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破解秦王“负剑”之谜

作者:樊丽慧




  《荆轲刺秦王》中对秦王拔剑的描写十分精彩:在手持匕首的荆轲的追赶下,绕柱奔逃的秦王企图拔剑还击十分困难,前后至少三次拔剑;若不是侍臣“王负剑!”的提醒,秦王就很可能拔不出剑而被刺。这也使人产生了下面的疑问:秦王的剑拔不出来究竟是何原因?为什么“负剑”就能使“长”且“坚”的剑轻而易举地被拔出?秦王的剑到底有多长?“负剑”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动作?针对这些疑问,本人查了资料,欲寻出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与各位同仁探讨。
  人教社《教师教学用书》上“秦廷行刺”一节的相关译文是这样的:“秦王拔剑,剑太长,就握住剑鞘。当时秦王心里又怕又急,剑插得很紧,所以不能立即拔出来。荆轲追逐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仓促间惊惶失措,不知道怎么办。侍臣们就说:‘大王把剑背到背上!大王把剑背到背上!’秦王于是拔出剑来攻击荆轲,砍断了荆轲的左大腿。……”
  原来,古人佩剑,不仅是携带武器,更是社会地位、身份的象征。《晋书·舆服制》上载:“汉制自天子至于百官,无不佩剑,其后唯朝带剑”。唐《初学记》引汉代《贾子》文有“古者天子二十而冠带剑,诸侯三十而冠带剑,大夫四十而冠带剑,隶人不得冠,庶人有事则带剑,无事不得带剑(事指战事)”。古人所配之剑在长度和重量上,都因佩带者的爵位高低而有所不同,“身长五其茎长,重九锊(lüè,古代计量单位,约合六两),谓之上制,上士服之;身长四其茎长,重七锊,谓之中制,中士服之;身长三其茎长,重五锊,谓之下制,下士服之。”(《考工记》)“茎”是剑柄,“身长五其茎长”就是剑身的长度为剑柄的五倍。由此可见,佩剑不仅仅只是防身的武器,且已演化为表示社会等级地位的一种符号。剑越长,越能炫耀使用者的显赫身份。
  春秋战国时期,铸剑材料是青铜,但青铜质脆,剑易折断,所以一般是短剑,最负盛名的越王勾践剑,全长不过55.6厘米。东方六国剑的长度多半也只在60厘米左右。而秦国拥有当时最先进的青铜冶炼技术和铸剑技术,秦国的剑能比六国的剑长出20厘米左右,多在80厘米以上,最长的达到了94.6厘米。1974年,考古人员在兵马俑坑中就发现了一把长度超过了91厘米的青铜剑。《文选·吴都赋》刘渊林《注》云:“秦零陵令上书曰:荆轲挟匕首,卒刺陛下,陛下神武扶揄长剑自救。”因此完全可以推测,既为显大国君威,又为防身,不可一世的秦王佩带的很可能就是近一米的加长青铜剑。在刺客紧逼奔跑中,要拔出将近一米的长剑,确实不容易。因此左右才大喊“王负剑”。
  荆轲使用的武器是从卫国徐夫人那里买来、涂了剧毒、藏在地图中的匕首。《盐铁论·论勇第五十一》中就有“荆轲怀数年之谋而事不就者,尺八匕首不足恃也。秦王惮于不意,列断贲、育者,介七尺之利也。”荆轲携带的是长仅一尺二寸的匕首(战国时一尺约合今七寸,尺八约合现在一尺二寸),王利器先生《校注》引《白孔六帖》云:“匕首,短剑也。”其用法主要在“以剑遥击”,就是将短剑投掷出去以进攻敌方,犹如后世的飞刀、飞叉之类。荆轲在“右手持匕首揕之”未遂后,又“引其匕首提秦王”,一击不中,便成空手!秦王只要持剑在手,就不再惧怕荆轲。
  对“负剑”是个怎样的动作,说法大概有三种:
  一说“负剑”意思是“将剑插回鞘中”,再重新拔出。理由还是“剑长”。
