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一字立骨
作者:吴长青
(学生阅读后,找出了如下相关的动词:“爬”“跑”“蹲”“移”“攀”“踏”“探”“踩”等)
师:作者为什么要运用这么多与“走”相关的动词?
生:是为了避免呆板和单调。
师:当然,也有这一作用。不过,如果结合具体语境来品味,这些意思相近但又各有差异的动词可能包含着更加丰富的内涵呢。请大家选择自己体会最深的一个词解说一番。老师先举个例子。我想说“走”的最高境界——跑。(众笑)我觉得“他们就朝一座悬崖飞跑而去”这句的“飞跑”两字就用得很好,它写出了活泼的童心,让我们一下就感受到五个小男孩的活泼好动。
生:我觉得“我一面应着,一面跟着他们跑”这里的“跑”用得也很好,写出了不同人物的个性差异。五个小男孩顽皮果断,他们的跑是“飞跑”。而“我”先有所犹豫,后来受到大家的激将,才“跟着他们跑”,这个“跑”,更多的是随从,是好奇。
生:“我终于爬上去了,蹲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我觉得这里的“蹲”和“靠”字用得很好,写出了“我”处境的危险,写出了“我”内心的恐惧。我们害怕的时候经常就是“蹲”着、“靠”着的。
生:“接着,他们又开始向崖顶攀爬”,我说说这个“攀”字吧。我觉得“攀”字写出了那些孩子动作的老练。
师:是啊,面对危境,其他的孩子因为有经验,心中有底,行动自然是有板有眼,这个“攀爬”多么沉稳!这个“攀”,既点出了孩子们爬山的稳妥,又对比鲜明地衬托出“我”的胆怯。其实,文章中父亲的话中一些词语也很有意思呢!比如“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这个“踏”字好,可以看出父亲的独特的性格,能分析一下吗?
生:这个“踏”字可以看出父亲的智慧。父亲眼看孩子在悬崖上下不来,并不是自己上去救护孩子,而是一步一步地教孩子下来:先让孩子找到下面那块岩石,然后再告诉孩子具体的方法——“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让孩子觉得克服困难其实很简单,就是利用好脚下的条件,一步一步地走出困境。
师:在父亲的帮助下,儿子有变化吗?
生:有的。“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这里的“探”字体现出“我”从胆怯谨慎变得勇敢,生命中注入了自信的琼浆。
生:这里的“踩”字用得也非常好。经过一步一步的探索,经过一步一步的移动,“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这一“踩”,终于踩到了安全,终于完成了脱险的历程。一个“踩”字,刻画出一个受到磨炼走向成功的孩子形象。
师:这个父亲是可敬的,在紧急关头他唤起了儿子的勇气,更为儿子赢得了宝贵的人生经验——今后,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这位儿子大概都会想起这段难忘的经历,从而增强自己的勇气和信心。
(安徽省枞阳县横埠中学 246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