学校 22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