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化个为类  以点带面

作者:褚树荣




  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选修课程,高考时并不是必考的,浙江省仅把它作为报考一本院校的学生的选考科目。如此说来,很多高中生是可以不选这门课程的。但如果作为课程来开,怎么教呢?那就要考虑到教材的特点,因为它决定了教法的选择。下面以“诗歌之部”为例略加说明。
  1、根据文体特征确定单元主题。诗歌的旨、境、象、情、声、韵、格、味都是古典诗歌特有的美学概念,也是古人从诗歌特征中总结出来的。但教材厚度有限,编者据此归纳三个单元主题:主旨(以意逆志)、情景(置身诗境)、声韵(因声求气)。
  2、根据文体特征选择教学途径。通过“知人论世”明主旨,通过“缘景明情”悟情景,通过“吟咏诗韵”求声气,这些途径都是行之有效的读诗门道,是诗评家们的经验总结。
  3、根据课程特点策划单元格局。因为是选修课程,所以教学时一般不搞单篇教学,否则教学时间不够;选修者多则几个班,少则十几人,那么上课可能在大教室,也可能在小教室。前者多采取讲座式,后者可能采用沙龙式,所以每单元收编的诗歌数量有弹性,可供师生选择。
  4、根据教学实际设计单元内容。“赏析指导”解释这个单元的诗歌特征和教学重点。“赏析示例”是赏析的示范,教师也可重点赏析。“自主赏析”教师可以选择其中之一进行赏析指导。“推荐作品”用以自读。这样的设计,教学时不必平均用力。
  其实在上面教材特点的分析中,也讲到教法的选择了。但细究下去,还有些问题要解决。
  1、选教和自学的关系。确定哪一首教,哪几首自学?
  2、教学与高考的关系。怎样教学才能既照顾到高考的考法,又照顾到文体的特点?
  3、示例、自主和推荐的关系。每一单元分成这样三组诗歌,分属三个栏目之下。不同栏目下的诗歌,教学时怎样处理?
  4、知识落实和方法指导的关系。每个单元的主题其实是一个比较专门的诗歌知识。但其中又涉及方法的指导。怎样既教知识又教方法?
  5、单元主题和探究要求的关系。每个单元都有主题,而且是单元的教学重点,但每个单元都有探究的要求,有时候又跟单元主题不一致,怎么办?如“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单元的探究题,要求理解比较艰深的内容。两者怎样同时完成?
  6、单元主题和诗歌体式的关系。同是“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但《将进酒》的杂言歌行体和《李凭箜篌引》的七言歌行体在朗读时有什么不同?《阁夜》是律诗,《鱼美人》是词,《国殇》是楚辞,《高祖还乡》是散曲,吟诵时有什么区别?
  7、朗读教学和串讲教学的关系。诗歌当然以朗读为主,但是古典诗歌有文字障碍,字句串讲分析也是不可缺少的,孰主孰次?
  这些问题是绕不过去的。但是要在一个单元教学中都做出令人满意的解决也是不可能的。所能做的是首先要从教材的特点出发,努力实现选修课程的目标,实现编者的意图。下面以本期岑颖老师“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单元的教学为例,略加说明。
  关于选教和自学。根据教学计划,分配到每个单元的教学时间大约一周多一点,即六至七课时。“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单元共有十首诗,其中四首明确规定要背诵。那么一个教时教学一首诗歌不可能,也是选修课教学所不提倡的。再说该教例是宁波市选修课教学的一次研讨,如何处理单元教学,要作出一个示范。因此,首先要解决选教和自学的问题。岑老师的安排是选教《将进酒》和《阁夜》,其余的都为自学。这样的处理意在说明,对于每一首诗歌是不必也不能平均用力的。
