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关注课堂学习思考程序的设计与研究
作者:陈 军 沈红旗 平智炜 祝 科
沈红旗:我个人在追求过程中时时遇到新的发展高原期问题。在工作室里进修虽然时间不多,但有所体悟。特别是参与这个课题后,我更加认识到“思考程序”的设计是要遵循科学的认识路线的。这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从群体学习者的立场及其能力起点上研究该课题。以思考为基点,从课文学习过程中的思考重点难点问题上来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逐层思考的程序。以课堂为平台,从课堂教学实践上来验证设计的科学性、有效性,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水平。通过一年半的学习,我感到这个课题研究过程也就是备课、上课、反思的常规过程,收益很大。
陈军:这个课题内容太多,今天只讨论一点,那就是“点读”。教师的课文点读,可以更准确解读课堂教学,捕捉教材精髓,培养教学智慧。
平智炜:记得有一次听《鸿门宴》,当教师讲到“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时,有学生提出了疑问:“为什么范增要用玉块示意呢?”当时我心里一愣:是啊,为什么呢?我没有想过。当时上课的教师也不置可否。回来后,我一直在想,学生的提问或许是无意的,如果我是上课教师能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个值得咀嚼再三的细节吗?“鸿门宴”是《史记·项羽本纪》中的名段,它生动地记载了亡秦之后,起义军内部所面临的“权力再分配”的矛盾。它是“阴谋与和谈”相交织的错综复杂的事件,剑拔弩张,惊心动魄,一波三折,要确定教学突破点应该不困难。如果就从“块”这个字人手呢?“块”与“绝”音近,表示决绝、拒和、杀戮之义。《荀子·大略》说:“绝人以块,反绝为环。”杨惊注说:“古者臣有罪待放于境三年不敢去,与之环则还,与之块则绝,皆所以见意也。”可见,以块示绝,是块这种玉器通过语音联想而具备的特有文化功用。我再上这篇课文时,就试了试。由这个字人手就是从范增的决意入手。范增的决意来自哪里呢?来自大势。决意又是如何体现的呢?多次举块,“数目项王”,何等急切啊!大势何以不能影响项羽呢?项王又为什么“默然不应”呢?你看,问题的关键就出来了,接下来,我就从这个思考起点上组织学生讨论,收到了“点上开花”的教学效果。
祝科:这是很好的一个例子,其中还有个传统文化知识背景的问题。从“块”的义项来分析,也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加深对文本关键处的理解。块是古玉饰的一种,块通决,形如环而有缺口。玉块用途概括起来有五种:一、作佩饰;二、作信器,见块时表示有关者与之断绝关系(《楚辞·湘中》“捐吾块兮湘中”);三、寓意佩戴者凡事决断,有君子或大丈夫气质,男子佩块则有果敢、决断、刚毅之意;四、为刑罚标志,犯法者待于一定地方,见块则不许还;五、通“决”。指的是一种扳转某物的工具。特指古时射箭套在右手拇指上用以钩弦的器具,代表发射、出击、杀戮。从《鸿门宴》具体语境来看,范曾所举之“块”含有“断绝”“决断”“出击”的多重意思。在阅读教学中向学生讲解有关文史常识,启发学生思维,能起到拓展知识、理解文本的作用。
沈红旗:语文教学就需要老师保持这种对于语言细节敏于推敲的职业敏感。这样,抓住机会,因势利导,能较快形成课堂思考的推进路线。《左忠毅公逸事》中有这样一句:“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人古寺。,”这里的“微行”,以前的统编教材释为“隐藏身份改装出行”。上海版教材则释为:“小路。行,路。”但也保留了前种说法,两说并举。我在教学时,请学生们选择一种解释。顿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告诉学生,确定词语解释,要注意语境,也就是必须在文中找到相应的根据。细读首段之后,同学们认为“解貂覆生”这个细节相当关键。在任何时代,貂皮大衣都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如果真的微服私访,怎么还会穿上显示地位和身份的貂皮大衣呢?另外,该文中还有一句:“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这里的“前”到底是名词直接作状语,还是名词活用为动词?我请同学们回到历史的现场,想象史可法行动的场景。