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李广值得同情吗
作者:蔡建明
武帝歧视合理吗?司马迁的同情错了吗?
老师引出文帝的话是有几方面用意的。既然文帝说过同情的话,肯定过李广,可见,李广值得同情,但有些因素让文帝也无能为力,这也能说明李广的悲剧不完全是武帝造成的;文帝定位于“时”,“时”一般指时代、时势或特定时段的某些因素,客观上能让讨论联系到更广的背景;更重要的是,这一议题的提出不仅仅意味着探究角度的变化,它实际起到扭转评价方向的作用,充分的讨论为导向肯定性评价作了铺垫。
在探究过程中,老师应当为学生的合理想法提供必要的支撑,而不是仅作简单的肯定或否定。比如说,学生认为“时”指武帝,并且第二次申述理由,老师就应当给他言说的机会,促进他的思考,事实上第二次表达就深得多,他从历史的角度对“时”作出新的显然是合理的解释,是一种有益的补充。还有,学生感觉到“时”应当指某种制度,但是原有的知识积累不可能让他们说清楚这个问题,老师就要适时提供背景知识,主动释疑,激发其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从课堂讨论的情况看,这一效果达到了,学生主动链接到相关的规定,带出了汉朝的文书制度,李广悲剧最深层的原因就这样被找到了。
生11:不合理。李广军龄近50年,历任“郎”“侍”“都尉”“太守”“将军”等职务,大小战斗无数,为汉王朝出生入死,只凭几次战斗的结果,不问作战的意义与效果,就判定他无功,不能封侯。是不全面的。
生12:卫青为了与救命恩人公孙敖独占功劳,排挤李广是事实;汉武帝的歧视也太明显,嫌他老就不要派他去呀,要不李广怎么会拂袖而去,意气用事呢?
师:现在看来,李广性格是有缺陷,但外部因素的刺激放大了这个缺陷。直爽简单往往是一个武将的特征,既是缺陷有时候又是优点,甚至有些可爱。现在让我们再回到开始,简要理一理李广人格与个性中值得肯定的地方。
生13:李广射技高超,打仗勇敢。一生抗击匈奴,“杀首虏多”,战功卓著,匈奴也称他为“飞将军”;胆略超人,遇事能临危不乱、镇定自若。
生14:李广治军简易,仁爱士卒,不贪钱财。是颇受官兵爱戴的将领。他在战斗中身先士卒,生活中先人后己,尤其是与士卒同甘共苦,所以士兵都甘愿在他麾下。他“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
生15:李广死后,“百姓闻之,知与不知,元老壮皆为垂涕”,这是从侧面表现李广人格的魅力。
生16:李广虽然“口讷”,但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恰恰证明他的诚实朴直,不奸狡虚伪。
师:所以,李广是值得我们同情的,他身上的优秀品质是值得我们钦敬的。
虽然这一番探究似乎使结论又回到起点,但讨论过程带来的各种要素使探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原来的探究是在设定的线路与结论下进行的,着眼点是汉王朝用人唯私、排挤迫害有才之人的用人政策,是李广悲剧形成的直接、客观的原因。现在的过程在看似否定的假设中进行,其实是在进行更广更深的讨论,因为造成李广悲剧的是综合因素,有内部的倾轧,有本人性格的缺陷,更有制度的制约,最根本的原因是所谓制度对人的个性的遏制与残杀。内在的更深层次的原因找到了,学生才有可能真正建立对李广的同情,才能认识到李广性格缺陷在人物悲剧中的位置及其与其他要素的关系,才能明了从司马迁到历代文人为何对他念念不忘,颂扬有加。
古文选修教材设置的探究问题是比较多的,探究的问题一般都比较复杂。对“李广是不是值得同情”的讨论显然给古文选修的探究带来两点启示:
1、个性化的认识不应当脱离文本。既然是探究,就应该是个性化的。任何观点,即使是与通常的习惯的结论不一致,甚至截然相反,也要给他表达的机会,如果言之成理就应该充分肯定。这样就会带来我们所渴望的思维碰撞,出现我们意想不到的多元认识,同时课堂的知识容量也会自然得到扩展。但是,如果学生的认识只是基于自己的臆想作出的推断,与文本本身没有关联,老师就要明确地指出来,并且主动地加以引导。因为探究并不意味着天马行空;探究过程中,老师要引领学生发现文本中被忽略的因素,引领学生变换角度再次研习已经形成认识的文本材料。本节课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这样,课堂就不会散漫,不会失控,探究才能成为一种有的放矢的思考。
2、选修的探究要具备一定的广度与深度。就《史记》来说,学生在必修课里也学,但是少而散,是作为培养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来要求的,教学的定位是读懂单篇,也就是说,“言”的习得是第一位的,学生还不具备问题探究的能力,教材呈现的问题多带有理解的性质,即使有探究也只是对节选文本本身在理解上的深入。但《(史记)选读》就不一样了,单篇被放在一个专门的框架之内比较集中地读,每个单篇都与本专题甚至全书有密切的关联,因此,探究的广度被自然拓展了,探究过程中,就应当突破“节选”文本,突破单一文本;“言”与“文”的主次开始易位,因为学生已经具备了基础的阅读能力,在文言词句上需要的是整理巩固,客观上也给探究留出了空间;在必修基础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得到提高,他开始有能力质疑,开始学会多角度多方位思考。这样一些教学因素的改变自然促使我们推进探究的深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