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课例沙龙
作者:佚名
鲁迅先生对阿Q的情感不是这样的!
教师能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设想一下阿Q吗?他的境况、他的际遇、他的苦痛、他的希冀……教师应该让学生摆进去自己的父辈、祖辈、先祖辈,再摆进去他自己来谈谈阿Q!
这样,教学或许会增加许多新意。
主持人:可以结合上述几个课例谈谈您对当代及洪先生时代的语文教学的看法吗?
史绍典:这个话题太大,从几个课例无法比较两个时代教学的特点。但这种比较还是有意义的,举几个例子说说吧。
我有个总体感觉,当前的许多课总体上比洪先生的课漂亮多了,但是单薄了。或者说,当代许多课堂失之于花哨、肤浅。大致有如下几类现象。
第一,当前语文教学,尤其是所谓公开课、竞赛课,似乎有一个通用模式:以跟文本有某种粘连的文章来导题或作结题时的迁移拓展。
例如,教鲁迅先生的《雪》,教者以彭丽媛《我爱你,塞北的雪》VCD影音入题,以柳宗元《独钓寒江雪》、老舍《济南的冬天》、毛泽东《雪》结题。二者本毫无相同、相似、相近之处,只是在文题之中,都有“雪”而已。问题是,这样多的雪,与鲁迅的雪,到底有什么关联?鲁迅的《雪》,是对“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灵”的礼赞!林林总总、各式各样的雪,自有其独有的意蕴,岂能如此生拉硬扯!其实,并不是不能联系,不可比较,只是说,把这些关系不大的“雪”一股脑儿地抛给学生,鲁迅的《雪》处于何种位置?学生自己心目中的雪处于何种位置?学生自然而然地由鲁迅的雪到自我的雪到其他的雪处于何种位置?
这种所谓的联系、迁移、拓展,只是意在造成一种容量大、联系多、积累广的虚假“繁荣”,实则是教学的华而不实、哗众取宠,于文本自身的解读,是弊多利少。貌似丰满,实则干瘪。
第二,组织形式上的花哨。课堂上充满闹闹哄哄的分组讨论、填表……“读书”则被忽略了,文本解读被忽略了,“对话”被忽略了。
第三,学生也开始变得花哨。学生在这种氛围中也学会了一套方法:能够圆熟地运用一些早已根植于口头言表的时令语词,轻飘飘地置于任何“讨论”的场合。教师实际上努力“培养”学生的只是一种莫测高深的故作姿态和不切实际的媚俗话语。
相比之下,洪先生及其那个时代的许多老师的课就显得本色得多,古拙得多,却让人觉得丰满得多,厚实得多!
主持人:作为编者,我想强调一下,洪先生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之一,他的课例代表着他那个时代的高端水平;而我们今天所谈论的几个课例其执教者都是非常年轻的教师,其间确乎不太具备可比性。也许,这样的比较对这些老师而言过于苛刻了些。但我们确实希望,若干年后,这几位老师都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王宗礼”“吴宗礼”呢!
史绍典:不错,语文教育的希望就在这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