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只求点一盏心灯
作者:郭 刚
1996年大学毕业,我回到了家乡——一座偏僻的小县城。当时心情很坏,当了“教书匠”,成了“孩子王”,觉得自己这辈子可能没指望了。紧接着娶妻生子,算是给自己“判了刑”。颓废、落寞伴随着我,加之微薄的薪水、沉重的生活负担使我近乎“疲于奔命”,哪还有什么“凌云壮志”?
就在我最难过的时候,一位慈祥的长者向我走来,他就是县语文教研员郭景江老师。郭老师多次听我的课,帮我设计课,引导我在教学上走“正确”的路,成为我教学上的“启蒙老师”。这样,我慢慢有了信心,感受到了教育工作的乐趣。有人害怕别人听课,我却盼望别人听课,来给我指导,真有“如饥似渴”之感,那段日子过得很充实,很快乐。
接着,我开始接触于漪、魏书生、洪镇涛,开始学习“目标教学法”“快速作文法”,然后思考、探究、实践,感觉心里亮堂多了。1999年参加了全县教学比赛,最年轻的我“侥幸”得了一等奖,后来又上观摩课,那高兴劲儿就甭提了。郭老师也为我高兴。但冷静下来一想,我还差得远呢,自己在这条路上才刚刚迈出一小步,才见到了一抹黎明的曙光,可这给了我无穷的前进力量。也就在这个时候,刘墉的一句话成了我的座右铭:没有上天的云梯也就罢了,但不能没有拥抱月亮的胸襟。
在我事业启蒙的道路上,另外一个人也功不可没,那就是我的爱人。我一直感谢她,是她鼓励我、支持我,和我探寻实践着语文教学之路,为我付出了很多。她放弃了自己的工作,毅然决然地和我在别人不解的目光中,拜别恩师与父老,踏上了西行的列车。在别人眼中,那是“荒漠戈壁”,我却想起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与豪迈。那是2000年的8月,我们带着不知哪来的勇气与执著,带着家里的所有积蓄,伴着“西部大开发”的号角,义无反顾来到边疆,内心无比充盈。
“落户”新疆昌吉,一干就是七年。这七年,可以说是我事业道路上的“黄金时代”。拜读大家们的教育理论,研习教坛新秀们的教学方法,自己摸索实践,我才真正体会到教学方法固然重要,但必须以理论做基石,因为正确的观念决定正确的行为。我开始思考语文教学的根在哪里,语文教学的魂在何方,“大语文”观应该如何建立,传统教学与新课改理念的碰撞与融合等问题,我觉得自己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从“满堂灌”到“满堂问”,从“花架子”到语文本位的呼唤与回归。我走过弯路,有过迷茫;品尝过成功,有过愉悦。但我充实,我似乎找到了一条宽阔的“阳光大道”。于是我跃跃欲试,决定把我“新”的体会付诸行动。
2002年,在昌吉州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中,我取得了一等奖第一名。愉悦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结识了德高望重的黄荣煌老师、程新春老师、李传讯、高芳老师,他们成了我的良师益友,我也成了昌吉州中语会的一员。进入这个圈子是我一生的荣幸,经过几位专家的指点,我进步更快了。特别是高芳老师,给我的帮助真是太多了,倾其所学,悉心传授,无怨无悔。连续三年的州课堂教学大赛,我都获得了一等奖,2005年我代表昌吉参加自治区“教学能手”选拔,一共测试六项,我取得了总分第一的好成绩。这时,我结识了全疆的教坛高手们,和他们切磋技艺,向饱学之士学习本领;特别是结识了新疆中语会理事长张良杰教授、秘书长王耀芳老师,也有幸得到了他们真诚的教诲,如沐春风。此时,我仍然时时告诫自己:不要骄傲,勇往直前,“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不满是向上的车轮”。我觉得每一个阶段都应有教学思想的总结,于是就有了这几篇文章:《浅谈快速作文讲评目标的设定》《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对话”》《我眼中的“沙子”》等。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2007年7月,受自治区中语会和州中语会的青睐,带着全疆语文界前辈和同事的嘱托与期盼,我和高芳老师登上了去南京的航班,参加全国首届“圣陶杯”课堂教学大赛。这对我来说是光荣的事,自然压力也是很大的,一定要拿一等奖!也许是给自己定的目标太高了,可能有些自不量力。但我觉得人生道路上的动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压力,所以时刻用“只要想到就努力去做到”“我最棒,我要第一”这两句话来鼓励自己。最后虽然得到了满意的结果,但也感到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弥补,许多问题还要改进。
一摞证书不能代表什么,建构的理念才是我的“财富”。语文课必须上出“语文味”,知识与能力是重中之重,过程与方法必不可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可或缺。把课堂交给学生,老师作为参与者、引导者,让学生在愉悦中获取,这就是我对一堂实实在在的语文课的眷顾与追求。
回首这十年所走过的风雨历程,我取得的这些成绩绝不是个人的,它属于我们这个“团队”,是许多人无私地给予我关爱,扶我成长,伴我前行。我由衷地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我没有理由懈怠。
(作者为首届“圣陶杯”全国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新疆昌吉州北大附中新疆分校 83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