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语文和经济英雄主义

作者:蒋子龙




  毋庸讳言,当代语文教学的大背景是商品社会,诸多人奉行经济英雄主义。正如战争年代人们崇拜战斗英雄,建设时期人们崇敬劳动模范一样,商品时代人们羡慕经济上的成功者。这是国家转轨,“以经济为中心”的必然结果,“经济英雄”处于社会中心,成了时代的路标,是生活的界碑。
  社会对经济英雄的尊重,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动力,能激发和唤起人们对经济活动的热情。社会对经济英雄的崇拜,同样也影响了教育。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成了青年人崇拜和艳羡的偶像。还有相当多的年轻人疯狂追“星”,其中一个因素也是因为各种“星”们能名利双收,出人头地。而各种级别的选美优胜者、年轻貌美的影视明星、名模以及歌星们,却又一窝蜂地喜欢追商人、嫁老板——这就是现代社会时尚。从一个侧面也证实了经济英雄主义时代的到来……
  可谁能想得到呢?就在这样一个重商轻文的市场社会,语文正在成为成功的关键,或者降低点标准说,成为能否在社会立足的重要因素。一个自小就没学好语文,在其他方面还比较优秀的年轻人,经过几年打拼,终于在一家美国企业里谋得一个部门经理的职位。去年底按惯例要向总部递交一份工作报告,他写不好便让一个手下人代劳,这在中国企业里不足为奇,但美国人却不认为是他的语文不行,而是能力不称职,一个人连自己是怎么做过来的都表达不清楚,是不配担任这个职务的。谁说得清楚让谁来做,结果总部让那个替他写述职报告的人接替了他的位置。
  还有一个曾轰动一时的例子。联合国来中国招收译员,精通外语的青年精英挤破了门槛,经过几轮测试还剩下数十人难分高下。考官最后出了一道题,默写一首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立刻便决出了胜负。关键时刻还得靠语文,或者说靠经典决定优劣。从实用出发尚且如此,何况语文营养的是一个人的一生。一个缺少必须的语文修养的人,正如一个不重视文化的民族一样,不可能是健康和强盛的。
  当今虽是商品时代,却靠文化决定经济的品位。而在文化中首先就是语文,在语文中首先就是经典。现在的语文教学,越回归语文本身,回归经典,就越是对现实的重视,也最为现实所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