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课例沙龙

作者:佚名




  主持人:在教学中穿插组织一些活动似乎已成一种潮流。这里我们想就这一问题做些讨论。
  蒋红森: 课程改革以来,语文学科教学组织活动的密度和强度大幅增加,总体而言这应该说是好事。因为开展一些必要的课堂活动,是语文学科特点所决定的,同时也是对“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的必然反对。我觉得组织课堂活动,应该思考三个问题:第一,这些活动有必要吗?第二,如何组织活动?第三,活动的效益在哪里?下面分别阐释。
  
  一
  
  本期中的两个《活板》课例很值得研究。
  魏书生老师组织活动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这个目的很纯粹,也符合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实际。为达成这一目标,魏老师巧妙地将一个想象中的活板印刷操作活动融入课文学习的过程,使这一活动很好地成了增进课文学习的手段,这样的活动就显得非常必要。
  而侯老师的教学目标有二:一是“便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二是“帮助学生更深入了解活字印刷术”。第一个目标基本达成,教师组织了“让学生认真阅读《活板》课文,将活字印刷术的每一道工序和细节都明确开列出来”这一活动,活动是必要的有效的。但是,第二个目标则值得商榷。因为深入了解活字印刷术,这不是语文课的目标。按说教师应该对此加以淡化、简化,可是执教者却不惜工本把活动做得这么复杂,做得这么铺张,我认为其必要性值得考虑。
  我不禁想追问几句:有必要要求学生用课余时间花大量精力去和泥巴、做字模、烧字模,完整复原活字印刷的全过程吗?这样大规模的活动,在实际教学中可能开展吗?这样的活动,能算是语文活动吗?师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最终收获了什么?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必须思考的。
  主持人:那么,孙老师在《鸿门宴》教学中围绕“跽”这个词组织活动的必要性也值得讨论了?请您谈谈在什么情况下组织活动才算是必要的。
  蒋红森:是的。如果要分析项羽这一人物,光靠体会“跽”这个动作是不够的;如果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跽”这个词,组织这样的活动就有点小题大做。我想特别强调的是:课堂活动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任何时候用它都要讲究一个必要性。无法达成目标的活动,不必使用;成本过高、事倍而功半的活动,不必使用;难于操作的活动,不应组织……总之,一切教学活动只有根据教学目标、实际条件、学生状况等加以设计才是合理的和必要的。
  
  二
  
  主持人:现在有很多老师,对组织课堂活动有很高的热情,但在活动的方式上却颇欠考虑。课堂上开展语文活动有哪些主要的注意事项呢?请您给老师们提点建议。
  蒋红森:首先,采取的活动方式与课文的意蕴应该是切近的。
  例如,魏老师在《菜园小记》教学中组织的活动就非常好。他先请同学们看书,看书之后请同学们“看”菜园的风景,接着又要求同学们“站在菜园里,站在畦垄上”去“闻”土香、花香和菜香;魏老师适时地问“踩上了吗”“闻到了吗”,实际上就是在给学生恰当的引导!当学生“笑眯眯”回答“踩到了”“闻到了”的时候,他再说“那么我们就开始间苗吧”。这个过程是虚拟的,然而是那么真切;这个过程毫不夸张,却那么深入人心。为什么?因为采取的活动方式与课文的意蕴是切近的,因为魏老师对活动过程控制得好。
  其次,要考虑活动的可行性。
  有许多现实条件制约着语文活动的开展,语文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必须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认为刘老师在《道士塔》实录中的活动安排就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围绕王圆箓这个人物组织课堂活动是可以的,但活动什么、怎么活动,这些都要费些思量。例如,原议题“王圆箓简史”要学生开展这项活动几乎不可能——因为关于王圆箓的资料几乎无法查证!这样的活动在实际操作中能顺利进行吗?
  我以为,如果将这节课的活动设计做如下修改效果也许会更好:
  1.讨论的议题换成“如何评价王圆箓这个人物”;
  2.讨论的过程设计成三步:第一步:王圆箓发现文物后采取了哪些措施?这实际上是在落实文本内容;第二步:你还能帮王圆箓想些保护文物的办法吗?这实际上是在告诉学生关于藏经洞文物的保护措施你无法可想,哪一种办法都是无效的;第三步:作者说“我好恨”,他“恨”什么?我们能给王圆箓一个怎样的结论?这实际上就落实了本文教学的重难点。
  3.辩论活动未必需要专门用一课时,可以安排在讨论过程的第二步。当有学生提出一个保护办法后,其他同学来辩论其恰当与否,一直要辩论到让学生们无法可想,通过互相问难方式使学生心中自然生出“我好恨”的感叹!
  主持人:很多教师喜欢开展“课本剧”之类的表演活动,您对此有何看法?
  蒋红森:我从效益角度来谈这一问题吧。组织课堂活动一定要讲求效益,否则就失去了组织活动的价值。在这个意义上,我以为要慎用“课本剧”表演。“课本剧”活动可以活跃气氛,也有助于学生细致深入地钻研文本,这都是有益的。但是,“课本剧”毕竟重在“表演”,与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并不一致。我觉得不会表演丝毫无损于一个读者对作品的阅读鉴赏,而拙劣的表演却会严重影响阅读的效果;表演能力与语文能力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能力,表演对于语文水平的提高并无必然的关联。因此,课本剧只能偶一为之而不能成为语文教学的常态。否则,语文教学就有事倍功半之虞,甚至还会有南辕北辙之嫌。
  例如,在《药》的教学中安排表演华老栓、康大叔,难度就很大:一是场景条件不具备;二是这两个人物的形象特征和性格特征很难把握;三是华老栓“笑嘻嘻”的表情内涵太丰富,很难表现出来。如果这些条件都不具备就要求学生加以表演,很可能由于领会与表演不到位而使学生哄堂大笑,破坏了小说营造的氛围。《药》是一篇何其凝重的小说,教学过程中是断然容不得笑声的,只要有笑声,那绝对是对作品的损害。
  这样的活动,可不慎乎?
  
