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开展评课活动,提高对课堂教学的认识

作者:程 翔 冯言宾 丰月明 张 杨




  山东省聊城市教育局于2001年开始聘请程翔老师担任学术顾问。几年来,程老师多次应邀前来指导,对青年语文教师的培养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他还深入课堂,听老师们上课,然后评课。通过评课活动,程老师引导青年教师认真对待语文课堂的每一个环节,深入理解和把握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和规律,并结合新课标中的教育理念,准确地领会,科学地落实,使青年教师深受启发。2007年8月1日上午,聊城市的三位青年教师李香玲、赵振邦和史金凤分别执教了《有详有略,详略得当》《背影》和《木兰诗》,下午,程老师与部分青年教师就三节课进行了深入地座谈。下面的对话就是根据这次评课活动整理出来的。
  张 杨:课堂导入环节十分重要,李香玲老师设计的导入环节我认为是很好的。但是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常常苦于设计不出好的导入环节,只好采用简单的做法,单刀直入。
  程 翔:导入环节的确很重要,但也不必刻意追求所谓新奇。李香玲老师这节课体现了她有明确的导入意识,这很可贵。如果深入分析一下,我们就会发现,李老师的导入还有调整的余地。罗丹“砍掉双手,突出重点”,这与课题《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有一点偏离,如果课题是《有详有略,突出重点》,就很吻合了。还要注意区分导入和切入。导入是就课堂教学而言的,目的是把学生从课外引入课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切入则是就课文而言的,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理解的切入点。导入和切入有时候是一致的,有时候是不一致的。李老师上的是写作课,可以看做是一致的。如果是阅读教学,可能就不一致了。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有些青年教师困惑:我在阅读课上已经精心设计了导入环节,为什么学生还是不能很好地进入课文呢?很可能是教师把导入当做切入点了。《背影》的教学中,赵老师开头简介朱自清,但并没有进入课文,所以这是导入。接下来,赵老师让学生听录音。听录音之后,老师问:“作者四次写背影,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一次呢?”这才是切入。在备课过程中,教师既要注重导入环节的设计,也要注重切入点的选择。导入环节设计好了,学生一上课就进入兴奋状态,兴致盎然;切入点选好了,学生自然而然就深入到课文当中了,欲罢不能。
  丰月明:程老师,您刚才提到听录音这个环节,我觉得听录音当然很好,但不宜放在课堂开始,应该放在后边。开始的阶段应该让学生亲自读课文。录音固然好,但毕竟不是学生自己的阅读。程老师同意我这个观点吗?
  程 翔:我非常赞同你的观点。课堂上,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要保证学生对课文拥有第一印象,即原始阅读和原始理解。任何朗读都是一种理解。当学生没有进行原始阅读和原始理解的时候,别人的朗读必然干扰学生的第一印象。学生的第一印象可能是幼稚的、错误的,但它是教学的起点和依据。没有学生的第一印象,教师的教学就可能是盲目的。学生有了第一印象之后,教师才能真正明确自己的课堂教学目标。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教师放一放录音当然是可以的。新课标十分注重学生的课堂生成效果,意义也就在这里。一个现成的答案,如果没有经过学生的体验,学生对它的理解就不可能是深刻的。填鸭式教学最大的弊端就是忽视学生的存在,忽视学生的亲身体验。
  冯言宾:我对李香玲老师的作文课很感兴趣,特别是她设计的《母爱悠悠》《孝敬》和《我的妈妈》三个题目对我很有启发。这种训练切实有效。
  丰月明:不过,我觉得李老师对“详”分析得很透彻,而对于“略”的作用则有所忽略。其实,“略”也是很重要的。教师的做法会不会使学生误解为“略”没有什么用处呢?
