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经典的价值在文本解读中重现

作者:余约如




  新课标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样的对话中,教材文本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信息源”,但是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文本这个重要的对话依据却常常处于“空缺”或“半空缺”的位置。原因有多方面,如因为使用多媒体而侵蚀了学生对文本发挥想象的空间,如因为教师本身的解读方法单一而使得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肢解、曲解、误解文本的现象,等等。教材文本在很多时候扮演了“配角”的角色,甚至选入课文的许多经典作品,因种种原因,徒有“经典”的称号,只剩下了经典的外壳和框架。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如果我们把文本理解成一个“场”,阅读就是阅读者在这个“场”中作“自由舞蹈”。作为教师,只有先全身心地投向文本,对文本进行耐心仔细的分析推敲,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才能从语言和文本内容的结构中寻猎意义的痕迹,发现文本的真谛。只有细读文本,产生自己的解读,才能证明自己在“场”。只有“我”的存在,才能明确告诉学生“我”的感悟、“我”的发现。
  《红楼梦》是经典,节选自该书的《林黛玉进贾府》更是经典中的经典。黛玉因“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于是去金陵投靠外祖母。对于这次会面,很多老师常常把目光集中在或评点介绍三春的容貌,或讲解王熙凤的性格,或分析宝黛性格,或分析贾府的宏大建筑和烦琐的礼节,等等,很少去注意这次会面人物的六次“哭”。而恰恰在这几次哭泣中,我们同样可以读出黛玉的聪慧敏感,凤姐的八面玲珑,宝玉的至真至情。
  
  细读一:四次“哭”——眼泪中的深情
  
  一滴水折射出一个世界,那么每一滴眼泪也一定会显示出每个人物的性情。我首先让学生找出这次会面的前四次哭。第一次哭是在黛玉拜见贾母之时,贾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接着是“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个不住”;再后来说到伤心处,贾母“搂了黛玉在怀,又呜咽起来”。
  然后,我请学生体味其中各自不同的情感。
  学生A说:“贾母‘大哭’,是外祖母对外孙女的疼爱和怜惜,是天性流露;之后贾母的‘呜咽’,是因为‘女儿先舍我而去,连面也不能一见’,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伤心欲绝,是母亲对女儿的难以割断的亲情和思念。”
  结合以上归纳,我引导学生联系《红楼梦》第三回回目中的“收养”这两个触目凄凉的字,分析归纳出贾母爱黛玉是怜多于爱的结论。贾母确实爱黛玉,但这是一种怜惜,因可怜黛玉而爱,怜惜的成分占大多数。理解了这一点,为学生以后阅读《红楼梦》其他内容,比如贾母喜欢宝钗甚于黛玉,比如最后宝玉婚姻上贾母的态度等,提供了参照依据。
  学生B说:“‘黛玉也哭个不住’,是黛玉见到了外祖母,想到自己幼年丧母、孤苦伶仃,从此要寄人篱下而流下的眼泪。恰恰就是这最平常的哭,写出了黛玉聪明早慧而又多愁善感的性格特征。至于‘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哭泣’,则是写这些丫鬟老嬷受感染之后的反应,从某种角度写出了黛玉初见贾母的场面之真实、感人。”
  这一小节分析结束时每位学生都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四次哭,都是真哭,都是因内心悲伤或感伤而流下的真实的眼泪,每一滴眼泪都包含着浓浓的真情。
  
  细读二:凤姐的眼泪——作秀的眼泪
  
  “有真泪是否也有假泪?”我乘势发问。学生一下子就发现了在这样的场合中王熙凤也“用帕拭泪”。我不失时机马上问:“发现得好!能说说王熙凤此‘泪’当真为黛玉而流吗?”
  思考片刻,一位学生回答:“凤姐见黛玉,先是笑赞黛玉标致,其实是一石三鸟地奉承了贾母,又讨好了在场的迎探惜三姐妹。接着说‘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说着便‘用帕拭泪’,而当贾母说不要提前话时,她‘忙转悲为喜’,连责自己‘该打’。这个‘忙’字用得好!如果凤姐真心同情黛玉,可怜林妹妹幼年丧母的身世,她不可能‘忙转悲为喜’,然后有说有笑的。所以我可以肯定她是在作秀演戏!”
  另一学生补充:“如果她真的流了泪,也是‘哭’给贾母看的。而她表情之所以能急剧变化,完全是以贾母的情绪为转移的。”
  通过细读文本寻找文本中的空白点,分析这一“哭”,学生领略了凤姐的为人和心机,真真切切地看到凤姐的善于逢迎讨好、随机应变的性格。
  
