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紧贴文本飞翔

作者:张 强




  王国维谈诗,“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语文教学也要有“入乎其内”的“紧贴”,“出乎其外”的“飞翔”。
  首先是“入乎其内”的“紧贴”。语文教学应该“紧贴”什么历来是广大一线教师的困惑,有时是心中困惑,有时是心中“明了”,但一进课堂又“难得糊涂”了。其中自然有历史原因、语文学科特点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语文教师本身对学科内涵理解的模糊。
  反观语文以外的其他学科所教所学的内容就是教学内容,掌握了教学内容也就掌握了这门学科。而语文学科却不以文本内容为唯一的教学内容,语文教学更重要的是以教材的言语形式为基本教学内容,进行言语训练,需要解决的是如何运用一定的言语形式去表达一定的言语内容,掌握内容是为学习如何运用言语形式服务的,因此需要立足于言语形式,按言语形式的学习来排列学习进程。①
  换言之,其他学科重在教材“说什么”,语文学科则重在教材“怎么说”,让学生从中学习如何具体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本领,培养读写听说等语言能力。这是因为,语文教育本身就是从形式理解内容,进而把握形式的过程:形式-内容-形式。它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又在领会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收到语文教学应有的效果”。②
  比如,老舍先生的《想北平》,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说什么”不是教学重点,“怎么说”才是教师要着力“紧贴”的教学内容。把言语形式当做教学内容,不妨先从课文题目入手,“北平”是指1928年—1949年期间的北京,老舍1936年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北京失去国都地位而改称北平已经8年了。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么一个简单朴实的“想”字,不用其他字呢?可以让学生用换字法,“写”“忆”“爱”……这样一换,学生就能明白“想”字既有“情感”,又有“距离感”,这时,教师补充“背景”:1936年日寇加紧入侵,北平沦落为岌岌可危的“边塞”,当时老舍在山东大学任教,一个“想”字道尽了一个地道的北京人的背井离乡之感。
  有了这个“底子”,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研读第一到第三段了,请学生找出最能表现一个地道的北京人在背井离乡的情况下对“家”思念的句子。
  这就自然引出了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重点解读的第一个句子:“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为什么“想”却“说不出”?这牵涉到文本“说什么”,学生很快能找到原因有三条,分别在第一到第三段中:北平太大了,不知从何说起;情感太浓烈,不能轻易说出;性格厚道,无法像“诗人”一样将爱唱出。
  前两条的归纳没有异议,教师可以点一下老舍语言的“京味儿”:“单摆浮搁”“廿七岁”“积凑”……老舍为什么用那么多“方言”词汇呢?语言是人类漂泊中的故乡,学生再一次体会到这个“想”字是有痛彻心肺的力量的。
  关于作者为什么说“性格厚道,无法像‘诗人’一样将爱唱出”?作者有贬低“诗人”的意思吗?这是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有意味的“言语形式”了。教师应该充分考虑课堂的多种可能性:学生讲不出来怎么办?学生理解不准确怎么办?答非所问怎么办?笔者认为,最好的办法还是回归“原点”、紧贴课文的“言语形式”:要解答这个问题,最好还是先理解“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我的性格与脾气”是什么?这个“我”不是一般人,而是一个北平人,北平是城,北平人谦和忍让,学生是不难得出古城赐给我的“性格与脾气”是厚道与大气的结论的。
  那么,老舍有讽刺诗人的意思吗?肯定没有。关键要说出理由,细读文本,“我不是诗人!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象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原来老舍不是讽刺诗人,是不愿像一般诗人那样用“音乐与图画”来表达自己的爱。那么,老舍愿意用什么来表达自己对北平的情感呢?这个问题笔者没有直接问,而是宕开一笔,让学生“根据第三自然段的内容,用‘我不是……我是……’说一段话”,在沉浸、感悟、运用中,学生自然领会到“我不是诗人……我是平民……”或者“我不是……我是杜鹃……”,这时再讲亡国的杜宇“杜鹃啼血”的典故,讲中国人千古未变的家国之思,讲老舍愿意“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象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学生理解老舍“无法像‘诗人’一样将爱唱出”是因为作者要用生命啼出对北平的爱,就水到渠成了。
  文本的解读到这里,进入了主体部分:老舍“说不出”,到底还是“说”了,学生散读第四段到第七段,先归纳作者“说”了什么?再思考作者说的这些特点看似普通,深意何在?
  这就带出文本中第二个重要的句子:“一个贫寒的人,或者只有在北平能享受一点清福了。”什么是“清福”?清闲安适之福。在搞清作者“贫寒”人的“清福”的写作视角后,让学生再次细读第四段到第七段,寻找老舍写了哪些“贫寒”人的“清福”?
