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2008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管窥
作者:高 森
正确应答试题是建立在大致读懂阅读文本的基础之上的。要做到大致读懂文本,就必须增加知识储备,还要善于利用相关的可参照信息。比如说命题大多取材于史传文献,要读懂史传文字首先就必须有足够的相关古代文史、文化常识储备,否则在阅读中就会举步维艰。就说全国卷(Ⅰ),阅读文本涉及的人物就有十来位,涉及的官职名称就有十余个,涉及的地名也不下十个,这些虽然不必全都了解,至少像徽宗、钦宗、蔡京、秦桧这样的人物,像监察御史、给事中这样的官职,会稽、建康这样的地名,还有宣和、绍兴这样的年号等等,知与不知,知之较少与知之甚详,对于阅读理解文本内容来说,其效果是大不一样的。实际上要读懂这个文本还需要许多相关的文史、文化常识做支撑,就拿该卷第10题D项来说,“金人叛盟,廖刚起用有德望的旧相,以遏制秦桧,又引起秦桧的强烈不满”,这个分析和概括为什么不正确,关键在于它置文本中的一个“乞”字于不顾,结果意思就大相径庭了。原文说的是“刚乞起旧相之有德望者”,廖刚想要起用有德望的旧相,他自己是没有这个权力的,他要“乞”,就是要请求朝廷来做这件事,至于能否达到目的,则是另外一回事,廖刚哪里能够起用有德望的旧相?实际上他仅是一“乞”,就已惹得秦桧不满了。由此例可见有关“乞”的常识影响着这道试题能否正确作答。
善于利用试卷上的可参照信息也有利于读懂文本。试卷上的可参照信息很多,比如文本出处、注解等就是,还有客观题所列选项当中的正确项,也是可以利用的可参照信息。这里仅以出处为例说说。全国卷(Ⅰ)和全国卷(Ⅱ)所选文本都注明了出处,一个是《宋史》,一个是《宋书》。这都是很重要的信息,都在告诉考生阅读文本的内容说的是哪个朝代的事情,这对于正确理解文本所述人物关系、事件原委等,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考生对此理应给予足够重视,充分利用。当然,利用这些可参照信息与有关常识掌握得如何密不可分。比如说,《宋史》和《宋书》,此宋非彼宋。一个是赵宋,即唐宋元明清之宋。联系文本提到的徽宗、钦宗以及宣和、绍兴两个年号可知,廖刚所处时代当是北宋末南宋初。一个是刘宋,即南朝宋齐梁陈之宋,就是考生在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见识过的“寄奴曾住”的那个时代,要早于赵宋500多年。文本中的高祖即宋武帝刘裕,小字寄奴;太祖即宋文帝,就是那个“赢得仓皇北顾”的刘义隆。文本中说王昙首“七年卒”,自然是宋文帝元嘉七年(刘义隆仅此一个年号),可知王昙首所处时代应是东晋末刘裕起事至建立刘宋政权之初。以上这些就是命题人标注出处所要告诉考生的背景。假如考生能够凭借自己的知识储备,善于利用这样的可参照信息,对读懂文本自然大有裨益。
3.注重融会贯通,讲究字斟句酌,提高翻译文字水平
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是考查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这一主观题型自2002年在全国卷出现以后,赋分逐步增加到10分并稳定至今,其他省市自主命题卷的赋分也大致相当,都约占文言文阅读试题分数的一半。应对翻译题,当然要以读懂文本为前提,但是读懂并不见得能够翻译好,因为其中还有一个语言转化问题。因而应该注重对文意的融会贯通,养成字斟句酌的习惯,提高翻译文字的水平。从全国卷评分标准的变化趋势看,对翻译的要求越来越明晰,即要求考生在“译出大意”的基础上,能够准确把握关键的实、虚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并体现在译文之中。例如全国卷(Ⅰ)翻译题的第2句“兄为君则君之,己为君则兄之可也”,评分标准规定“译出大意给2分;第二‘君’字、第二‘兄’字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这句话的翻译共占4分,从分数分配比例可以看出对译文要求的各有侧重。首先是对全句大意的把握要对,这就要求考生能够根据上下文意正确理解该句的意思并译出,也就是说要用现代汉语把自己的理解准确地转化成书面语言,书写在答卷上。这个过程应是字斟句酌的过程,而不是草率写就的过程。再就是要慎重对待句中的关键词语,比如此句中的“第二‘君’字、第二‘兄’字”,这两个实词无疑是准确把握全句意思的关键所在,它们都是名词的意动用法,是“以之为君”和“以之为兄”的意思。这两处若看不出来,全句意思自然翻译不对;而看得出来也未必能够翻译得恰到好处,所以这两处各占分数的四分之一。因此考生在这里同样面对把自己的理解准确地转化成书面语言并书写出来的工作。这样做的结果才会“译出”:“兄长为国君时就用国君礼对待他,自己为国君时用兄长礼对待他就可以了。”注意译文中的“时”和“用……礼”,它们是哪里来的?它们就是融会贯通的结果,翻译文字的水平就隐于其中。
(北京铁路第二中学 10004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