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正常的就是美的
作者:倪 岗
在不少名家的课堂实录和各类课堂教学大赛中,我们看到的是大量的声情并茂的抒情独白,声光电多媒体眼花缭乱的轰炸,牵强附会故弄玄虚的导入。
试想,在独立的阅读状态下,怎么可能有这样多花里胡哨只求形式不求实效的所谓的“导入”呢?
现代的阅读理论告诉我们,任何一个读者在阅读作品之前,都处在一种先在理解或者先在知识的状态,没有这种先在理解或者先在知识,任何新事物都不可能为经验所接受。这种先在理解就是期待视野。作者在作品中总是通过预告、信号、暗示等手段激发读者开放某种特定的接受趋向,唤醒读者以往阅读的记忆,将读者带入一种特定的情感状态,唤起一种期待。读者带着这种期待进入阅读过程,并在阅读中改变、修正或实现这些期待。阅读期待和阅读实际或者一致和谐或者偏离矛盾,巨大的张力使得阅读过程生气勃勃,读者将不再是一片空白地被动接受作品的洗礼,而是不断地以自己的“前理解”去理解作品,与作品对话并主动建构意义。
作品的意义是得到阅读。这意味着作品中存在某种召唤读者的结构,为读者预留了种种有利的位置,邀请读者的进入。在正常的阅读状态中,作品的标题就是作者第一声呼唤。标题展示的是文章中最富有吸引力和最重要的内容。作家给作品命名犹如给自己的孩子命名一样煞费苦心,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命名的前后就可以看到作者的用心。
因此,阅读教学中正常的导入应是从文本入手,从作品早已为学生预留的种种有利的位置入手。很多课文就可以直接由标题通过设疑置问来唤醒阅读主体的意识,唤起读者的“前理解”,产生阅读期待。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同样也是丰富多彩的。有的一目了然,体现主题,如《我的母亲》《热爱生命》;有的暗藏玄机,意味深刻,如《生命 生命》《未选择的路》;有的题目带有象征、抒情意味,如《走一步,再走一步》《爸爸的花儿落了》,等等。
当然,从题目导入也并不像一般人理解的那样容易,需要教师细心推敲作者命题的潜在意图,由题目建立与文章的关联。真正起到唤起学生的阅读视野、建立阅读期待的作用。
如杨绛的《老王》,标题看似平淡无奇,细细推究就会发觉“老王”这一称呼中透着亲热。我的课堂导入如下:
(师板书“老王”)
师:这老王姓甚名谁,你能从文中找出吗?
(生快速略读,纷纷回答文章中没有出现老王的姓名)
(师再板书“王老”)
师:生活中称呼他人,有叫“王老”也有叫“老王”的,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生(思考):“王老”有尊重的意味,而“老王”更显得亲热。
师:作者杨绛是著名学者而“老王”只是一个拉车的。作者为什么要用“老王”这样亲热的口吻称呼他呢?请同学们细读课文,看看这两个身份地位相距很大的人之间有着怎样深厚的友谊。
又如讲解《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我是这样导入的:有意省去“我”字,板书“祖国啊,亲爱的祖国”,要求学生齐声朗读。学生朗读后,纷纷发现少了一个“我”字。我再大书“我”字,要求学生朗诵,然后问学生有“我”和没“我”有什么差别,体会有一个“我”字更能体现“我”与祖国水乳交融的关系,这样导入,顺利地奠定了阅读全诗的情感基调。
《孔乙己》一文,在导入时我是这样连问的:“乙己”是什么意思?有意义吗?如果没有意义,谁会命这样无意义的名字呢?他的生活会是怎样的呢?由此引导学生走进一个连名字都没人记得的可怜人的世界。
不少著名特级教师也有采用题目导入法非常精彩的范例。请看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执教《死海不死》。
师:今天要和同学们一起阅读的是一篇说明文。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一下目录的第一页,这一页共列出两个说明文单元,我们要阅读的说明文就在这两个单元里,同学们还不知道是哪一篇,现在给你们一个条件:这篇文章的标题很能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你们猜是哪一篇,看谁猜得快猜得准。
(学生看书后纷纷举手)
师:看来同学们都知道是哪一篇了,你们真聪明!好,你来说。
生:《死海不死》。
师:完全正确!但你能说明一下为什么你猜是这一篇呢?
