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课例沙龙

作者:黄玉峰 沈江峰 蒋 平




  评 课
  
  主持人:如何使学生走近鲁迅?这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先请黄玉峰老师点评这次论坛的三个课例片段。
  黄玉峰:三位老师的教学功底比较深。课钻得也比较深,因此,课堂风貌厚实,课堂效果非常好。
  杨建民老师的比较阅读打开了学生的眼界,很大气。最后用《灯下漫笔》和自己的诗作结,很独特。不足之处是没有把鲁迅和房龙的本质不同揭示出来。其实房龙最后没有写众人把守旧老人杀掉,是符合他本人的宽容原则的;而鲁迅向来主张以牙还牙、以血还血。这似乎是不宽容的,或许这也是鲁迅的缺陷。既然要比较,就要比出本质上的差异。
  李琳老师的课抓住了语言,她对语言的把握,非常有分寸。不足之处是,鲁迅把对白莽的批评包含在表扬里,这体现出鲁迅文笔的犀利。这篇文章鲁迅写得非常收敛,情感内敛,教师当致力于研究语言,设法使学生体会到鲁迅既热情赞颂白莽又对白莽有着含蓄批评这样一种态度。在这方面,李老师对语言的挖掘还可以做得更好些。
  余诗明老师从幽默人手,课堂语言都很幽默、形象。最成功的地方是把“拿来主义”放在“立人”高度来教,高屋建瓴,而不是就事论事。最后的拓展,用冷幽默来指向当下,使得课堂深刻而又有时代责任。此外,要求学生用绍兴方言来读课文,这个环节有创新,让学生很愉快地走近文本,也让众多的外地老师品尝到了“语言黄酒”的味道。
  
  建 议
  
  主持人:鲁迅作品如何教?这是一线教师关注的焦点。请沈江峰老师谈谈想法。
  沈江峰:鲁迅作品难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鲁迅的作品深刻、深邃。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要理解鲁迅的作品,需要有两方面的基本条件:一是对中国社会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二是要有比较强的解读能力。教学中如何使学生“走近鲁迅”?我以为有三个方面值得关注。
  一、谁走近?应该是老师帮助学生走近,引领学生走近。走,还是要学生走。不能生拉、不能硬扯,更不能胁迫。总之,要让学生自己读鲁迅,要让学生能够读鲁迅,要让学生喜欢读鲁迅,而不是简单地把教师心中的鲁迅移植给学生。
  二、从哪里走近?应该是透过鲁迅的文字抵达鲁迅的思想。文本的价值绝对不可忽视,对于中学生而言,文本学习本身就是他们重要的任务。
  三、走近的高度与深度,应该允许有差别。鲁迅鬼斧神工的语言以及背后的深邃的思想,学生如果能够读出并受到感动,那是相当的不容易。但我们不能希望人人都成为精神贵族。学生如果没有走“近”鲁迅,或没有达到老师所期望的高度与深度,可以不必强求。我很欣赏余诗明老师的课堂上的一个细节:有一个问题,学生没有回答出来,余老师没有深究,而是幽默地安慰说:“回答不出,正是鲁迅的魅力。”我觉得这是对学生的宽容,也是对教学规律的尊重。
  
