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语文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历史考察

作者:饶杰腾




  本阶段——世纪之交——研讨与实验的重点在于教学过程的“生成”,相应地对“预设”提出种种质疑。但笔者看2000年至2008年间近百篇相关文本,谋求“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即为生成而预设,且能由预设而生成,仍是本阶段的基本趋向。
  通常,每次语文课程改革都有它的重点和倾向,都有它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改革使语文教育在更高的层次上达成新的均衡,获得新的进步。但随着实践的深化,其侧重方面逐步显现出片面性、局限性,又造成新的不均衡,于是又提出改革的新课题。当然,过分强调教师的“预设”,不留空间,没有弹性,就极易妨碍学生语文学习的“生成”,不利学生的发展。反之,把符合语文课程特点和学生语文学习规律的应有的“预设”统统视为学生“生成”的障碍,就有悖于语文教育发展的历史趋势,而出现在原有层次上的钟摆现象。
  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史表明,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教师“预设”和学生“生成”的关系上,呈现出从注重“生成”、注重“预设”到兼顾二者的发展轨迹,已经或即将走出一条“正·反·合”的路子。
  在这个问题上,怎样尽力避免出现钟摆现象,而形成螺旋式的提升呢?我们必须转变“非新即旧”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昨天之“旧”与今天之“新”的关系,正如费孝通在晚年时所总结的:从“今天”是可以推测“昨天”的,因为历史并没有“走”,它还包含在“现在”里。人们一般不去关心这个时间概念——我们说昨天已经过去了,如果仔细想想,你会觉得“昨天”并没有走,今天里有昨天的“成分”在;就像昨天的“我”还留在今天的“我”里,可是今天的“我”已经有了变化,又不同于昨天的“我”了。这种看法,是把“事物”看做是不同时间上的变化的集合体。
  如果运用上述的观点——事物是不同时间上变化的集合体——来看待语文教学“预设”与“生成”,能否表述为:以往的“预设”(或“生成”)并没有走,它还包含在“现在”里……我们说以往的“预设”(或“生成”)已经过去了,如果仔细想想,你会觉得“以往”并没有走,现在里有以往的“成分”在;就像昨天的“我”还留在今天的“我”里,只是今天的“我”已经有了变化,又不等同昨天的“我”了。
  按照这一思路,顺着本文描述的语文教学的发展轨迹,我们能否深入思考以下问题,以求得语文教学“预设”与“生成”问题的解决:
  以往的“预设”(或“生成”)的根据与内涵是什么?
  现在的“预设”(或“生成”)有以往的哪些“成分”在?
  现在的“预设”(或“生成”)有了哪些变化?现在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对以往的有哪些继承和调整?
  
  参考书目:顾黄初、李杏保编《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费孝通《费孝通在2003 世纪学人遗稿》等。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10008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