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杨修之死的真相
作者:倪 岗
人们都知道《三国演义》“七分史实,三分虚构”,而罗贯中笔下的杨修之死尽管不是虚构,但他死的时间也被前移了几个月。
而这前移的几个月,恰好掩盖了杨修之死的真相。联系《杨修之死》文中六个他与曹操交恶的事例,许多人认为杨修之死是其恃才放旷和曹操的嫉贤妒能所致。
而事实上曹操是非常爱才惜才并善于罗致人才的,才造成“猛将如云,谋士如雨”的强大阵容。公元217年,曹操已63岁,行将就木,但求贤之心愈切,在《举贤勿拘品行令》中更明确指出对那些“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杨修自然是曹操罗致的一大才子。杨氏家世为汉名门,祖先“四世三公”,与东汉末年的袁氏世家并驾齐驱,声名显赫。连眼高于顶的弥衡回答许都有何人物时都认为:“大儿孔文举(孔融),小儿杨德祖(杨修)。除此二人,别无人物。”裴松之引《典略》曰:“杨修字德祖,太尉彪子也。谦恭才博。建安中,举孝廉,除郎中,丞相请署仓曹属主簿。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事皆称意。”“总知外内,事皆称意”这个评价不可谓不高。
曹操作为一个雄才伟略的大人物,不太可能跟比自己小得多的晚辈计较,更不可能去嫉贤妒能。事实上导致杨修被杀的最主要原因是立嫡的争夺。
曹操继承人的候选人主要是曹丕、曹植,二人中曹丕为长,虽然曹植深受曹操喜爱“几为太子数矣”,但“立嫡以长”的嫡长继承制的传统最终还是让曹丕于建安二十二年被立为魏太子,长达数年之久的太子之争终于有了明确的结果。杨修深深卷入了这场继位的争斗中,《世语》曰:“修年二十五,以名公子有才能,为太祖所器,与丁仪兄弟,皆欲以植为嗣。”作为曹植主要谋士的杨修的命运也已经由此决定。
《三国志》云:“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植益内不自安。”
《文选集注》七十九《答临淄侯笺注》引《典略》云:“修思谋深长……初临淄侯植有代嫡之议,修厚自委昵,深为植所钦重。太子亦爱其才。武帝虑修多谲,恐终为祸乱,又以袁氏之甥,遂因事诛之。”
杨修以“漏泄言教,交关诸侯”罪名被杀,实际上他很清楚自己被杀的原因。裴松之引《典略》曰:“修临死,谓故人曰:‘我固自以死之晚也。’其意以为坐曹植也。”
曹操立曹丕为太子后,为了避免内讧,在死前一百多天杀死曹植的主要谋士杨修,实在是深谋远虑,决不是嫉贤妒能。
曹丕即位后,马上就杀了与杨修同样为曹植谋士的丁仪兄弟,从中可以看出继位争斗的险恶与残酷。
从上述引文中可以看出杨修之死还因为他是“袁氏之甥”,曹操的死敌——袁术的外甥。当初袁术称帝后,曹操就借此把跟自己有矛盾的杨修父亲杨彪抓起来,差点儿处死他。
相信罗贯中应很清楚杨修之死的真相,那他为什么还有意把杨修之死的时间提前几个月呢?
历史中的杨修,是因为辅佐曹植而死成为了争夺王位失败的可悲的牺牲品;文学中的杨修才思敏捷,聪颖过人,他的死更突出了性格悲剧,让后人可惜可悲又可鉴。试想,让人更津津乐道的会是哪种面目的杨修呢?
杨修一直被人认为是聪明绝顶,事实果真如此吗?细读课文我们会有新的看法。
曹操梦中杀人,作为政治家防范敌人暗杀的举止,是有其合理性的。杨修却点破了,敌人固然不用担心,侍卫也白死了。曹操能不“愈恶”?这种点破聪明吗?
杨修作为曹操死敌袁术的外甥还深陷风险极高的继位之争,这本身就很不明智。比较起诸葛亮,杨修更显得缺乏必要的谨慎。在《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荆州公子三求计”中,刘表儿子刘琦因为不能为继母所容,屡次问计于诸葛亮。诸葛亮坚拒,答道:“岂敢与人骨肉之事?倘有漏泄,为害不浅。”直到刘琦骗诸葛亮到撤去楼梯的小楼上,“上不至天,下不至地,出君之口,入琦之耳”,诸葛亮才为刘琦出谋划策。
在王位的争斗中,曹植“常邀修谈论,终夜不息”;曹丕则“密”请谋士,因“恐人知觉”而“用大簏藏”人。一明一暗,一招摇一隐密,两相比较至少显得曹植、杨修等人政治智慧不足。再者,杨修知道曹丕用大簏藏谋士吴质入府后,“径来告曹”。这个“径”字用得真好,非常恰当地表现了杨修的冲动、草率。“操令人于丕府门伺察之”,原本是“暗访”的“伺察”却被说破变成了“明察”,杨修难道不反受其害?
“操每以军国之事问植,植对答如流”。既是“军国之事”,肯定是难事,至少态度上就应该认真对待,反复思考。而曹植却“对答如流”,简直就像小学生一样,连沉吟片刻都不懂得装,难怪曹操“甚疑”。杨修这个军师自然也难逃其咎。
做事不密。什么事都有人“告操”,尤其是帮曹植“舞弊”这样的机要文件居然也被对手曹丕所“偷”,能算聪明?
因此,在政治斗争中杨修不能算聪明,顶多算小聪明,而且还爱耍小聪明,华而不实,害人害己,绝不是“大勇若怯”“大智若愚”的大智慧。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教科培中心 51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