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语言文化(七):“肉食者”≠食肉者
作者:杨向东
原文:“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教科书注“肉食者”为:“吃肉的人。指得厚禄的人。”
注文把“肉”视作专供人们食用的动物之肉。笔者以为不妥。理由有二:①与情理不合。“肉”普通百姓也吃,并不是只限于“居高位”的统治者,更不是他们的特别嗜好。这里把“肉食者”释作统治者于情于理就难以讲通。②语序不符。根据朱声琦等编的《古代汉语实用教程》,宾语前置必须符合“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是代词,而前有否定词”的条件,此句完全不具备这个条件。“肉食者”与“食肉者”应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尔雅·释器》:“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徐朝华注:“古代圆形有孔的玉器或钱币孔外部分称‘肉’”(《尔雅今注》)。《中华大字典》:“肉,钱形也。”《康熙字典》:“肉,钱璧之体。”《辞海》《辞源》《古代汉语词典》“肉”字条目也都有“圆形钱币的边”的释义。可见古代“肉”还有与钱币有关的释义。如《汉书·律历志上》:“圜而环之,今之肉倍好者,周方无端,终而复始,无穷已也”。(颜师古注:体为肉,孔为好)古代的钱币大多是用精铜浇铸的。故“肉”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借代为铜质器物。如《晋书·孟嘉传》:“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清朝张岱《陶庵梦忆·西湖七月半》:“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肉竹相发。”两例中的“肉”皆指铜质乐器发出的乐声。“肉食者”中的“肉”也可以指铜质的器物——鼎。鼎是“古代的煮盛食物的器具,多用青铜制成。三足而两耳。”(见《古代汉语词典》)古人常用鼎来煮肉盛肉,它下面可以烧火。肉煮熟后往往就鼎而食,贵族吃饭常常吃几种肉食,就用几个鼎来煮,按等级有三鼎、五鼎、七鼎、九鼎之分。这就是“列鼎而食”。有时进餐还要鸣钟奏乐,成语“钟鸣鼎食”就是反映这种奢侈生活的。如《文选·西京赋》:“若夫翁伯浊质张里之家,击钟鼎食,连骑相过,东京公侯,壮何能加。”王勃《滕王阁诗序》:“闾阎朴地,钟鸣鼎食之家。”“肉食者”可以译作“就鼎吃食的人”,这种人自然就是统治者。这样既合情合理,也符合语法规律。
江苏射阳县新坍中学 224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