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杨绛到底为何“愧怍”?

作者:郑 艳




  在《老王》的最后作者杨绛写道:“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幸运的人指作者,不幸者指老王;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他们改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每读到这样的教案或实录,我总觉得挖掘不够深刻。这句话虽然是杨绛经过几年思考得出的结论,但我还是觉得她一直没能明白(以后是否明白我不得而知,至少在1984年作者写作此文的时候没能明白)为什么自己每提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总觉得愧怍。我个人觉得这份愧怍和作者与老王谁是幸运者、谁是不幸者没有多大的关系。
  我们一起来看文中的两组细节,看看作者对老王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第一组:“有一年夏天,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我一定要给他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要钱。’”从以上三个细节我们可以看出:每当老王给予杨绛家帮助时,杨绛总是要给钱的,而且绝不少给。可能在杨绛看来,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老王,老王已经那么穷了,条件那么苦,在经济上绝不能占老王一点儿便宜。所以杨绛把老王的几次付出,都物化成金钱予以回报。第二组:“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在杨绛的心里,总觉得老王临终前来她家送鸡蛋、香油是因为要感谢她。也就是说在作者心里,老王来感谢她是有理由的。其实老王又欠杨绛家什么呢?在老王与杨绛一家的交往过程中,始终都是互相帮助的啊。
  那么老王对作者及作者一家是什么情感呢?在那个“文革”的非常时期,老王对作者一家交往没有丝毫避讳,主动送冰、送钱先生去医院,从本意上老王是不想要钱的,可在作者坚持给的情况下,他又都收下了。这一收,将老王对杨绛的理解表现得太真切了。大家都知道“欠钱好还欠情难”,老王怕杨绛觉得因为欠他的情而心里不舒服,从对方的角度考虑收下了钱。还有老王的最后送鸡蛋和送香油,绝不仅仅是出于感激,而更多的是在老王心中已把作者一家当成自己的亲人。从文中“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可知,严格地讲老王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亲人了,更没有可以真正交心的人,而作者及家人的几次关心,让老王感觉到了温暖和亲近,在心里上老王是把作者一家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当成了生在这个世界上的心的依靠。临死前一天,老王拿着鸡蛋和香油来作者家里,作者“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被楼梯摔倒”。从这些描写可以看出来,老王来作者家的这一天已经行将就木了,这一点难道他自己没有意识到吗?他一定已经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了,那么食用香油、鸡蛋,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浪费,他怎么会舍得用?对于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人来说,一定会把最好的东西、最珍贵的东西留给他在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的人,而在老王心目中杨绛一家就是她的亲人。所以,我一直觉得:老王在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时,来到作者家,并不是来表示什么感谢的,是想在临终前见一见自己的亲人,把自己舍不得吃的好东西给他们送去,做一个只有自己知道的最后的告别。只有做完了这些,老王才能安心地离开这个世界。
  杨绛虽然一再地用细心去关心老王,在经济上去帮助老王,但她始终没能真正理解老王,没能深切体察老王的内心情感。尤其是在老王最后一次到作者家里时,作者竟然还问:“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看文章的描写,杨绛不会不知道老王现在已经到了一个什么状态,而还问这些毫无价值的客气话;“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显然作者是被老王僵尸般的、骷髅般的样子吓着了。可试想,如果是自己的亲人以这样一副面容出现在家门前,我们会做何反应?会仅仅因为他的样子可怕而不知如何是好吗?我们只会对不够亲近的人由于疾病而导致的痛苦丑陋的面容感到恐惧,而对自己的亲人,即使他临终前一反常态或面目狰狞,也不会害怕得拒而远之。
  所以,我想表明的是,作者对老王的好和老王对作者的好,并不是等价的。作者对老王好,是力所能及的,是物质上的帮助,是语言上的关心;而老王对作者的好,是倾其所有的,是情感上的依托,是亲人般细腻的体察。这两种感情是不等价的,就像一个富翁给你5万元,你也许不会觉得什么,但一个乞丐给你50元,就足以令你感动,因为这是他的全部,其分量是不同的。
  老王是善良的,作者也是善良的,可是两个善良的人,为什么就不能“心心相印”呢?一个带着遗憾走了,一个带着愧怍活着。其实这中间就隔着那么一层东西,这东西就是彼此为对方想得太多了,这种看似周到的考虑在无意中将两个人的心的距离拉开了。
  我在这里无意对杨绛先生的善良表示怀疑,也不是苛求她对老王做得不够多。正因为杨先生太善良,对自己要求得太高了,所以在老王去世那么多年仍然对他念念不忘,仍然感到愧怍。只不过很多时候,人有了一种心理感觉,却不能很好地解释它,也许局外人换一个角度会看得更清楚些。我作为一个读者,在此也是对杨先生的心理妄加揣度了。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116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