生:这个题目叫“死海不死”,既然是“死海”,可又为什么说它“不死”,这就在读者心里造成悬念,引起了阅读的兴趣。
师:刚才好多同学都举手了,你们猜的也是这一篇吗?有猜别的课文的吗?
生(众):也是这一篇。
师(指一学生):那你同意刚才那位同学的意见吗?
生:同意。我认为这个标题本身包含着一对矛盾:“死海”和“不死”,使读者产生疑问,急于想去读文章,弄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所以这个题目对读者有吸引力。
师:有不同意见的同学请举手(无人举手)。有补充意见的同学请举手(无人举手)。哦,“英雄所见略同”,看来你们一个个都是小英雄!(笑)不过,我还有个问题想考考各位英雄:标题上有两个“死”字,它们的意思是一样的吗?
《死海不死》这个题目其实就是在“故弄玄虚”,吸引读者注意。这应是作者匠心之所在。钱老师将计就计,让学生们自己去寻找它、发现它。作者独具的匠心,钱老师的巧妙穿针引线、学生们的欣喜发现,融合成课堂上思维火花相互碰撞的绚丽画面。课堂一开始就已是作者、文本、老师、学生全方位的思维交锋与磨砺,学生们的阅读期待已完全如火炬般被老师轻轻点燃。钱老师便很自然地引学生们过渡到“标题上有两个‘死’字,它们的意思是一样的吗?”的内容理解上。
再看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执教《统筹的方法》。
师:我们这节课学《统筹方法》。
我提一个问题,什么叫“统筹方法”?谁能不看书,凭自己独立思考,回答这个问题?
生:就是笼统说明事物的方法。
师:她敢于独立思考。
生:就是系统地完成一件事的方法。
师:有点接近正确答案。下面不再猜了,大家一定非常想知道什么是统筹方法吧?那好,请同学们到书中去找答案。争取一分钟内找到并记住这个概念,现在开始!
《统筹方法》这个题目本身很平常,是一个名词形式的题目,但和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缘于这一点,魏书生老师要求学生推测题意,在他们稚嫩的不准确的猜测中,使阅读期待在迷惑中一点点形成。在学生们好奇心被调动起来之时,魏老师的一句“大家一定非常想知道什么是统筹方法吧?”便直接进入文本。
著名作家萨特说:“阅读时,你在预测,也在等待。你预测句子的末尾,预测下一个句子,预测下一页书。你等待它们来证明你的预测是否正确。”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由题目入手,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和标题来猜测文章中蕴涵的意思或内容的能力。
走进题目的方式很多,我们应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去归纳去总结,去悉心思考,如何借助作者匠心独运的题目,选择怎样的教学姿态走入文本,从而唤醒学生与文本尽快亲近起来的情感。
可能有人会认为在教师指引下的阅读本身就不是正常的阅读。教师对学生阅读的引领作用用著名教育家福禄培尔的话来说“是让学生很好地学会观察,即打开学生获得外部和内部知识的心灵之眼睛”。能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题目,由题目入手,充分发挥自己阅读的主体性,带着推测去读文章,正是让学生学会由题目给文本开启一扇窗,拉开一道门,尽快走进文本的方法,也是为以后更好地学会独立阅读奠定厚实的基础。
教师只有从学生的心理发展,从学生最基本的阅读需求出发,从最正常的阅读过程出发,摒弃掉哗众取宠之心,以最平常最正常的教学心态淡定地走入学生们的视野,才能以更正常的教学姿态引领学生自在地徜徉于文本之中。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教科培中心 51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