  按照此说,秦王的佩剑长度近一米,由于躲闪荆轲猛烈的刺杀,剑在拔出一半时被卡在了剑鞘之中,故左右高喊提醒秦王将拔出一大半的剑插回鞘中,再重新拔出。然此说仅是扣着“剑长”分析,对于“负”的解释颇为牵强。翻遍各类词典、字典,“负”字虽有多个义项,但释作“插回”甚或与其近义的却是难觅其踪。故此说并未解开秦王“负剑”之谜。
  一说因“负”字在古代含有“背”的意思,按照字面上理解,负剑就等于把剑背起来。人教社“教参”译为“大王把剑背到背上!”大概就是采用此说。
  此说也难以成立。人张开双臂两手指尖之间的距离与身高基本上是一致的。那么,即便秦王是一米八几的大个儿,单臂长亦不超过90厘米。而要用这手从背后拔出近一米的长剑,显然非常困难。陈凯歌导演在拍电影《荆轲刺秦王》时,就曾让演员把剑背到背上,却怎么也拔不出来,验证了背后拔剑说的不可行。所以电影拍成后是这样的:大殿之上,众侍臣高声提醒“王负剑!王负剑!”惶急中秦王绕柱而逃,长剑在身前身侧很是碍事。此时一侍臣双手抓住剑鞘,秦王抓住剑柄,在侍臣的帮助下终于拔出长剑,刺中荆轲。显然是剧组通过实际操作,否定了把剑背到背上从颈后拔出的做法,而又无法破解“负剑”的动作,只得采取了秦王与侍臣合力拔剑的办法。
  我们再看文中的细节。秦王既然是把剑佩在腰上,绝不可能费劲地背起来以后再拔,这在被荆轲急追的形势下根本就来不及。故此说虽解释清楚了“负”字,却没有可操作性,也不太合情理。
  一说“负剑”意思是“推剑于背”。
  具体说该是:秦王把剑锋向后背方向推,即将剑斜推向腰左后侧,左手握住并压低剑鞘,右手向右斜上方用力,这样就等于延长了右手活动的距离,自然就很容易拔出长剑了。
  笔者认为,该说法契合《汉语大词典》“负”的第一义项“推剑于背”。关于《史记·荆轲刺秦王》,唐代司马贞《索隐》:“王劭曰:古者带剑上长,拔之不出室,欲王推之于背,令前短易拔,故云王负剑。”“令前短易拔”的目的就是要给右手提供拔出宝剑的足够长度。
  拔剑与剑的佩带是密切相关的,所以若考证古人佩剑方式,则“推剑于背”说更显其合理性。据实物数据和出土时遗存的痕迹,我国西汉之前青铜剑的佩带方法可归纳为三种:
  (1)单耳(环)悬挂法。这是一种很古老的佩带方法,比较适合于尺寸较短小的剑。
  (2)剑带挂肩佩剑法。这是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佩剑方式。秦王的剑比较长,约一米,采用悬挂法的话会左右晃动,妨碍人的行动。因此,秦王剑的长度和重量以及秦王的身份决定了他不可能采用这两种佩剑方法。
  那么最有可能的便是(3):璏(zhì)式佩剑法。璏,就是用于系佩剑的鼻钮,这种剑鼻钮曾与春秋至秦汉时期的铜铁剑同时出土。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剑,剑身都比较长,佩于腰间时必须要束紧,否则必会左右晃动,磕磕碰碰,妨碍人的行动,用璏式佩剑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璏一般都装在剑鞘的中部偏上位置。剑一长,佩带于身时,剑柄位置就自然要升高,这样就没有给右手留出拔出宝剑的足够长度。若“推剑于背”,即用左手向左侧后背方向推送宝剑,就等于加长了两手之间的用力距离,不但更便于用力,也更为长剑出鞘提供了足够的长度。秦王不是不会“负剑”,只是过于恐慌,竟一时想不起这样做了。
  (北京市第十九中学 10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