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文本不同 教法有异

作者:谭轶斌




  上海二期课改《语文》(试用本)教材“动物世界”单元中,有一文是法国博物学家布丰的《松鼠》,另有一文是法国历史学家儒勒·米什莱的《云雀》。
  教学《松鼠》一文,教师引导学生在掌握说明顺序的基础上,思考作者如何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说明松鼠的外形、习性与性格特征;教学《云雀》一文,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全文总分结构的基础上,思考作者用了哪些生动优美的语言来介绍云雀的外形、习性与性格特征。两文的教法如出一辙。其实,《松鼠》是科学小品文(也称文艺性说明文),属于科学文本;《云雀》是散文,属于文学文本,两个文本的性质完全不同,因此教法也应有异。
  瑞士现代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语言单位是由音响形象和概念两项要素联合构成,前者叫能指,后者叫所指。对科学文本而言,它的能指与所指应是紧密结合的,“松鼠”这一能指与其所指是一对一的关系,不可能是其他的对象,如果“松鼠”变成了“米老鼠”,那是极其不严肃的。
  而文学文本则不同,它的能指与所指之间不一定紧密结合,完全可能若即若离。《云雀》一文中的“云雀”这一能指,与其所指之间的关系不是唯一的,一方面它是明确的,所以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想象;另一方面又是模糊的,所以能使学生借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由此,学生会去思考:为什么古老的法国高庐人会把貌不惊人的云雀尊为“国鸟”?有的学生会一下子读出云雀的天性勇敢,也有人会读出云雀的乐天精神,还有人会读出云雀的浪漫,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指向,那就是法兰西民族的精神品质。因此,所指指出的只是一个方向,顺着这个方向,有人看到的是鲜花,有人看到的是溪流,有人看到的是树林……
  显而易见,在科学文本中,语言词汇的对应物是概念;而在文学文本中,语言词汇的对应物不只是概念,通常在意味。简单地说,意味是意象背后作者的人生体验与对世界的态度。儒勒·米什莱作为一名历史学家来写动物,着手点在动物,着意点却在人、在社会,所以,云雀已经不是单纯地作为一种动物而存在,它是法兰西民族乐观、坚韧、阳光、浪漫的象征。因此,课堂上教师决不能仅让学生去概括云雀的外形、习性与性格特征,而应重在让学生体会国鸟是一个国家的名片,是一个民族的象征。这才是去体会文本所表达的深长意味,相信学生在体会的过程中,会引起与作者的共鸣,也会弹奏起自己内心的琴弦。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