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读写结合教“鲁迅”

作者:邓 虹




  一、课前准备
  1.老师在班级网络平台上开辟[《药》自主研讨区],发布学习公告:
  请大家认真研读文本,欢迎从小说的主题、小说的人物、小说的情节、小说的结构、小说的语言……各个方面进行分析、感悟、探讨、质疑!请写出你们的心得,按规定时间提交作业并自由点评其他同学作业。
  2.老师整理学生研读成果和疑难问题,提炼精华帖发送到平台展示(限于篇幅,保留纲要而略去具体内容):
  A.个性鲜明的总体感受。(涵盖环境描写、人物描写、独特气息、情感色彩、复杂含义等方面)
  B.对小说主旨的自主研讨。
  C.对标题含义的自主研讨。
  D.对写作构思的自主研讨。
  E.对各部分内容的自主质疑、研讨。
  F.对小说线索、取名、称呼、艺术技巧的自主研讨。
  G.对鲁迅创作风格的自主研讨。
  
  二、课堂讨论(一课时)
  
  老师组织学生研讨,点拨被学生忽略的关键问题,让学生就如下问题展开讨论:
  A.“买药”一节:结尾语句有着怎样的含义?
  B.“吃药”一节:小栓的几次咳嗽有何作用?
  C.“议药”一节:为什么说阿义可怜?“疯了”一词出现几次?有什么特殊效果?
  D.“上坟”一节:开头段的环境介绍有何目的?人物心理的微妙变化有哪些?如何理解?“乌鸦”的含义及作用何在?
  E.就《药》的主题、主人公、艺术特点等各抒己见。
  
  三、网络点评(一课时)
  
  教师布置思维拓展练习,学生借助网络平台进行自由点评。
  活动要求:从与小说《药》相关联的人、事、物、景等中,任意选择一个角度加以点评。
  (一)精彩点评示例
  1.吴双:红与黑——《药》之色彩点评
  “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两个人都悚然的回过头,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
  没有多余的叙述累赘。就是在这阴暗昏沉的天色里,革命者的热血,蘸血的馒头,小栓的死,凄寂的坟头……故事开始了,结束了。像无声的黑白电影在泛黄的幕布上晃着,观者无声,倒吸一口冷气。
  《药》给我的一大感触就是具有极大的视觉冲击力。厚重的画面感似乎沉在本已深刻的文字下面,托起小说浓重的情感氛围,深沉地,耐人寻味。
  故事发生的地点无疑是隐晦的,压抑的,仿佛还有一股腐朽的霉味隐约弥漫:乌蓝的天,青白的光,灰白的路,浑身黑色的人,黯淡的金字,分外寒冷的清明,青白的小花。就像放映机的镜头无声地播放,微微颤抖着,冰冷而阴郁。也就是在这样的画面里,老栓的畏缩愚昧,华母的胆怯无知,康大叔的无情愚蠢,世人的麻木奴性等等,一步一步在眼前展开,就像一个又一个阴影,由远到近,聚集着,幽灵一样无声飘来,一个接一个穿过你的心,不禁又冷又怕。
  然而突然,在整篇昏暗的色调里,迸越出唯一的亮点——红,红黑,红白,只属于革命者。就像电影《辛德勒名单》里恐慌的黑白世界中那点红色的小小身影一样,如此强大的视觉冲击,“砰”地一下抓住你的双眼。那是黑夜中的一团火,尽管只微弱地闪烁,但绝对让人震撼,就像一股力量撞进你的胸口。然而马上,它又被寒冷吹去,只觉得比刚才更冷。
  吃人的世界是多么隐晦冰冷,难以反抗。那样一苗火焰,有跳跃而出的力量,有震撼人心的能力,但被阴霾笼罩的世界又有多少空隙与时间让你闪光,更何况这鲜红还会被人嘲笑,被人吃掉,被亲人误解。
  红与黑的对比,只见那,黑的更黑,冷的更冷。
  于是,故事的开头是乌蓝的天;故事的结尾是漆黑的乌鸦。仿佛从没有过一抹鲜亮。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不!我们的记忆里分明闪烁着那笔鲜红。是的,正是这样,此时我们才可安心地生活在历史新的一页。这是老栓与夏母不曾想到的,却是夏瑜与鲁迅一生追求的。
  有了这样的感受,老师还需要机械地分段归纳段落大意,重复累赘地逐字逐句讲析吗?
  2.张惜:悲哀的希望
  我觉得鲁迅的这篇小说,写了一些“所谓的希望”。文中的药,即人血馒头是小栓治愈痨病的“希望”,小栓全家乃至所有的老百姓都对这个“希望”深信不疑。小说开头老栓的一切行动都是为着这个“希望”。并且鲁迅先生把人物活动的时间安排得恰到好处,由半夜写到黎明,再到天亮,“灰白的路渐渐看得分明”,“希望”也由渺茫渐渐变得明朗。
  希望,也是一种病,很厉害的病。让几乎所有人怀着虔诚去企盼某种虚幻的力量。盲目的希望让愚昧的大众显得更加无知和可悲。在小说的最后一节,描写夏四奶奶看到夏瑜墓上的花环时,也写了这种“希望”。一个革命者的母亲,也一样是愚昧民众中的一员。唉,在迂腐的大众思想的浊流中,理性、革命是那么孤立和渺小。
  鲁迅是不相信希望的,可他为什么还是写了那墓上的花环?是对革命者的敬意,还是真的隐约看到了一丝希望?鲁迅怀着质疑写下了这层真正的希望,怀着批判写下了那毫无希望的希望,都在《药》的故事里。
  有了这样的思想认识,老师还能自以为深刻地“传授”作品主旨吗?
  3.贾佳:中国百姓的“胆”
  鲁迅的文章无意间就流露出了对愚弱的中国百姓的哀与怒。鲁迅笔下的中国百姓战战兢兢,胆小如鼠:正在专心走路,就“忽然吃了一惊”;几个大汉一站就能使老栓“缩小了一半”;一声叫便吓得“悚然地回头”。让人看了可笑,可叹。
  