  关于教学与高考。无论新课程高考还是原课程高考。古诗词欣赏和古文阅读都是必考的内容之一。诗歌的旨、境、象、情、声、韵、格、味,还有表现技巧等都应该属于考试的范围。但实际上囿于考试的技术限制,古典诗词的声韵比较难以考查(2008年全国没有一份试卷考查诗词的声韵),但这并不是说声韵永不考查。如果要考,也是结合内容的理解来进行。所以,“诗(词/曲)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判读依据是什么?”“其中哪些句子最感染你?为什么?”“它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选择诗句,说说朗读时的重音在哪些字词上,并说出根据。”这类问题,教例是在诵读教学和高考备考的结合点上提出的。
  关于知识落实和方法指导。这本教材的知识点中学生虽有所接触,但作为专门学习的目标还是第一次。诸如什么叫“以意逆志”?什么叫“因声求气”?教学时必须进行讲解。如何“以意”去“逆志”?如何“因声”去“求气”?方法上也要指引。教例具体解释了“声”“气”和“韵”的内涵,并且分别以学生的朗读、自己的范读让学生感性地领会这些概念和方法。如解释、示范“因声求气”时要同学们“根据每拍末字平仄情况,将节拍和诗句问的停顿或延长处理得有长有短,富于变化”:在实践“吟诵诗韵”时让学生边读诗歌边借助课本中的赏析,体会诗歌的感情基调及诗人的感情变化,并分析产生这些情感的缘由。当然,这里的“气”和“韵”,还不仅仅是教师所解释的那些,“气”还应包括“文气”“诗格”“气势”等。“韵”不仅仅指“情感”“基调”,还包括“韵律”“气韵”“精神”等。“气”“韵”实际上是外在的节奏、韵脚、平仄、轻重等因素和内在的情感、基调、气韵、精神的浑然一体。
  关于单元主题和探究要求。当然理想的“探究讨论”题应该是围绕单元主题编制的。如果是“因声求气,吟咏诗韵”,那么,诗后的“探究讨论”题应该侧重解决“声气”“诗韵”问题。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以《阁夜》为例,四道题目中有三道涉及思想感情、意境、章法。如果在教学中探究这三个问题,那么单元的总要求可能受到影响,教学时间也不够;如果不涉及,鉴赏诗歌时主旨和意境毕竟很重要。这个教例只考虑到单元总要求,在第二教时也没有安排三个探究讨论题。我们认为,并不是所有课后的探究讨论题都要一一落实,但是重点的内容还是要涉及,譬如可安排三个教时,穿插进“探究讨论”的相关内容。
  关于诗歌体式和朗读教学。读好一首诗,要了解作者,考察背景,知人论世;要穿透文字表面,把握诗歌内蕴;要熟悉节奏韵律、语调轻重。此外,还有诗歌的体式问题。《阁夜》为七言律诗,平仄严密,节奏分明,朗读时要注意整饬之美;《李凭箜篌引》七言歌行,篇幅长,句句用韵,读时节奏宜稍快。《虞美人》《苏幕遮》都是长短句,前者以长句为主,要读出声韵流转的味道,后者以短句为主,押仄韵到底,朗读时应把握好思乡的情绪和明快的基调。当然一节课里是很难把不同体式的诗歌朗读都指导一遍的,但是不同的体式,朗读时有不同的处理,还是要跟学生讲明。这可能是为大多数教师所忽略的地方。
  关于朗读教学和串讲教学。诗歌是韵文。注重朗读是诗歌本质的要求,当然要“因声求气”。《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选修课,因此也不可能像必修课教学那样字字落实,句句翻译。但是否就不要串讲分析了呢?尽管有不懂诗意、单凭吟哦就能使听众落泪的例子,但是中学的诗歌教学毕竟还有解释诗意的任务,穿越语言的篱墙,才能深入诗歌的堂奥。何况探究讨论题如果没有串讲,就不可能得出答案。那么怎样处理串讲分析和朗诵的关系?我以为串讲主要涉及两个层面:字词理解与诗意探究。字词的理解可以借助教材的注解,教师不必串讲;而诗意的探寻没有必要回避教师的串讲,只是要把握好方式——学生的探究和讨论是主要的,只有在学生的认识出现障碍和迷惑时,教师条分缕析的串讲才显得必要。
  总之,选修课程有选择,不是每个学生要学;选修教材有弹性,不是每篇诗文要教。但对于选择该教材的师生来说,触类旁通是学生相当重要的目标,也是教师备课的策略。一个单元有多篇诗文,教学只能示例;一个单元有多种诗体,教学只能选择典型的篇章;一首诗歌有多个探究讨论的任务,教学只能突破一点。其中重要的是,教师通过怎样的教学选择,让学生举一反三,以个带类,触类旁通。本期刊登的岑颖老师的教例在这一点上是作出了示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