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选点切入 涵泳品味

作者:张金保




  语文课虚化泛化现象普遍,一者“走不进”课文,在外围打转,隔靴搔痒,不得要领;一者浅尝辄止,或是“走”几步就急于“跳”出来,且美其名曰“延伸拓展”,致使语文课缺少“语文味”。如何避免?请看下面一则《胡同文化》的课例。
  导入之后,由学生自主研读文本,教师首先引出讨论的话题:
  师:本文题目为《胡同文化》,胡同文化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呢?它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外在的表现?请大家在文中找出能够表现胡同文化内涵的语句,用笔圈画出来,并细细品味。
  同学自主阅读课文,几分钟后,纷纷发言:
  生: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胡同的居民“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说明北京人“思想保守”。
  生:“北京人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平常日子,过往不多”,“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下棋、喝酒、遛鸟,是胡同市民最典型的文化活动。这些说明北京人的“封闭和闲逸”。
  生:北京人“生活易于满足,对物质的要求不高”。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
  师追问:你觉得这里面哪句话写得最形象生动?
  生:一个“嘿”字,使读者如见其色、如闻其香、如尝其味。它极其形象地刻画出北京市民享受虾米熬白菜这种美食时那种无限向往、无限满足的神情,表现了北京人“易于满足”的心态。
  师:这句话很具京味,请同学试着读读看,要品出其中包含的“胡同文化”特有的滋味来。
  (一生品读)
  生:北京人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他们管学生运动叫“闹学生”,学生示威游行叫“过学生”。
  师:“闹”和“过”如何表现北京人不爱管闲事的心态?
  生:“闹”带有一种瞧热闹的意味在里面;“过”表明他们只不过是从“我”门前经过,与“我”没有关系。
  生: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北京人习惯“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师:何以见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文中,“还是的。有棒子面就行。”还有,“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两句话反映出北京人对别人无可奈何,只有自我安慰,充分体现了北京人善于忍耐的性格。
  师追问: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你能不能把省略的内容补出来?
  生:省略的是:其他的与你有什么相干,你管那么多闲事干什么?
  师:谁来把这句话和“叫他认错?门儿也没有!……真有你的!”试着给大家读一读?
  (生读)
  师:读得不错。最后一句“北京人,真有你的!”似乎读得味道还不够浓,这句话令人拍案叫绝,是作者内心感情的自然流露,内涵丰富,要品出其中所包含的感情。谁愿意再来试试?
  (生读)
  师:从这里可以看出对北京人的这种生活态度作者持什么态度?
  生:从“太精彩了”“真有你的”,可以看出作者还是赞赏的。
  生:不对。这里作者是正话反说,带有调侃的意味,说得比较委婉、含蓄,对北京人逆来顺受、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是否定的、批评的。
  师:有人说作者是肯定的,有人说是否定的,或许还有人认为两者兼而有之,大家见仁见智。还是让我们把这几句话再好好读一读,细细品一品。
  ……
  理解、处理文本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如何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本课例给了我两点有益的启示。
  1.选点切入要恰当
  处理课文最基本的方法是“入乎其内,出乎其外”。首先是“入”,“入”是“出”的基础,“出”是“入”的目的,没有“入”就谈不上“出”。陈善在《扪虱新话》中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叶圣陶先生也主张“入境始与亲”。阅读教学中,关键是选择一个突破口,也就是选择一个恰当的切口,有选择有方向地进入课文。有意识地突出某一部分、某一类别、某一重点的教学内容,直接地、利索地将教学内容“切”进课文的重点部分或关键部分,抓住它就抓住了课文的关键,就能牵一发而动全局,有助于学生快捷而深入地领会文章内容。《胡同文化》,其要义当然是胡同文化的内涵,因此,学生首先要明确胡同文化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它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外在的表现?这是理解本文的关键,也是“走进课文”的突破口,要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能够表现胡同文化内涵的语句,并细细地品味揣摩。在此基础上,再来深入挖掘其形成的条件,探究胡同文化的历史成因,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个地方不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乡人,孕育了一种又一种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那么胡同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呢?由此过渡到胡同特点、前景以及对之态度的讨论,在明确胡同文化的内涵之后,讨论这些问题就自然顺畅了。如果像有的教师一样面面俱到,势必隔靴搔痒,触及不到本文的实质;若从胡同的特点讲起,依从作者的思路,入题缓慢,重点必然得不到突出,学生理解起来也会感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2.涵泳品味须深入
  《胡同文化》一课,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就“胡同文化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它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外在的表现”等问题在文中自主寻找、发现。此环节花费了一半以上的课时,占据了师生本节课的主要精力,师生共同对找到的语句相机进行揣摩、品读、感悟。细细的涵泳品味,品出了文字背后的精彩,把握了文字中间的情感,荡起了声情并茂的朗朗书声,抓住了“语言”这个根本,保证语文课上出了浓浓的“语文味”。而不是像有的教师“走过场、贴标签”,把主要精力放在胡同图片的欣赏和那些不着边际的所谓“延伸拓展”上面。由此可见,语文课之所以上成政治课、科学课或是其他别的什么课,一堂课有那么多“从容”的时间,不注重从语文的角度引导学生字斟句酌品味文章语言,当是罪魁祸首。
  阅读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对话”,是“读者与作者,读者与文本,读者与读者”之间的“对话”。要实现这种对话,缩短读者与作者、读者与文本、读者与世界的距离,必须深入到文本之中,通过认真研读文本,涵泳品味语言,实现对话,培养能力,陶冶情感,最终实现自我的超越。语文必须从语文的角度引导学生认真研读文本,花足够的精力对文本语言进行字斟句酌的品析,从而培养语感,提高驾驭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由此我想到,一教师教学《米洛斯的维纳斯》一课,大谈维纳斯如何美,失去双臂之后反而更美,如果此时学生反问一句:“同为卢浮三宝的蒙娜丽莎的微笑该如何理解呢?”不知教师该如何回答。其实,美本身就是主观性极强的认知心理,对一个人,你可以说他(她)不美,我也可以说他(她)很美,正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维纳斯到底美不美?不是由你老师说了算,也不是由学生说了算,抛开文本是说不清的。作者为什么说她美,为什么说她必须失去双臂,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到文本语言中去寻根据,找答案。学习《世间最美的坟墓》,为什么说托尔斯泰的坟墓是“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它原本“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蔽”。坟墓上面“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所有这些,作者都是极言它的普通、简陋;然而,就是在这样极为普通、简陋的坟墓里面却埋葬着一位品格高尚的伟人,一位给人类创造巨大精神财富的伟人。作者生前淡泊名利,死后“不带半根草去”,正因如此,这个普通、简陋的坟墓能“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保护列夫·托尔斯泰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因而它是“世间最美的坟墓”。如果不能引导学生寻找发现并认真揣摩那些加点词句的含义,只说托尔斯泰非常伟大,他的坟墓是世间最美的坟墓,任你讲得天花乱坠也无济于事,学生感受不到它的美,产生不了内心的震撼,自然还是远离大师,文本阅读自然就成了一句空话。
  
  江苏镇江句容教育局教研室 21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