  细读三:宝玉的“满面泪痕”——拉开宝黛爱情悲剧的序幕
  
  赏读到宝黛初会一节时,有了前面部分细读的经验,学生对宝玉的“满面泪痕”肯定会心有灵犀的。师生在共同赏读宝玉问读书、赠表字、摔宝玉的情节后,我引导学生思考:“这狠命摔玉表明了贾宝玉怎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而且因黛玉没有如他那样的宝玉而‘满面泪痕’到了怎样的程度?他是否像王熙凤那样用帕拭泪?”
  同学们沉默着咀嚼体会,过了一会儿,学生A站起来说道:“这块宝玉既是宝玉的命根子更是他身份的象征。宝玉却是‘狠命摔去’,还痛骂‘什么罕物’……表明贾宝玉宁愿为黛玉舍弃这块‘命根子’,宁愿为她舍弃一切特权,放弃一切荣华富贵。”
  我顺势问道:“宝玉能做到吗?”
  学生B马上抢答:“他能做到。他的‘满面泪痕’说明了一切。但是他没能做到,不是因为他自己,是他的环境、他的家族不允许他那样做。因为他的举动,吓得‘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又是焦急又是心疼说‘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
  学生C也说出了自己的见解:“既然贾宝玉是连‘命根子’都‘狠命’地摔,表明他对黛玉的情感是以命相应,豁出去了,他把生命都置之度外了,怎么会像王熙凤那样用帕拭泪呢!”
  我肯定了他们的回答后,也阐释了自己的细读感悟:这次“满面泪痕”摔玉的举动有着无穷的内蕴。宝玉向往平等,他最后与封建束缚决裂的反抗,其实在这里已经开始;虽然宝黛彼此心中爱着对方,虽然宝玉为了黛玉放弃一切,虽然宝玉一次次地对黛玉宣言:你死了,我就去做和尚……但是“木石前盟”最终必然会败在家族联姻的“金玉良缘”之下。宝黛爱情刚刚拉开序幕,文本中却早已让读者预感到悲剧已经在上演了。如果再联系《红楼梦》后面的情节——黛死钗嫁和贾宝玉的“撒手悬崖”,曹雪芹就是在看似无意的宝玉的“满面泪痕”中为宝黛爱情的结局和宝玉生命的最后走向设下了伏笔。
  
  细读四:黛玉也在流泪——心底之泪
  
  接着我再让学生想象:“这时可能还有一个人在流泪,是在心底流泪,那人是谁?”学生在文本中找,忽然都轻声地说:林黛玉。我追问:“为什么是黛玉?”学生再次深入思考。
  还是学生A说:“因为木石前盟!林黛玉是还泪而来到人间的绛珠仙子,她此生的所有眼泪都是用来回报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情的。她懂贾母的疼爱之泪,懂众人的陪哭之泪,也懂王熙凤的作秀之泪,当然更能读出贾宝玉‘满面泪痕’中的真爱之泪。得到宝玉‘神仙似的妹妹’的最高评价,对宝玉的满腹真情,她肯定是感激无比的。但她不能在人前流泪,只能在心里流泪,只能在心里默默地流下因宝玉的爱而感动感激感伤的泪!”
  全班鼓掌,为这个同学解读得如此准、精、细而鼓掌!最后我补充:“是的,正如这位同学所说,黛玉只能流心泪,而且从此后的情节来看,黛玉只是在焚稿时面对紫鹃流过泪,其余的泪都是一个人饮泣吞声,特别是葬花那一节。在刚到贾府寄人篱下怀着‘不可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走一步路’的训诫,再说当着这么多姐妹的面,她只能忍之又忍,不让泪流下来,因此她的泪是心底之泪啊!”
  细读至此,“初会”一场的情感意义、审美价值、人物形象表现的艺术魅力,都在师生共同细细的赏读中呈现。经典阅读的意义也蕴含其中,学生收益的不仅仅是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而且是走进作品内部与作者对话,其语文的素养也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升。
  《红楼梦》被称作“中国社会十八世纪的百科全书”,其书内容呈现出多彩多姿之态,正如王蒙所说:“《红楼梦》是经验的结晶。人生经验,社会经验,感情经验,政治经验,艺术经验,无所不备。”读者从不同的视角出发,能看到自己期待的任何内容,关于人生、关于情感、关于艺术等等。对于选入教材的文本,教师要担当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唯一的办法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细读,寻找每一个空白点。《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故事本身没有追奇搜巧之言,也无惊心动魄之处,然而,正是在这容易被人忽略的不经意的故事中,隐藏着深厚的审美意蕴。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只注意故事的框架,漠视语言内在的组织结构,就无法开掘出它的多侧面内涵。语文教师只有先通过对经典的细读收获自己对文本的情绪和感悟,再去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才能慢慢读出那些从字面上读不出的东西。
  潘新和先生说:“读多少书,读出了什么,读出了多少自己的发现和创造,永远是衡量一个语文教师智慧水准和教学效果的潜规则。”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教学中,做到以教材文本为独立的存在,做到在新课程教学的语言环境中的文本细读;既消化吸收、整理批判他人对文本的种种见解,又关注珍视、归纳梳理自己对文本的感悟和发现,甚至将文本内化为自己的生命化的语言存在。如果做到了这些,还愁唤不醒学生的语言生命意识吗?
  (浙江省慈溪中学 31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