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讲 老子智慧与交往中的聆听

  





  人际交往中说话很重要,聆听也很重要,中国文化中关于聆听的智慧是非常多而且美妙的,名言警句络绎不绝,熠熠生辉。其中老子关于聆听的智慧又如一颗毫光熠熠的宝石,值得解读欣赏。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第81章)我们读到此言,觉得老子的这个话好像和上面说的“美言可以市尊”有矛盾,但是细察文意,他是针对两种不同的情况来说的。

  这里的“信言”,是指真实的话、朴素的话;“美言”,是指华美的话、伪饰的话。“信言”、“美言”是处在对立中的,那么可以推知此“美”是指一种不真实的虚美、矫饰之美,而不是“美言可以市尊”中那种真美的“美言”,两者有不同的涵义。

  我们读老子的书,有时觉得不好懂,前后好像有矛盾,其中往往就因为不了解他这种用字的现象,即使是同一字,但是有时在书中表示不同的意思。比如钱钟书就指出过:《老子》第72章“'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按此又一字双关两意,上'厌'乃厌(餍)足之'厌',与'狎'字对,下'厌'乃厌恶之'厌'”,“涉笔成趣,以文为戏,词人之所惯为”。(《管锥编》)我们了解了这一点,再读《老子》,许多地方就可以知其然与所以然了。

  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这和我们现代人并不绝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碰到。有的人说话,说得天花乱坠,很动听,很华美,但是到头来是让你上当受骗。因为他不伪装得美一些,怎么会打动你,让你上钩啊!所以“不信”的话经过外表“包装”变成的“美言”,不就是“美言不信”了吗?相反“信言”是真实的、素朴的,不用“包装”,它往往没有那种外表的美,这就是“信言不美”了。

  历史上这种情况就没有断绝过,老子的这种智慧,是从生活、历史中总结出来的,又可以验证生活和历史的。比如汉代陆贾在《新语》中说过:“谗夫似贤,美言似信;听之者惑,观之者冥。”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大家都知道战国时候齐国有个叫邹忌的故事,也许一笑了之,但是我们再用老子的理念来解读一番,或许就可以较深地领会为什么“美言不信”了。

  齐相邹忌不仅身高八尺,而且长得很帅,一次在要上朝时候,他照着镜子问夫人:“我和城北的徐公谁美?”徐公是当时公认的美男子。

  夫人回答说:“当然我的老公美,徐公怎么比得上你!”这就似老子所谓的“美言”,一般人爱听,但是邹忌觉得有点不可信。这就是邹忌的厉害,他面对“美言”能动动脑筋。《战国策》上就是这样写的:“忌不自信。”

  邹忌就再问小老婆:“我和徐公谁美?”其妾说:“徐公怎么比得上你美啊!”这还是“美言”,真是异口同声的“美言”了。

  第二天有个客人来了,邹忌再问客人:“我和徐公谁美?”客人说:“徐公比不上你美!”

  凑巧了,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仔细细地审视他,自以为不如他,再用镜子看自己,发觉远比不上他。

  邹忌是一个著名的政治家,他开始考虑,这是为什么。夜深人静,他“寝而思之”,发现其中的道道了。我们也来分析一下,确实这种“美言”有不少内涵。

  一是,听到人家的“美言”并非就是真言、信言,要考虑可信否、真实否。不管是面对亲近自己的人,还是面对别人,都应该如此。再说,面对一个人的“美言”应当如此,而面对众口一词的“美言”也应当如此,比如邹忌听到的是三个人共同的“美言”,也不一定是信言,也不要盲目地就信以为真。

  二是,“美言”是动听悦耳,听了让人舒服,但是在“美言”的后面往往有动机,有一种利益关系的驱动力。比如,邹忌知道:妻子“美言”我,是出于爱我;妾“美言”我,是害怕我;客人“美言”我,是有求于我。一个人要能够洞悉“美言”深层的、背后的东西。

  三是,“美言”容易蒙蔽人,就要实际地考察一番。邹忌自己看到了徐公,才知道怎么回事了,否则就蒙在鼓里。大家想想,如果我们不是把这个故事看作“搞笑”的话,那么其中涵义颇深。

  四是,邹忌果然不愧为一个著名的政治家,他又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小及大,想到了政治,想到了国家大事,那么是不是也这样呢?于是入朝来见齐威王田齐时,他就讲了这回事情,开导齐威王。

