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捶桌子

作者:洪镇涛




  洪老师指导学生朗读《最后一次讲演》。他要求学生能像闻一多那样慷慨激昂地讲演。一名学生站起来,放开嗓门,表情激愤地读开了:“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来后……”洪老师连连点头:“读得很好!很好!不过,还可以放开些。放开了,还可以读得更好。闻先生在讲演时,不是激动得捶了桌子吗?像李公朴这样的爱国民主人士竟然遭到国民党反动派卑劣无耻的暗杀,他怎能不气愤,不仇恨反动派?你如果也有这种愤怒的感情,你也会捶桌子的!”
  洪老师声音深沉,感情激动,显然,他已进入课文情境之中,他决心把学生也带入那激动人心的庄严的历史情境中去。
  “我来读一遍。同学们仔细听:‘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来后……,不知道他们是怎样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是怎样长——(同时猛捶桌子)的!’”
  这简直就是闻一多在讲演。最后一个“长”字,是从肺腑里喊出来的,震撼人心!那落在桌子上的拳头,无异于霹雳千钧。顿时,闻一多先生那嫉恶如仇、大义凛然的高大形象,一下子在人们眼前浮现出来,全场寂然!
  全班学生默默颔首,似有所悟。
  “现在大家练读这一段,读的时候要想象闻一多当时讲演的情景。要知道,台下有特务,混在听众里面。他在面对面地痛斥敌人。你这么想着想着,就会情不自禁地要捶桌子,我希望听到大家捶桌子的声音!”
  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他们早已忘记了置身于陌生的听课教师中间,也忘记了害羞与胆怯。
  几十名学生全都进入了角色。
  “谁来朗读?”老师问。随即有七八只手举了起来。
  一名男生站起来了,稚嫩的脸上显出严肃的表情。他用刚刚变声的粗嗓子读着,慷慨激昂,情绪的高潮自然而然地落在了“长”字上,同时,“咚”的一声,小拳头砸向桌面。
  又一名学生朗读。第三名,第四名……
  “同学们个个成了闻一多,不简单,现在全班齐读。”
  50多张嘴在讲演,50多只拳头擂响了桌子。
  ……
  捶桌子,与其说是朗读技巧,倒不如说是引导学生领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的手段。当学生通过这样的朗读深刻地了解了课文的内涵,课堂上的情绪简直沸腾了。
  (摘自《活的语文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