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面朝大海的窗户
作者:王家新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就是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它早已被选入中学课本并成为海子诗歌的代名词,甚至可以说,它已成为年轻一代的“青春之歌”!
是的,为什么不喜爱它呢?这是一首温暖、开阔、美好的诗,甚至还带有一点可爱的大男孩气。那些年轻的读者喜欢它,就犹如看到荒凉的大地尽头有一座召唤他们的房子。说不准,他们就是由这样一首诗而走上文学之路的!
但是,许多年轻读者对这首诗的感受很可能到此为止,虽然它比人们想象的要更为苦涩、复杂。
现在,我们就来看诗中的一个意象:“幸福的闪电”。人们显然并没有对此给予应有的注意。这个意象是怎样出现的?承接诗一开始改变生活的强烈意愿,诗人进一步表达了与世界交流的激情,那么,他要告诉我们什么呢?当然不是一些寻常的我们都知道的东西,而是那神秘的“幸福的闪电”!显然,这里的“幸福的闪电”是一个隐喻。那么,海子为什么要把他感到的“幸福”与闪电联系在一起呢?
我们来看“闪电”这种自然现象:它是一刹那的闪耀,但又是一种震撼和照彻,尤其是对处于黑暗中的人们。更重要的,这闪电是来自“天上”,来自“上界”,或者说是来自大地之上的“另一个世界”的。因此,海子为他自己从一个精神王国所感受到的幸福和启示找到了一个最恰当的比喻。
而这个比喻也是有来头的,法国著名诗人勒内·夏尔有这样一句诗:“我们居住在闪电里,闪电处于永恒的心脏。”{2}这里的“我们”指的是诗人和一切精神的传递者。而这个比喻又来自古希腊普罗米修斯从天上盗火的神话——它从此成为诗人的命运和原型。而在海子这里,他也要不惜代价地把这种“天启”的秘密“告诉每一个人”。他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要做一个“幸福”的使者,把诗的光芒带向人间。
因此可以说正是这个意象构成了这首诗隐秘的内核,甚至透出了海子整个诗歌世界的奥秘。一般人也许只有一个世界,即世俗生活的世界,但“幸福的闪电”却向我们提示了还有着另一个世界。海子就生活在这两个世界之间。这就是为什么在这首诗中,他既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幸福的憧憬和祝愿,但又最终显示了另外一种“不同寻常”的追求。
下面我们来读这首诗。诗的第一节表达了诗人“从明天起”改变自己生活的强烈意愿。海子写这首诗时是中国政法大学的年轻教师,上课之余,他就是关在单身宿舍里读和写。他似乎也有那么几次不成功的恋爱,这最终促成了他对人间的爱的灰飞烟灭。
这就是海子,一个完全以写作为生的人。这给他带来了生命的意义,但也使他遭受着无尽的磨难。这就是为什么他看上去要“痛下决心”改变自己生活的真实原因。他要“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投身于喂马、劈柴这种“热气腾腾”的生活,不再在孤独的写作生涯中折磨自己。他还要一反过去对世俗生活的疏离态度,“关心粮食和蔬菜”,过一种实实在在的、对他来说却是诱人的全新的生活。而这个一无所有的人,写着写着就有了一个心愿:“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至此,诗的画面骤然间变得美好起来,也开阔起来。
富有意味的是“从明天起”这样的叙述,这显示出海子的内在矛盾。这是一个以写作为生,或者说是一个被他的诗歌紧紧抓住不放的人。他为此付出了代价。但他何尝不想改变他的生活?何况生活本身已向他发出了诱人的呼唤。“从明天起”就显示了这种矛盾和决断。然而,正如我们在最后会看到的那样,纵然海子有着强烈真实的对人间幸福的憧憬,但他对诗歌的圣徒般的追求,却是很难与这一切共存的。
诗的第二节,承接第一节的强烈意愿和憧憬,进一步表达了与世界交流的激情:“从明天起,和每一位亲人通信”,而这正是诗人改变自己孤独生涯的重要一步。在幸福、喜悦之情从心中升起之时,诗人要人们一起来分享他对生命的感恩和赞颂。接下来的“幸福的闪电”,前面已有所分析,这个意象在诗中虽然就像闪电一样一笔带过,却照亮了全诗。它构成了这首诗最深邃的内核。可以说,离开了这个意象,这首诗就很难成立。那“幸福的闪电”虽然只是一闪,但一个诗人却从中洞见了自己的命运和“天职”。它具有使人茫茫然而周身战栗的力量。