  争 鸣
  
  主持人:这次新语文圆桌论坛上,对鲁迅作品教学,评课者意见不一。有评课者认为,对于中学生而言。文本就是教学的目的,就是教学的中心任务,尊重文本准确理解文本是鲁迅教学的基础。也有人认为,鲁迅的思想才是教学的重点所在。对此,各位有何看法?
  沈江峰:鲁迅作品教学的价值在于在一个独特、深刻的文本平台上提升学生已经不弱的阅读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
  我主张鲁迅教学要立足文本但又不能仅限于文本。因为,把鲁迅的文字与其他作品同等看待,满足于学生对文本的一般理解,都没有体现出鲁迅作品教学的独特性,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浪费,是自甘平庸。
  蒋 平:我认为,对于博大精深的鲁迅作品,跨文本教学是一种有效尝试。
  鲁迅作品的教学,以前人们常常采用“一课一文、一文一得、得得相连”式的教学,这种教学形式固然有其可取的一点,即内容相对单一,教学目标也相对集中,这样的课当然很有价值;但杨建民老师执教的《“比较”引我们走近鲁迅>却别具一格。杨老师采用了跨文本教学形式,他的课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环节:
  1 以双文本《(宽容)序言》与《药》第三部分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就两文中的人物进行比较。
  2 再进一步采用跨文本的教学,将文本延伸到鲁迅其他作品,《孔乙己》《药》《祝福》《呐喊·自序》《灯下漫笔》等考察鲁迅这一系列文本创作的意图,再援引钱理群教授《丰富的痛苦·后记》中的文献资料,扩大了学生的学术视野,使教学具有学术性。
  3 最后,再从鲁迅文本世界中走出来,由文学世界回到现实,反省自我,认识自我,追问“我是谁?”。教者以自己写的《让我们自问我是谁》一文来整合全课的人文思想价值,最后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立人”的问题: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格,才能无愧于“人”的称号?
  由此看来,跨文本教学,将两个或多个文本串联起来,使之融会贯通,既互证又互衬,收到触类旁通之效,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智慧。当然,这样的课也有无法避免的不足:预设的痕迹太浓,教师强势介入太多。
  此外,跨文本教学需要教者本身具有较高的学养,而学生方面也需要有一定的积累,课前也需要学生作比较充分的预习。
  作为走近鲁迅的一种方式。跨文本教学,对于鲁迅作品的解读至少是一种有效的尝试,值得肯定与推介。
  主持人:在一堂课内比较阅读数篇作品,这是高风险的教学行为——因为在45分钟内,学生阅读一篇鲁迅作品都相当不易,更遑论一组难度不低的文章呢?这是否高估了目前中学生的水准?或者根本就是教者“目无学生”?得意忘言,那前提必须首先是“得意”。我们的语文课通常还没有让学生“得意”就在“忘言”了。黄老师对此有何见解?
  黄玉峰:没有完美的课。好课的标准是什么?我们不妨加以简化,那就是“有得”。不管学生动不动。不管学生说不说话,不管师生互动程度如何,不管老师说的怎么样,“有得”就是好课。“有得”的内涵很丰富。比如,能够使学生眼睛更明亮更富有智慧,就是好课;让学生变得愚蠢了,就不是好课。能够使学生更加正直更加阳光,就是好课;让学生变得奴性麻木了,就不是好课。……
  因此,没有必要为鲁迅教学划定一个框子,只看学生是否有收获。
  
  结 语
  
  从徐振维老师的课例到本辑所列的三个课例,我们发现其中有一隐约的发展脉络——鲁迅教学越来越趋向真实的鲁迅:教者大多已经不再神化鲁迅圣化鲁迅,鲁迅的丰富性、鲁迅的情趣、甚至鲁迅性格上的瑕疵都开始进入教师的视野并为当今中学生所认同……这是我们鲁迅教学的一大进步,也是思想解放对语文教学的巨大帮助。
  徐振维老师的《祝福》课例虽出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但今天来看依然属于高水准的课。徐老师的课对我们今天的启示至少有如下两点:
  1 她对鲁迅小说语言魅力的敏锐的感受使她的课堂具有浓厚的语文味,课虽执教于20世纪80年代初,但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几乎没有多少政治化的痕迹。这样的课实际上是以教师基本素养为底色的。
  2 今天看来。她的课堂略嫌单薄,但这却是教者对学生现状具有清醒认识前提下的产物——徐老师在教学说明中谈道:当时,“正常的教学秩序建立不久,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认识水平明显不足”。于是,她采取了“质疑一归纳一讨论”的教学方式,从学生实际出发,使学生有了实实在在的收获。
  而如今的语文课堂,充斥着学院的“舶来品”,常见玄妙高深的“宏大话语”,语文课堂成为展示教师博学的场所,文本成为一块敲门砖。许多语文老师让学生泛泛一读文本就开始侃侃而谈,甚至不去阅读文本就开始大发议论!这种行为背后隐含着一种可怕的类似于“文革大批判”的思维方式:我根本不需理解你就可以评判你甚至批判你!今天,我们实在有必要学习徐振维老师尊重文本、确保准确理解文本的教学追求。
  本辑的几个当下课例,对鲁迅的认识在深度、广度上或许超越了徐振维们,这多半是仰仗时代所赐。平心而论,在语文的感觉上、在教学技术层面上,我们这些教师也许与徐老师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