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想说教好不容易
作者:许纪友
三在可多解。诗歌鉴赏是心与心的碰撞,它像谈恋爱时一对有情人一见钟情后情感的颤动而发出的麻辣火花。杜甫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我们欣赏诗歌就是“以意逆志”。但同样一首诗,不同人生阅历和文化生活背景的人去欣赏往往烙上鲜明的个性解读特征,“诗无达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欣赏诗歌有一个典型特征,那就是面对同一首诗往往会出现多元解读现象,而在尊重文本的前提下多元解读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想象力。正因为如此,多元解读往往在诗歌欣赏中被老师们所青睐,但是一定要掌握好分寸,否则一不小心就会滑入脱离文本的随意解读,犯了诗歌欣赏的大忌。为此,多元解读首先要依据文本追求共通见解,然后再依据文本追求个性解读。共通见解是人们共同普遍的审美体验的结晶,个性解读是每个人独特的个性感悟,而在实际鉴赏过程中往往是两者交相融合,一而二,二而一,使诗歌解读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美丽景象。例如欣赏李煜《虞美人》中“愁”的内涵,共通见解是表现李煜的亡国之愁,而个性解读的“愁”的内涵就因人而异了:有人认为面对美好的“春花秋月”,词人却发出“何时了”的感慨,抒发了人生绝望之愁;有人认为词的前六句中“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抒发了词人人生短暂无常的忧愁;而有人认为词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水喻愁,直接抒发了词人认为人生就是无穷无尽的悲愁的虚无主义思想,等等。这些感悟都是以文本解读为根据,再加入每个人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体验而触发的联想。同样,曹操的《短歌行》中“忧思”的内容,共通见解一般认为清代张玉榖说得对:“此叹流光易逝,欲得贤才以早建王业之诗。”(《古诗赏析》卷八)但唐代吴兢说它:“言当及时为乐。”(《乐府古题要解》)清代陈沆认为:“此诗即汉高《大风歌》思猛士之旨也。”(《诗比兴笺》)至于像李商隐的《锦瑟》和戴望舒的《雨巷》,因意象丰赡,扑朔迷离,一直引起人们多元解读的无限兴味而乐此不疲,道理是相同的。因此,诗歌教学的多元解读,在尊重文本的前提下,既要教会学生以我之心去寻求古人之心,还要教会学生用自己的心去个性解读,从而进入新的审美境界,享受无穷之乐。
著名诗人宗白华《小诗》曰:“生命的树上/凋了一枝花/谢落在我的怀里/我轻轻的压在心上/她接触了我心中的音乐/化成小诗一朵。”这就是诗。他又在《诗》中曰:“啊,诗从何处寻?/在细雨下,点碎花花声/在微风里,漂来流水音/在蓝空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他告诉我们诗从哪里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曰:“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借用这三句话来比喻诗歌教学的独特性——须设境、重品悟、可多解,实在是再贴切不过了。一旦明晰诗歌教学的独特性,那么想说教好它就容易多了。
(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 2410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