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诸因互解

作者:王 芳




  “连文互解”规律特点小结:
  文章中语句上下连贯,相承相连,意义也必然上下连贯,相承相连,因而联系上下文语境,也就构成了一种互解关系,即“连文互解”。
  三、综合扩展——文言文中的诸因互解律
  基本思路:在选择例句时,我尝试着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既有教材中学生熟悉的文句,以增加学生亲切感,又有平日习题甚至是高考真题的模拟练兵,以实现学生的成就感。同时兼顾例句由易向难的梯度转化,希望可以最大限度地验证“文言文阅读诸因互解”这一方法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在学生充分理解了文言文诸种因素相互制约、相互阐释的规律后,我选择了2006年语文高考北京卷的古文阅读试题来进行实战练习。
  这道试题取材于《晏子春秋》,理解难度略大于以往的人物传记。课上,要求学生利用刚刚所学到的同义互解、对句互解和连文互解的方法,来解释下文中加点的字,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自己解决阅读文言时的障碍。在这一环节里,学生们思想不断碰撞的过程也是本节课的方法理念与应用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公饮酒,日夜相继。晏子请发粟于民,三请,不见许。公命柏遽巡国,致能歌者。晏子闻之,不说,遂分家粟于氓,致任器①于陌,徒行见公曰:“霖雨十有七日矣,坏室乡有数十,饥氓里有数家,百姓老弱,冻寒不得短褐,饥饿不得糟糠,敝撤②无走,四顾无告。而君不恤,日夜饮酒,令国致乐不已。马食府粟,狗餍刍豢,三室之妾俱足粱肉。狗马室妾,不已厚乎?民氓百姓,不亦薄乎?故里穷而无告,无乐③有上矣;饥饿而无告,无乐有君矣。婴随百官,使民饥饿穷约而无告,使上淫湎失本而不恤,婴之罪大矣。”再拜稽首,请身而去,遂走而出。
  公从之,兼于涂而不能逮。令趋驾追晏子其家,不及。粟米尽于氓,任器存于陌。公驱,及之康④内。公下车从晏子曰:“寡人有罪,夫子倍弃不援,寡人不足以有约也,夫子不顾社稷百姓乎?愿夫子之幸存寡人。寡人请奉齐国之粟米财货,委之百姓,多寡轻重,惟夫子之令。”遂拜于途。晏子乃返。命禀巡氓,家有布缕之本而绝食者,使有终月之委;绝本之家,使有期年之食;无委积之氓,与之薪橑,使足以毕霖雨。令柏巡氓,家室不能御雨者,予之金。巡求氓寡用财乏者,三日而毕。后者,若不用令之罪。
  公出舍,损肉撤酒。三日,吏告毕上:贫氓万七千家,用粟九十七万钟,薪橑万三千乘;坏室二千七百家,用金三千。公然后就内退食,琴瑟不张,钟鼓不陈。晏子请左右与以歌舞娱君者退之。
  (取材于《晏子春秋》)
  [注]①任器:装粟米的容器 ②敝撤:艰难的样子 ③乐:喜欢、乐意 ④康:大路
  [提示]:下列文句对应了文中加点字,揭示了“诸因”之间的关系,可为“互解”的参考。
  柏遽:第二段“令柏巡氓”。
  致:第一段“令国致乐不已”和第三段“晏子请左右与以歌舞娱君者退之”。
  狗马室妾,不已厚乎:此句前一句“马食府粟,狗餍刍豢,三室之妾俱足粱肉”。
  民氓百姓,不亦薄乎:第一段“坏室乡有数十,……敝撤无走,四顾无告”。
  失本:第一段“无乐有上矣”和“无乐有君矣”。
  兼于涂而不能逮:第二段“令趋驾追晏子其家,不及”和“及之康内”。
  倍弃不援:第二段“愿夫子之幸存寡人”。
  委之百姓:第二段“寡人请奉齐国之粟米财货,委之百姓,多寡轻重,惟夫子之令”。
  使有终月之委:第二段“无委积之氓”。
  后者,若不用令之罪:第三段“三日,吏告毕上”。
  四、课堂小结
  古文阅读的基础在于文言知识的积累。然而,当我们的积累有限时,文言词句的推断能力就尤为重要了。根据文章词句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文章“诸因互解”的规律,我们就可以“猜”出文句的含义。总之,文言文的阅读要有整体意识,要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不要让个别词句成为阅读文言文的拦路虎。
  五、布置作业:完成相关文言段落的练习(略)
  (北京育才学校 100050)
  
  编后絮语
  高三的古文阅读教学是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相结合的实践活动。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对于前者投入了较多精力,使古文阅读备考中“记忆”的色彩较浓厚;而对于后者则重视得不够,学生的阅读思维没有被完全激活,于是出现了“讲一篇会一篇”“不讲便不会”的局面。而我们的希望是:老师“教是为了不教”,学生“举一”能够“反三”。无论是复习旧课,还是攻克新题,古文阅读备考能否给学生一把钥匙,使他们的阅读思维水平得到真正的提升,值得高三语文教师深入思考、努力实践。在此,我们选择了北京育才学校王芳老师的《诸因互解——古文阅读训练的探究与实践》一课,以案例的形式呈现给读者。希望这一案例具有启发性和可操作性,更希望它具有生成性——激发出更多来自一线的教学智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