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人教版《文章写作与修改》教学建议

作者:程 翔




  第三节“培养创新意识”。这是认识深化的最高表现形式。本节从“开拓思路”“变换视角”“寻求新的形式”三个方面进行了引领。教师可以适当补充其他方面的内容,以丰富创新意识的路径。比如教师可以把文学创作领域中的手法介绍过来,让中学生的写作适当借鉴文学创作的手法,拓展写作的天地。教师还可以将本节与第一章第一节“写出自己的个性”的内容结合起来。真正具有创新意识的文章,一定是具有个性的文章。
  总起来看,本章在整本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它对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这个环节抓好了,抓出成效了,既是前两章学习成果的体现,又为最后一章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建议教师对本章内容精心策划。
  第四章“文章的修改与完善”。
  注重修改,是本书的又一大特点。编写本章不是说前面的三章不需要进行修改的练习,而是说每一章都离不开修改,本章相对集中做修改的练习。
  第一节“整体的调整”,从“观点的发展”“内容的添加”“顺序的调整”“角度的转换”四个方面讲了整体修改的基本做法。要注意阅读书中提供的例文。为便于阅读,本章在编写上采用了边框对比式的呈现方式,学生可以通过前后对比,来感受修改的必要性和具体做法。
  第二节“局部的完善”,虽然是侧重片段练习,但由于量比较大,学习的任务还是比较重的。
  第三节“语言的锤炼”,内容也很丰富。重点从“整齐与变化”“句子的松和紧”“衔接与呼应”三个方面进行了设计,提供了较多的语例。估计本节教学课时会有些紧张,建议教师灵活掌握。如课时的确不够,可以适当删减有关内容。
  