经过模拟比较,师生一致认为,还是解为动词更为妥当。这一句话有着强烈的戏剧感,短短一句却包含了“前”“跪”“抱”“呜咽”四个动词。当史可法见到昔日神采奕奕的恩师“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的惨状时,定然震惊异常。当他回过神后,跌跌撞撞地走上前,铁塔般悲壮地跪倒在左公面前,百感交集地抱住恩师的膝盖,情不自禁地失声呜咽。如果改编成剧本,作为导演,我们肯定要突出四个动作的节奏感,将史公丰富的内在情感有层次地、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最后,我不失时机地补充一句,如果是一流大师的表演,他肯定会用足背部肢体的语言,将观众的情绪自然地引向高潮。
陈军:“点读”不一定是教师先读,再点学生读。很多情况下是师生共读,教学相长。有时则是学生“点”老师读。最近我上课再一次受到学生的启发。在讲解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的“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一句时,一般都概括为“色彩绚丽,境界宏阔”,但有学生分析为“霜染叶,叶染树,树染林,林染山,山染山”,将“遍”“尽”二字动态化,强调色彩的逐步加重、范围的逐步扩大。这种点读可以说独具匠心,我把握这个机会,设计练习,让学生尝试感悟“遍”“尽”二字的用法。写出描写短文,同学们写得神采飞扬。这就是将点读、点思、点练三者结合起来,花时不多,但有实效。
沈红旗:点读不仅是局部解读,同样事关整体。有时候一个字的解释,恰恰影响整篇文章的意境。这是要害,必须“点透”。比如我第二次执教《项脊轩志》,读到“借书满架,偃仰啸歌”时,忽然想到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归有光,怎么可能将借来的书本堆满书架呢?很明显,此处“借”字可能并非“借来”。但到底怎样疏通此句文意呢?我和其他老师分头翻书。发现多数版本是不注这个“借”字的,有个译本认为此处“借”通“籍”,是堆积、堆满之意,不少老师点头称是。但一位长者迅速翻阅《辞源》等权威工具书后指出,辞书里“借”没有通“籍”的义项。这里的解释缺乏根据,可能只是一种主观推测。于是我们如实告诉学生此处“借”字暂时存疑。一年之后,在偶尔翻到叶百丰老师的解读文章时,才恍然大悟。原文仅有一句:“借书之‘借’字,当依归氏家刻本作‘积书’为是”。于此,我更感到材料查寻的重要性。同时,我也疑惑,为什么全国各地那么多的教材中,没有一个版本将这个“借”字改过来呢?一个“积”字是书的积累,也是情绪的积累,同样是此种生活过程的积累,心境由此凸现,令人感怀!
祝科:是啊,在古文教学中,甚至一处句读、一个标点差错都会出入很大。比如教《曹刿论战》一文,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断句“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也可断为“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样一改,“下”是下兵车,“登”是登上兵车,皆为动词;“轼”是名词作动词用,是指用手扶着车前的横木。我自己这样研读后,就将此设计为教学的“点思”环节,给学生无标点课文,要求标点。这一下炸开了锅,同学们讨论极为热烈,还真有这样标点的。与教材对照时,又是一番讨论。这本来是一个练习,但不透进文意是练习不好的。在此基础上来讨论语言真是顺风顺水。《战国策》的语言风格是言简意赅、惜墨如金。从《曹刿论战》的文风和具体语境来看,临战状态的短促急迫、激越昂扬的气氛是明显的。“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种叙述语言,极为传神地反映出战争场合鼓点般的节奏,也体现出古汉语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富有一种内在的韵律感。
陈军:我个人的成长体会表明,还是逐字逐句读经典课文最为要紧。自己会读了,就有方法教学生会读;自己读透了,上课就自信,就能如痴如醉。自己越读越明了,就能“一言以蔽之”,减少上课说啰嗦话。刚才大家举个人感触较深的个例讲了对“点读”的认识,对我很有教益。什么时候通过“点读”(点读、点思、点练)而达到“语言站立”的境界就好了。“语言站立”就是把平躺着的文字教得富有生命力,生机勃勃地站立起来。我们都要为此苦练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