  三
  
  主持人:三位老师的课例与魏老师的课例确有许多不同,这些差异能够说明什么呢?
  蒋红森:三位老师的课例,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前语文课堂活动的基本特征。
  第一,课堂活动设置时机选择不当。有许多课堂活动经常是不该“出手”时却“大打出手”。
  第二,活动的组织过程缺乏“精度”。许多老师所谓的活动设计其实只是一个大致的框架。活动没有明确的目标,活动的具体环节模糊,也没有明确的过程步骤,活动过程“散”而且“乱”。
  第三,“做形式”重于“做内容”。课堂活动遮蔽了对课文学习的关注,导致课文学习和课堂活动本末倒置。这种情况经常见于课文教学的拓展活动环节。课文没有认认真真地读,内容没有扎扎实实地分析领会,教师就开始组织学生进行拓展式的课堂活动,一节课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课文的外围“打圈”,实际意义上的课文学习却空空如也。活动的“架子”很大,场面不小,规则也多,追求感官的刺激,追求轰动效应,这种情形在公开课、展示课、竞赛课活动中屡见不鲜。
  而魏老师课例中的课堂活动,我感觉最大的特点是贴切:选择的“活动点”很贴切;选择的活动方式与课文的特点相合,很贴切;活动的过程和课文学习过程有机融为一体,很贴切;活动过程中的引导及时、精到,很贴切……“贴切”也许就是魏老师组织课堂活动的独到之处。
  主持人:确实,魏老师的课例让人觉得自然贴切,而当下语文课上的一些活动却似乎有“为活动而活动”之嫌,同样是课堂活动,为何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异呢?
  蒋红森:我以为最根本的原因大致有二:一则,魏老师清醒地意识到一切活动从根本上是为语文学习服务的,而当今语文课堂上的活动却往往忽略这一基本原则;二则,活动是一种重要的实践行为,语文教师设计活动、组织活动所需要的才能决定教师不能只是一个高明的读者——他应该既有良好的语文学科素养,又具备高超的创造能力和组织才能,教师在设计、组织、指导学生开展语文活动时很大程度上接近于社会活动家的角色。这是对教师的极高的要求。魏老师作为一位教育家,他对学生的指导,可以说是立足于语文但又不拘于语文的。读他的课例,我们是在欣赏他的教学境界。事实上,所谓“贴切”,就是使“活动内容”“活动方式”都能够符合文本、学生的实际。
  当然,“课堂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其实是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学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之一,三位老师的课尽管在组织课堂活动方面存有一些讨论的地方,但他们是课堂活动实践的积极探索者,在此我要向他们致敬。以上所讨论的问题应该说都是探索过程中的问题,我相信他们一定能做得更好。
  (湖北省教学研究室 430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