  王澈:《药》之“路”
  
  对于革命者脱离群众,批判辛亥革命不彻底这一观点我是持肯定态度的,鲁迅先生在文中也明确表达了这一观点。在文章的最后,会发现鲁迅先生为我们设置了一个非常巧妙的意象“路”,通过对这一意象的剖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观点。
  文中写坟墓群被中间的“细路”分明地分成了“左右”两边,左边的是“犯人”的墓地,右边的是群众的墓地。我认为这实际上寓意着夏瑜等资产阶级革命者并没有和普通群众站到一起,而是有着明确的界限。这实际上也就表达了鲁迅先生的看法,他认为资产阶级脱离群众闹革命,最终成为一座座“坟墓”,象征了一种失败;而普通群众没有和革命者站到一起去,最终只能在路的另一边继续被封建落后思想所毒害。“路”的意象将文章的主题意义表达了出来。事实上,在小说里,华大妈(代表着广大群众)和夏四奶奶(代表着革命者的母亲)在上坟时也是向各自的那一条路上走去的。我们可以看出,华小栓和夏瑜两者的坟墓,中间仅仅只隔了这么一条小路,而就是这样一条小路却将华、夏两家分隔开来,成为一道屏障。但这道屏障在鲁迅的笔下并没有成为不可逾越的鸿沟,作为群众和革命者的孕育者,在同时忍受着失子的痛苦时,从素不相识到互相怜惜最终能跨过这条小路,走到一起。我认为这实际上也表达了鲁迅先生对中国革命前途的一种美好憧憬。“路”作为华家和夏家最终走到一起的场所,将华家和夏家紧密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华夏”的结局,也深深表达了鲁迅先生对中国革命的希冀。
  
  李巍:《药》中的“称谓”
  
  茶馆里人们聚在一起聊天,称杀人的是“大叔”,打人的叫“哥”,革命的却是“小家伙”“小东西”“贱骨头”。这些人物的称呼,完全揭露了人们的麻木愚昧,是非黑白完全颠倒,真是可怜啊。“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完全是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麻木不仁,让人心寒。这些人在茶馆的聊天体现出当时整个社会的病态,他们需要药,真的需要一种很灵的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