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谈谈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的教学

作者:褚树荣




  当然,这里有一个阅读的整体感知问题,任何一个点的教学,总是建立在面的把握之上的。任何一个“话题”教学都很难单刀直入,我们总是在了解了“讲什么”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探究“怎么讲”,也总是在明了“这个故事内容如何”之后才能探究“这个故事隐喻什么”。文艺欣赏既是感性活动,又是理性活动,但感性活动一定是基础。所以,作为“话题”教学的范例,并不是对这篇小说“剥皮抽筋”,而是类似于“吃肉取核”:在享受小说艺术滋味的过程中,找到那个话题之“核”。
  3.思考要渗透,实践需训练。首先要充分认识到“思考与实践”的分量。这同传统教材的“思考与练习”不同,传统教材相当于巩固性、补充性和辅助性的作业,而该教材的“思考与练习”是实现“话题”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材编写的“亮点”所在。“思考要渗透”就是教学设计时要有解决思考题的教学环节,但教学并不就是解决思考题的过程,不要搞成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要把思考题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有机地分解在教学过程当中。李老师的“梳理情节,品读反常,探究主题”环节中,有五个小的步骤:①关于小说的主题;②梳理小说情节;③归纳族群的困境;④咀嚼反常,理解内涵;⑤归纳小说主题。这五个步骤都是为了解决第一个思考题的,因为它就是这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那么,“思考与实践”中那些虽不是核心的却是比较有特色的问题呢?教师设计时也要能够将其渗透到相关的教学环节中,如主题单元后面的最后一个思考题,李老师就放在第一个教学环节里,通过自己的阅读体验来让学生初步领会。
  实践题有写作练习的色彩,非常注重读者阅读体验,非常注重读者的主体参与,设计得新颖巧妙,这在每一单元里都是这样。可见小说欣赏不是被动地观赏,而是动脑、动情、动口、动笔,因此,实践题实际上大大扩展了“欣赏”的定义。实践题是重要的,但各个单元的设计角度和要求不一样,我们处理时也应该有不同的方法。有时候可以像思考题那样渗透到教学过程中,有时候则可以作为课后的作业。从李老师的教学来看,实践题似乎有所忽略,这是不足的地方。
  小说是一个“艺术空框”,不同的读者可以往里填充不同的东西,也是一座蕴涵着无穷可能性的“宝山”,不同的游者可以领略不同的风景。教师是课程的执行者,所以必须落实教材中规定性的东西;教师又是课程的建构者,所以教学过程又是生成课程资源的过程。前者是教学的底线,不能漠视课程的性质和教材的特点随意决定教学内容;后者是教学的高标,即使以“话题”为主线,也应该有取与舍、探究与发现、丰富与创造。以李老师的课为例,第三个环节“拓展深化”有三点内容:①小说主题的复杂性和多义性的介绍。②小说主题的多元化解读:刚才我们是从主人公丹柯身上理解小说主题的,那么换一个角度,我们从族人身上作品又传达出了怎样的思想呢?③小说主题的个性化感悟:这是一个关于困境与英雄的故事,从中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人生启迪?生活阅历、价值观念的不同,每个人感悟到的东西也会不同。如果我是丹柯,我若遇到像他一样的困境,我为什么会这样做?假如我是族人,我应该如何对待丹柯那样的人?这三点内容,是后面的话题知识没有提到的,但它们的增加使该课的教学有了一定的容量和新意。
  从感悟小说主题这个目标来看,李老师的教学似乎还可以稍加提升:可否采用“变个为类”的做法呢?《丹柯》是否是绝无仅有的“一例”“殉道英雄”呢?只要稍加连类而及,我们就会发现,在文学史上这类“困境与殉道”的叙事模式是古今中外兼有的,从中国神话小说中的《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到屠格涅夫的《门槛》、房龙的《宽容序言》,困境—英雄—殉道这样的“三段论”是“困境与殉道”文学母题的常见模式。这个模式常以一个“隐喻”来表达,《丹柯》也是一个“隐喻”。今天,李老师用他的方法破译了喻意,那么,解读同类的隐喻,我们是否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呢?这样,在欣赏小说主题的方法训练上,李老师这堂课便有了某些普遍意义。
  此外,李老师的课还有一些细节处理包括语言表述尚有欠妥帖的地方,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浙江省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 3150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