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说“吹寒” 话“寒声”

作者:王 力




  “吹寒”“寒声”是古诗词中经常出现的两个词语。如宋姜夔《扬州慢》词:“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唐高适《燕歌行》诗:“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唐皎然《陇头水》诗之一:“陇头水欲望,陇水不堪闻。碎影摇枪垒,寒声咽幔军。”宋范仲淹《御街行》词:“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像这样一些词作中的“寒”字,今人往往认为是指“寒气、寒冷的时刻”。如现行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第三册注“清角吹寒”云:“凄清的戍角在寒气中吹着。”(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6,第35页)华南师大《语文月刊》1983年第6期所载《哀时伤乱,情韵兼胜》一文对此解释为:“‘寒’字倒用,意思是在寒冷的黄昏中,清越的号角又吹响了。”二者都是以“寒”指“寒气、寒冷的黄昏”。胡云翼《宋词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0月版)注“寒声碎”:“寒风吹着落叶发出轻微、细碎的声音。”此注显然是把“寒声”理解为寒风中的落叶声了。
  《汉语大词典》对“寒声”的解释有二:(1)寒冬的声响,如风声、雨声、鸟鸣声等。唐朱邺《扶桑赋》诗:“巨影倒空而漠漠,寒声吹夜以。”(2)凄凉的声音,唐高适《燕歌行》:“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4,第2104页)
  比较上述释义,《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是最合适的,而其他的均不妥帖。因为此之“寒”是就声音而言,是说声音凄楚苍凉:“吹寒”是说戍角吹出的声音令人感到悲怆凄凉,“寒”字所包含的情意大致相当于姜词小序中“戍角悲吟”中的“悲”;“寒声”是指听起来让人感到凄凉的声音,而不是寒风中的声音。也就是说这里的“寒”是就人的感觉而言,并不是“寒风”“寒气”。
  我认为这些诗词其实都运用了一种修辞手法——通感。
  钱钟书先生说,所谓“通感”是“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通感》,《钱钟书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说就是指感觉的互换,即把各种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沟通起来,用甲感觉去描写乙感觉。其中用表示温度感觉的词来描写声音就是常见的一种,如“歌台暖响”(唐杜牧《阿房宫赋》),“花台响彻歌声暖”(宋方千里《虞美人》),“唯有蝉声助冷语”(宋史达祖《隔浦莲》),“渺凉声、箾槮梧井,乱零枫浦”(宋廖行之《贺新郎》),“角冷黄昏艳歌残”(宋高观国《留春令》)。这些例句中的“暖”“凉”“冷”本是表现触觉上的温度感觉的字词,作者以通感方法用来描写听觉上的声音,使读者对声音获得愉悦或凄楚的生动感受。姜夔《扬州慢》、高适《燕歌行》、皎然《陇头水》、范仲淹《御街行》中的“寒”正是用通感方法使听觉与触觉沟通,以触觉上的“寒”字来描写听觉上的声音:姜夔是以“寒”字写号角吹出的声音,高适是以“寒”字写刁斗报更的声音,皎然和范仲淹则分别是以“寒”字写军营帐幔在风中的声音和听觉上的落叶的声音。声音本无所谓寒或暖,但是凄切的号角声,边关刁斗的报更声,边塞军营帐幔在风中的呜咽声,深秋的叶落声,都很容易让人想到军旅生活的艰难,引起温度感觉上的寒冷,唤醒文人触觉上的寒意,使心中充满了凄凉、凄切、凄冷之感,那么文人用温度感觉上的“寒”字来描写号角声、刁斗声、军营帐幔声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这种写法既可以使诗词造语显得别致,又能真切、具体地表现出诗人在当时情景下的心理反应和情绪状态。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中学 46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