  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潭,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的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象小儿安睡在摇篮里。
  引导学生:写了什么景,抒发了什么情?“景”是老舍27岁离开北平前记忆中的名胜古迹,特别要注意的是“小蝌蚪”“嫩蜻蜓”的描写,诗情画意,人与自然完全谐调,而“无所求也无所怕”是典型的皇城心态。这一段运用细节描写,突出了心理上的清闲安适。
  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几乎是什么地方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的喘气;不在有好些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围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每一个城楼,每一个牌楼,都可以从老远就看见。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与西山呢!
  “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不在……而在……”强调什么?强调“而在……”部分,让学生先看“不在……”部分,作者说“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空旷”的反义词是什么?结合这段文字的后半部分内容请学生用“最拥挤的地方……”造句:“最拥挤的地方也能找到空闲”或者“最拥挤的地方也能找到自由”,这就得出北平布局的辩证法。这一段写城市格局上的清闲安适。
  花草是种费钱的玩艺,可是此地的“草花儿”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即使算不了什么,可是到底可爱呀。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是多么省钱省事而也足以招来蝴蝶呀!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而送到家门口的。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似的美丽。果子有不少是由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呀!哼,美国的橘子包着纸;遇到北平的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
  “省”——“招来”,“直接”——间接(“包着纸”),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能找出来就能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理解老舍在这一段中写北平生活上的清闲安适。
  北平是个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产生的花,菜,水果,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从它里面说,它没有象伦敦的那些成天冒烟的工厂;从外面说,它紧连着园林,菜圃与农村。采菊东篱下,在这里,确是可以悠然见南山的;大概把“南”字变个“西”或“北”,也没有多少了不得的吧。
  有了前文解读的基础,这一段就可让学生自己解读了,“没有……紧连着……”“悠然见南山”,很容易就能得出北平给人精神上清闲安适的结论。
  老舍最后决定“不再说了”。为什么?本文的第三个重点句子“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出现了。这一段的解读可以让学生根据文本自主探究:“真想念”,情不能自抑,又与开头照应;而“不再说了”表明,大敌当前,光“说”无用。作者情郁于中,不能释怀,而又有所希冀、有所企望便跃然纸上了。
  一根主线,三个句子,串起了《想北平》的主要教学内容,这是“紧贴文本”。
  然而,一个文本,特别是老舍先生《想北平》这样的优秀文本,总会有许多“空白”和未确定性,使解读者不可能一目了然地把握到文本的全部内涵,这就形成了文本与读者之间的张力。一次成功的阅读,正是这种张力被逐渐减弱或暂时消除的过程。
  “出乎其外”的“飞翔”,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和文本之间产生新的阅读张力,激发学生新的填补“空白”的兴趣。
  在下课前,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作业:
  在老舍去世30年后,有人问舒乙,能不能用几句简短的话把老舍先生的特质说出来,舒乙说:老舍不是鲁迅,不是郭沫若,不是巴金,老舍——他是北京人;他是满族人;他是穷人;他有10年在国外生活;他生于1899年,去世于1966年。
  今天,我们着重从“北京人”“穷人”的角度解读了老舍的《想北平》,如果请你从其他角度解读,你有兴趣吗?
  文本的解读没有止境,课堂里教师的引导也仅仅是“拐杖”,“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课堂“紧贴文本”,其实是给学生课外“飞翔”的翅膀。
  
  ①王尚文《语言 言语 言语形式》,《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
  ②王松泉《论语文教育中的四大关系》,《语文教学与研究》1999.3
  (上海市建平中学 20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