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统筹设置目标 读写双向促进
作者:袁海林
教学中可分单元或分时段对学过的课文及对应的读本单元进行分门别类的收集整理。以高中第一册第一、二单元为例,笔者分单元按“人物”“文风”两类进行鉴赏整理,要求学生把相类似的人物(包括作者及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及教师精心挑选的本单元风格独特的作品分别附以开放的个性化的评述。
现摘录两位同学整理的人物短评如下:
【例一】明净淳朴的人生:翠翠、水生嫂
翠翠:轻轻柔柔的心境被湘溪水所荡漾,纯真无邪的性情显示着人性的灵动。朦胧的爱恋,静静的孤单,把生活渲染得若清凉的月光,就像那崖间的一束虎耳草,清新自然。
水生嫂:勤劳、机智、大义的化身,是荷花淀清明淳朴的民俗塑造的巾帼英雄。骨子里流露的民族情感,将自己的家乡渲染成一片跳跃着激进音符的战线。
放浪形骸者:聂绀弩
聂绀弩:血液里流荡着豪气,作为一个文人,他用笔锋鞭挞了社会的黑暗,生活中亦是有棱有角,我行我素,文革时期也不例外。“放浪形骸第一”,不虚此名。
【例二】翠翠:你在山腰,朦胧的爱情在山顶,现实的生活在山脚,向上一步或后退一步,你都会有所得,可你却选择了留在原地,等待。
水生嫂:战争时代少有的一股明净的风,让整个荷花淀都温柔而清新。
聂绀弩:鲁迅的嫡传弟子,得鲁迅之神而自创其形,得鱼而忘筌,是一个成功的模仿者。
实践近一年,笔者有如下体会:
读写结合交融有度,是教学艺术的体现,而非生拉硬扯,肢解课堂。
阅读课与作文课本为两种不同的课型,统筹设置目标在于求同,课堂上如何把握好交融的度,行于其所当行,止于其不得不止,这是一门艺术。比如阅读课上对技术层面的处理,采取什么方式,是仿写还是拓展归纳;该分配多少时间,会不会切断课堂的正常流动;会不会把阅读课上成作文仿写课等等,都需要细心琢磨。
读写结合的序列化、量化,是科学性的体现,而非纯粹的技术主义。
语文学科特有的模糊性与人文性,使其有着一种润物无声的无序化,再加上学生主体的审美能力、心智情趣的差异,又让阅读写作有着某种不确定性;但这绝不是老师不作为的理由,能为学生提供一个科学的训练体系,善莫大焉。当然,本文所言更多的是解决操作层面的问题,很容易有“技术主义”之嫌;但实际上从目标的确立到课堂的落实,教学的每一步都要贴近学生心灵,贴近现实生活。教师顿悟文本之喜,学生感受创造之乐,这些已远远超越了技术。
(湖北省荆州中学 4340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