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学设计
作者:郑良仙
辛弃疾是南宋最伟大的爱国词人,有将相之才而未展其用,将一腔忠愤寄之于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就是他的一首传世名篇。
何谓“壮词”?教材中注释为“雄壮的词”。的确,宝剑、军营、军乐、阅兵、战马、弓弦,是多么雄壮的画面;“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是何等豪壮的情感!但词人所抒发的情感果真是雄壮的吗?不!前九句词人驰骋想象,犹如鹰隼突起,凌空直上,翱翔天际,结句却陡然跌落尘埃,回到冷酷的现实,只能叹一声——“可怜白发生”,这是多么“悲壮”的情感!一个曾经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蹉跎一生,报国无门,只能“醉里挑灯看剑”,这是怎样的人生悲剧!
读这首词若仅读出“雄壮”是远远不够的,“壮”中含“悲”,以“壮”写“悲”才是这首词的精髓。而要真正读懂辛弃疾,就要了解他的生平,因此需要补充一些辛弃疾的生平史料,以帮助学生知人论世。
方案A
【教学目标】
抓住关键词,充分发挥想象,感受词中意境;结合材料,知人论世,走进辛弃疾的内心,体悟他英雄报国无门的悲壮之感;了解辛弃疾在词坛上的成就与地位,激起对辛词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 知人论世,涵泳品味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壮举”导入
辛弃疾是什么人?(学生可能会答:南宋词人)
引导:他还是位武艺高强、侠肝义胆的英雄。补充材料:
公元1162年,23岁的辛弃疾受北方起义军首领耿京的委派,从山东济南赴建康(今江苏南京)面见宋高宗,联络共同抗金之事。在完成使命返回山东途中,他听说叛徒张安国杀害耿京,投降金朝,起义军已溃散,便立即率领50名骑兵,深夜突入有五万之众的金兵军营中,生擒张安国,策马飞奔,星夜渡江,直到建康,将叛徒交南宋朝廷处置。
设疑:就是这样一个能在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宛如探囊取物的英雄,南渡之后的人生是怎样的呢?
二、初读壮词
1.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好节奏。
2.指名朗读。
注意多音字在词中的读音,并说明理由。
如:挑tiǎo灯的dí卢
指导读“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的节奏。
3.齐读。
三、品读“壮”境
1.“壮”词是怎样的词?
书本注释里有:壮词即雄壮的词。
2.从哪儿读出了“雄壮”?
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词中“雄壮”的场景、画面。
启发学生动用各种感觉器官品析词句,让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嗅其味。适时指导朗读,“品”与“读”相结合。
如:读着“梦回吹角连营”,你听到了什么?如果把“连营”换成“众营”,效果一样吗?为什么?
“八百里分麾下炙”,“炙”的字形,下面是一把火,上面是一片肉的样子,可见这个字的本意是什么?调动一下你的嗅觉,有什么感受?
“弓如霹雳弦惊”,能将箭射出声如霹雳的战士该是怎样的形象?
“沙场秋点兵”,秋天的沙场是怎样的?
3.这些都是词人此时眼前真实的情景吗?
4.词人为什么“看”剑?而不是“握”剑、“舞”剑、“挥”剑?
补充材料:
辛弃疾南渡后,并未受到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真正的重用。在各地做了二十多年的文武官吏,但每任时间都不长,使他无法在职任上有大的作为,任职地点也离抗金前线越来越远。
他曾写下著名的《美芹十论》及《九议》等奏章,向朝廷全面陈述自己抗敌救国的大策,但都未被采纳。
他被政敌以“聚敛”等罪名多次诬陷,终在1181年(42岁)被弹劾落职。闲居在江西上饶,此词即作于这一时期。
他一生经历南宋4位皇帝,20多位宰相,可惜他们中竟无一人在北伐上有所作为。
请用一个词来形容辛弃疾“看剑”时的心情。
明确:无奈、痛苦、落寞、悲愤等。
5.老师有感情地朗读,结句“可怜白发生”读出陡然下跌之感。学生散读、个别读、齐读。
四、感悟“悲壮”
1.此时你还觉得整首词都是“雄壮”的吗?引导学生体悟出“悲壮”。
2.出示《鹧鸪天》,学生自由朗读。引导读出两首词在内容、情感的相通之处,再次感悟词人“壮”中有“悲”的情感。
鹧鸪天
辛弃疾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 ,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可惜少年英雄江湖老,从“壮岁旌旗拥万夫”到只能“醉里挑灯看剑”,从写下“万字平戎策”到只能换得“东家种树书”。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一腔悲愤,吐之于词,虽远隔数百年,我们仍然能感受到这一份悲壮。
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破阵子》。
五、理解身后“名”
1.辛弃疾想“赢得生前身后名”,是希望在历史上留个怎样的名?他最终在历史上留下了怎样的名?
由于历史的错位,他那本应紧握宝剑、杀敌立功的手,转而握起了纤纤羊毫,本该用以安邦定国的将相之才,转而在词坛上叱咤风云。国家不幸诗家幸,中国文学史上从此多了一位伟大的词人,他为中国词坛贡献了620多首经典词作。人们对他的词有很多赞誉。出示材料:
其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特起,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迄今不废。
——《四库全书总目·稼轩词提要》
他使豪放词别为一宗,正式成派,被誉为豪放之宗;他使词一洗纤柔、浓艳之风,而多了些须眉之气、豪放之风。
2.一个“看试手,补天裂”的英雄,只能蹉跎老去。南宋宁宗有北伐之意,重新启用64岁的辛弃疾,但不久他又遭诬陷重回江西铅山,北伐很快以失败告终。1207年农历九月初十,68岁的辛弃疾在铅山含恨去世,“临终前大呼杀贼数声”(《康熙济南府志·人物志》)。
800多年里,无数人在怀念着这位旷世奇才。网上有一个专为纪念他而设的网站,就叫: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纪念馆。相信网站的建立者也认为“醉里挑灯看剑”六个字足以体现他一生的落寞、无奈、悲壮。出示部分网友留言:
(1)辛公不朽。今天是您八百年祭,上炷香,愿您在天国不再愁苦。
(2)热茶一壶,献与生不逢时者。用英雄来形容他决不过分,他一生落寞,不是无能天真,只是生不逢时。愿君来生降于治世,蒸茶煮酒,落花围棋。
3.学生撰写一句或一段留言。交流留言。
4.出示教师清明节在该网站上的留言。
怀稼轩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
英雄千古,荒草没残碑。
曾记否,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匹马渡江初。
叹此生,千古忠肝义胆,报国欲死无战场。
追往事,今不见。
我共君,醉明月。
说剑,论诗,醉舞,狂歌。
用我红巾翠袖,为君揾去英雄泪。
君醉里重揩西望眼,道:
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浙江省衢州市实验学校 3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