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读写结合”引发的思索

作者:何碧峰




  一篇课文,三种方案,这是一位优秀语文教师的执著探索。
  通过《药》之网络教学课例,我们既可以感受到执教者的匠心,也可以看出学生的训练有素。课例更让我们认识到媒介对于改进学习方式的重大作用。
  不过,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教学是有难度的:
  其一,执教者需更多地付出。相对于文本,网络研究和讨论具有动态性和变化性,如果教师不身处其中及时读帖、跟帖,就会降低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可能导致讨论游离文本和教学目标。
  其二,难以形成有效的讨论与争鸣。由于高考压力和数理化学习任务的紧迫,很多优秀学生虽然愿意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示出来,却很难静下心来欣赏别人的成果,不愿意跟帖,或者所跟之“帖”只是“水帖”。
  其三,难以避免学生寻找“捷径”。对于课文(尤其是《药》这样的经典名篇),网上的各种各样的研究成果不计其数,如果教师未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探索精神,很可能导致“窃取”现象的发生(学习借鉴另当别论)。
  毫无疑问,邓老师的教学很好地处理好了这三个难题。
  学生的探究成果令人拍案称奇,其探索的角度,思考的深度,文字的精美……都已经超过我们教师的考量范围!这样一堂课的容量和效果非传统课堂能比拟。学生收获的远非只是对文本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探究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运用具有时代特色的媒介,高效立体地为学生开拓表达的空间;适应网络的特征,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精神,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也许这些理解未必都准确,但和完全由教师灌输的对文本的认识相比,这些发自读者内心的体验显得弥足珍贵并且无可替代!
  最后想挑一挑“刺”。
  关于“我是一株垂死的莲”的讨论,学生是不是“引申”太多,过于“上纲上线”?江南盛产莲,莲叶常用来包裹东西,作者应该并无“衬托”之意(客观上也许有这样的效果)。学生有此认识本不奇怪,但此处教师应该发挥“首席者”的作用,我很希望看到教师能够跟帖提请学生思考和讨论,但很遗憾,这时教师却“缺席”了。 广东深圳育才中学 518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