  课时安排及考试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规定,本选修课共10周,9周(每周4课时,共36个学时)安排上课,一周复习考试。12节内容平均到36学时中去,就是每一节需要3个学时。估计课时数基本够用。建议每一节安排至少一节课的时间写作,这样全部授完就保证有12次(不是12篇)写作。这个量是比较合适的。建议:教师少讲,学生多看多讨论多写。教师的讲述要精当,针对性强,解决关键性的问题。
  每一节3个学时,这就需要考虑写前指导和写后讲评的问题。写作训练应该是一个完整过程,即“全程训练”,包括写前准备阶段和写后讲评阶段。过去,我们对于准备和讲评重视不够,写作教学几乎只是写而已。这是写作教学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在本书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全程训练。教材中的“话题探究”“知识导引”就是为这两个阶段设计的。教师在教学某一具体章节时,可以先安排学生讨论交流,阅读领会相关内容,在这个基础上确定写作题目,然后写作。讲评要有针对性,不必面面俱到。讲评最能显示教师的诊断和矫正能力,学生对写作的感悟往往由此产生。因此,教师对于自己的讲评课一定要精心设计,力争见效。
  对课后“写作实践”的处理,教师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灵活掌握,可以选一篇来写,也可以选几个片段来练习,不要求全做。有些练习题如果觉得不合适,教师完全可以弃之不用,重新自拟题目。但不管怎样取舍,全程训练的每一个过程都应该保持一致,教学目标要相对集中。
  本课的考试不要考写作知识,主要是考查学生实际的写作能力。当然,考试的侧重点应该立足本书中的相关内容,不应另考一套。试卷中要考虑到整篇文章写作、片段写作和文章修改三个基本部分。
  有的老师问,集中写作会不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我们认为,学生不喜欢写作的情绪不是现在才有的,而是由来已久,原因很多。因此,不能断言选修本课的学生一定不会有厌倦情绪。我们想,既然学生自主选择了这门课,那就应该对此课怀有一定的兴趣。教师如能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是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
  据我们了解,有些实验区计划将本课拉长为一学年,目的是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以便顺利通过高考。这个想法是有道理的,这就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充实本书的内容。目前的教材只是一个学段的教学内容,不足以支撑一个学年的教学,因此,可以适当将必修课中的内容改造后充实进来,也可以另外充实新内容。教材中的例文,多是学生习作,不一定符合所有学校所有班级的实际,教师完全可以把本班学生的习作充实进来。关于程序性的写作知识,本书只是开了一个头,还不成体系,建议教师可以充实其他的程序性知识点,来丰富和完善本书的写作知识体系。如果能将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的程序性写作知识点分布在一个学年中来进行,那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如果拉长为一个学年,我们还希望能增加文学创作的内容。有些中学生喜欢写诗填词,喜欢小说、戏剧创作,我们不妨利用这个机会让学生搞一点文学创作。教师完全可以突破传统的“三大文体”的局限,朝着文学创作的道路迈进一步。选修课,应该在满足少数学生的写作需求上有所作为,我们期待着。
  教学设计举例
  教学内容:第三章 第一节 捕捉“动情点”
  课 时: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环节
  老师总是要求同学们写文章要生动感人,这很正确。但是,怎样才能把文章写得生动感人呢?有没有一种比较具体的管用的办法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捕捉动情点”。
  二、什么是“动情点”
  所谓“动情点”,就是一个人自己的感情触点。大家同时在观看同一部电影,都被感动了,但是使每个人感动的镜头会有所不同,也就是每一个人的感情触点不同。大家看《噪音的世界》一文,作者的动情点是噪音,马达声、吊车声、哨子声、尖叫声让他心中烦躁不安。或许换了别人,会感觉到这里很有意思,多热闹啊!但是作者不是,那是因为作者心中怀念着幽静的山林,所以这些声音就触动了他的感情。
  三、 对触点进行描述
  如果触点是一种声音,就把这种声音绘声绘色地描述出来,让读者感受到这种氛围。《噪音的世界》一文所进行的描述是很成功的。还要对动情后的内在外在表现进行描述,语言尽量生动形象,尽可能用些比喻、夸张之类的修辞手法,讲究句式的形式。请同学们阅读朱自清的《冬天》和刘倩的《回家》,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描述语言。可以采用小组交流讨论的方式。
  第二课时
  四、根据“写作实践”中第二题的要求,写一篇文章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的生活经历,然后确定写作内容。笔者曾经听到两个学生的发言,留下了深刻印象,下面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生1:每当我看到自己的语文作业本时,就会想起一件至今难忘的事情,那件事情让我感动不已。有一次,我在语文作业本上写错了一个字,老师罚我写一千遍。我的天,一千遍!能不能少一点?我向老师求情,但是老师没有答应。上课后,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全班同学同时站起来,向老师求情,同学们说:“别罚他写一千遍了,罚他写一百遍吧!”我被感动了,眼泪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
  生2:有一次,我们正上着课,突然一个同学的手机响了。老师大为生气:“谁的手机响?拿出来!”但是没有人承认。老师接连问了好几次,还是没有人承认。老师急了,说:“没有人承认,我就不下课!”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下课的铃声响了,吃午饭的时间到了,我们心里那个急啊,那个响手机的同学为什么不承认呢?害得全班同学都不能去吃饭,肚子咕咕地叫。就在这时,一个同学举手了:“老师,是我的手机。”老师严厉地说:“拿出来!”“老师,请您先下课,让同学们去吃饭。”老师只好按照他的意见,先下课。同学们一哄而出,他被老师留了下来。“你的手机呢?”“老师,我没带手机!”……我在门口听到这些话,心中顿时如大海的波涛掀起了万丈波澜,多好的同学啊,为了我们能吃上午饭,他竟然……
  这是笔者亲自听到的两个例子,否则编也编不出来。我觉得这两个故事太生动了,学生的选材太好了。当时,我就让学生写自己的感受,学生写得很生动。其实,每个人都有被感动的那一刻,紧紧抓住那一刻,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下来,就是一篇好文章。这个顺序是:捕捉动情点→描述情景和感受→说明被感动的原因。这里面有描写、记叙、抒情、议论等各种表达方式,组合起来就是一篇完整的文章。
  笔者还看过一幅获奖照片:一个车祸后的母亲,躺在病床上昏迷不醒,头部缠满了绷带。她的幼小的孩子趴在她的乳房上吸吮着乳汁。看着这幅照片,我的眼泪几乎要流出来了,我深深地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第三课时
  五、作文讲评
  讲评时可以结合“知识导引”中“横断面”和“纵断面”的阐述,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动情点的处理技巧,掌握叙事剪裁的手法并灵活运用。(具体内容从略)
  以上是笔者对使用《文章写作与修改》选修教材的意见和建议,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北京大学附中 10008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