诗的第三节,诗人怀着新生的喜悦向我们走来,而世界在他面前也像刚刚诞生出来一样,所以他要“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不仅如此,他还要为那些陌不相识的人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诗人在这里套用了一些现成的话语,但又一点不俗,反而让这些词语重新获得了感人的力量。值得留意的是“尘世”这个字眼。尘世生活和精神世界往往是相对应的,对于海子这位诗歌的献身者来说,他在这里肯定了世俗的幸福,他看到了它的合理性,以他对生命和人性的全部体验,他也充分理解了它对人们的意义。然而,这仍是问题的一个方面。紧接着这一切,却是这样一个诗的结尾:“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个结尾颇出乎意料,因为在这之前诗人还在说要改变自己的生活,但最后却以“我只愿”这样的语气做出了最终的选择。至此我们也明白了,诗人对尘世的祝福,是他在前往“大海”的路上对人们的祝福。他最终还是“不可救药”的。这正如他在另一首诗中所表白的,这是一个“远方的忠诚的儿子/和物质的短暂情人”(《祖国,或以梦为马》)。他把祝愿留给了世上的人们,而知道自己既不可能获得这一切也不可能安心于这一切。因此他的目光再次朝向了大海——只有去到那里,对他来讲,春天才会到来花朵才会盛开。这就是说,他最终要把自己献给的,仍是那种遗世独立的诗歌理想。
因此,诗中最后出现的这个意象已不是简单的重复了。“房子”意味着灵魂的居所,“大海”则是陆地结束、另一个世界开始的地方。在海子这里,只有面向终极和无限,只有面向一种更伟大的超越性的存在,他自身的尺度才会展开。所以他要临海而居,与海为伴,向海而生。大海,才是海子终极意义上的安魂之乡。
也可以说,只有来到那里,才有可能如瓦雷里在他的名诗《海滨墓园》中所说的那样“终于得以放眼神明赐予的宁静”。
同样,我们还要体会该诗中多次出现的“幸福”这个字眼。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正是一首探讨“幸福”的诗。幸福是人生最根本的命题,也是上苍给我们每一个人出的一道谜语。“幸福”的含义需要澄清。海子这首诗中一开始出现的“幸福”是和他对生活的向往有关的,它可能是“健康”“快乐”的同义词。但是,自从那一道天启的“闪电”为他闪耀以后,“幸福”与“幸福”就不一样了。当然,他理解了世俗的幸福对人们的意义,但对自己,他只有义无反顾地把自己献给“远方”,才有可能给灵魂带来更高的终极意义的幸福。
所以海子的这首诗,绝不像看上去的那么单纯。
这仍是一首美好、温暖、明朗的诗,但是在诗的背后和字里行间,隐含着生命的两难及矛盾张力。纵观古今中外文学和诗歌的历史,似乎在物质生活与精神事物之间、在尘世幸福与灵魂追求之间,一直存在着矛盾和“两难”,里尔克有诗云:“因为生活和伟大作品之间/总存在着某种古老的敌意”。(《挽歌·为一位女友而作》)叶芝也这样写道:“是生活的完美还是工作的完美,一个艺术家必须做出抉择。”(《选择》)海子一定熟知这些诗句,并心领神会。他最终选择了“工作的完美”,选择了自我牺牲,选择了以全部生命来承担一部“伟大作品”的命运。
而在中国历代诗歌中,自屈原以来,“入世”与“出世”、“独善”与“兼济”之间的矛盾也一直存在着,闻一多在一篇谈孟浩然的文章中就这样写道:“我们似乎为奖励人性的矛盾,以保证生活的丰富,几千年来一直让儒道两派思想维持着均势,于是读书人便永远在一种心灵的僵局中折磨着自己。”{3}我们都熟悉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诗人在中秋“大醉”之后,在壮志难酬的心境下把酒问青天,一时间顿生“我欲乘风归去”的出世之想(请注意,这里用的是“归去”而不是离去,这意味着在诗人看来他本来就是从另一世界来的,或者说,就是像李白那样的“谪仙”);但是,“归去”是不可能的,他注定要留在这个俗世中承受。在沉痛、无奈和矛盾中,他唯一能做的,是在最后留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样的祝愿。
从海子的这首诗尤其是诗的最后部分,我们显然也听到了这种古老的回音。不过,比起那些“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诗魂们,海子更多了些“独自前往”的勇气。他跨越了一个宿命般的临界点,义无反顾地把一种灵魂的乡愁和信仰冲动带入了一个贫乏时代的诗与言中。他的诗,构成了中国诗歌史上最罕见的一道景观。
{1}本诗分别选入人教社全国通用本和课标本高中《语文》必修一。
{2}《二十世纪外国重要诗人如是说》,第106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3}《闻一多全集》第3卷,第33页,三联书店,1982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10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