  程 翔:两位老师都很有见解。我对三个题目的设计也是很感兴趣的,当时,我的眼睛一亮:这样设计好!好在哪里呢?好在向学生揭示了题目的定位与详略之间的内在关系。换句话说,等于告诉学生,题目具有暗示作用,暗示了哪些应该详写,哪些应该略写。这实际上是一种程序性的写作知识,比单纯传授陈述性的写作知识效果要好得多。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可以很快转变成一种能力。我们传统的写作教学,过分重视了陈述性知识,忽视了程序性知识。现在应该有所调整。当然,如果李老师能够再就“略”的问题做一点探讨的话,那就更好了。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有这样的现象,老师强调了这一面,而忽视了另一面;学生可能会对教师忽视的那一面产生误解。在史老师的《木兰诗》一课中,也存在这样的现象。“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在分析这一段时,师生充分肯定了木兰高尚的品质。这无疑是必要的。但是在强调木兰“不贪图富贵”的同时,也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如果木兰接受了皇帝的赏赐就是“贪图富贵”。虽然师生没有明说,却暗含了这样一个判断。如果学生有这样的观点,教师就应该及时加以引导。如果教师也这样认为,那就需要认真反思一下了:皇帝重重奖赏木兰,说明木兰功勋之大。木兰接受赏赐,理所应当,不是“贪图富贵”。木兰之所以坚持回故乡,主要原因是“还我女儿身”。诗歌从人性的角度,塑造了木兰这样一个真实的女子形象,闪耀着人性的光辉,非常感人。这是把握木兰形象的关键之处。
  张 杨:程老师,您的提醒很好,我们以后会注意。有的老师在讲《背影》时,说朱自清写这篇文章主要是因为当时父子失和,作者为了消除父子矛盾,于是写了这篇文章。这样的理解能不能放到课堂上来讲呢?
  程 翔:这个问题提得好。根据现有材料看,《背影》的成因的确有此因素。但是不宜在课堂上讲,因为这个因素与传统的“父子情深”的解读不矛盾,从正面来讲,学生更容易接受。否则,可能会造成学生的误解。但是,如果作为研究性学习,老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做一番深入探讨。这是由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决定的。当然,我们不在课堂上讲,不等于说老师就不必关注了,教师在备课中一定要掌握大量资料,正面的,反面的,全都集中过来,为我所用。
  丰月明:程老师,您听了杜郎口中学史老师的课,您是怎么看待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
  程 翔:我对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改革早有耳闻,但了解甚少,不敢妄下评语。仅就这节课来说,我觉得史老师在改革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史老师的课堂是开放的,学生积极、大胆、主动地参与进来,充分展示自己的见解,教师的讲解大为减少。这是对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重大突破。这是一节“展示课”,主要是让学生尽情地展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展示自己突发的想象和联想。我觉得,想要评价这节课,须跳出原来的框框,跳出传统语文课堂的框框。展示,就是唤醒学生,让他们释放,在释放中获得自信和勇气。我始终认为,大凡优秀的教师,都有一个突出的品质,就是不断地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而一个糟糕的教师,就在于不断地去泯灭学生的自信心。当学生的自信心树立起来后,他的学习积极性自然也就调动起来了,学习成绩也就自然会有所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讲,史老师的课堂教学是从更加普遍的基础性问题着手,打破了学科局限。但是,这不等于说史老师的课就没有教学目标了。她还是有非常明确的教学目标的,只不过这种目标的学科色彩淡化,更倾向于教育目标罢了。接下来的问题是,展示本身还应该注意什么?展示之后做什么?当然是提高。怎么提高?还得回到学科上来。所以说,语文作为一门学科,它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超越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就不能超越。这大概就是教育和教学之间复杂微妙的关系的体现吧。
  冯言宾:听史老师的课,我想到了一个问题:学生的参与程度与深入理解文本之间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能否说,学生的参与行为可以游离于文本之外呢?在史老师的课上,学生所展示的内容有的与文本有关,有的与文本无关,甚至有些展示纯粹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怎么看待这一现象呢?
  程 翔:问得好。当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的时候,当课堂上学生睡倒了一大片的时候,请问,单纯的学科教学还有什么意义呢?我在北大附中教过实验班,学生个个精神饱满,积极性高,于是学科教学的特点就充分体现出来了。我也教过普通班,有的学生连课本都忘记了带,你怎么教呢?“语文教学”属于“教育”这个大的范畴之中,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学科,教育的因素都存在着,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据我了解,杜郎口中学原是一所基础薄弱校,几乎到了要关门倒闭的程度。在这样的学校里,面对基础很差的学生,教师首要的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激发积极性的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与深入理解文本之间的关系是否密切,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教师首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愿意参与。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随之会迁移到学科学习上来。我经常想,一个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大学者站在中小学的讲台上,未必能有好的教学效果。课堂上有给你捣乱的,有睡觉的,有玩手机的,你的什么唐诗、宋词、元曲、明剧,无论有多么美好,统统变成了一堆废纸!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对于学科学习的作用非常重要。我很赞同叶澜教授的观点,课堂是学生生命历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这个课堂生命观,我们就能很好地化解课堂中遇到的各种矛盾。
  (王秋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