  邹忌说:“我确实知道自己远比不上徐公之美,但是因为妻子爱我,妾又怕我,客有求于我,所以他们称赞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地方千里,是有一百二十个城邑的大国,宫里的女人都爱君王,朝廷群臣都害怕君王,由此可见,君王被人蒙蔽得一定更加厉害了。”这一番话,我们看来真叫丝丝入扣。

  邹忌用心思考过了,有人爱我而我受到蒙蔽,那么爱你齐王的人更多了,你齐王受的蒙蔽更大;有人怕我而我受到蒙蔽,那么怕你的人更多,你受到的蒙蔽也更大;有人有求于我而我受到蒙蔽,那么有求于你的人更多,你受到的蒙蔽就更大了。这种内在的逻辑,很有力量啊!

  齐威王是一个很善于聆听的人,他不是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也不是王顾左右而言它。他听出了其中的道道,被触动了,因此称赞说:“善!”很明显,邹忌的这番话不是悦耳的“美言”,因为这不是溜须拍马、歌功颂德的话,而是进谏、批评、开导的话。但这又确实是“信言”,是由邹忌的“美言不信”引出来的这一番“不美”的“信言”。齐威王必定听出来“信言不美”,这才是真正的美言,所以齐威王欣赏地说出一个“善”字来。

  再说,可贵的是齐威王不仅聆听出这是美言、美言中的美道,而且去践行美言、美道。齐威王就下诏令:“从今以后,群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出我的过错的,可以得到上等赏赐;上书进谏我的,可以得到中等赏赐;能在公众场合批评我的,可以得到下等赏赐。”我们设想一下,一个人用一个锐利的东西,当着你的面扎下去,你是什么感觉?这不就是“面刺”吗?现在得“上赏”一等奖的是“面刺”,也就是这种批评指责,丝毫不留情面,就像锐利的东西当面扎进去;挑你的错误、缺点、毛病,一个普通的人也受不了,一个高高在上的国君能接受下来,这应该说是很不容易了。

  这个诏令刚一公布,大家想怎么样啊,很有意思,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群臣进谏,门庭若市”。这个场面今天的人设想一下,依然生动如画啊。你来了,我也来了,他也来了,纷纷前来提意见、熙熙攘攘上门来批评的,就像赶集市那样。这种批评和提意见非但不被拒之门外,而且有奖,用奖励来刺激、拉动“面刺”。一个国君能够这样广开言路,这样虚心接受批评,这样诚心接受监督,怎么不让一代一代的人感叹啊!我们也许不太在意,原来大家熟悉的这个成语“门庭若市”,就是从这里来的。另一方面也说明齐威王的问题、朝廷的问题还真不少。齐威王先前听到的大都是悦耳的“美言”,但是“美言不信”,受了极大的蒙蔽;当他真正听到了“面刺”之言、“进谏”之言、“谤议”之言,虽然不悦耳动听,但是“信言不美”,使得自己眼明心亮,从蒙着的鼓里走出来。

  第二个阶段,起变化了。《战国策》上写道,“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这就是说几个月以后,不再像前一阵“门庭若市”那样了,虽然还是有人来提意见,但是已经是断断续续的了。

  第三阶段,又有变化了。就是一年后,“虽欲言,无可进者”,想要进言的人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批评的了,要献给朝廷的意见都说得差不多了。

  大家要问了,那么带来了什么结果呢?当时的燕国、赵国、韩国、魏国等了解到这个信息后,都纷纷派出使者到齐国来朝贡,《战国策》上说:“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这一概括就是又一句美言,分析它的意思确实是很美妙:这就叫做不用兴师动众地出兵去战胜他国,在朝廷内已经战胜他国了。

  如果我们读了《战国策》的材料,再来对照一下《史记》上的记载,我们就更加清楚了。当初齐威王继位时,韩国、赵国、魏国曾经趁齐国办丧事时发动进攻。另外齐威王继位后,曾经有九年时间自己不理国事,只是让卿大夫去管理,结果可想而知了。诸侯国都来讨伐,齐国的人民不得安宁。你想,官员老百姓当然有一肚子的意见啊!所以为什么上面说到刚提意见的时候会“门庭若市”了。

  再说齐威王也确实想整顿一下,他也确实是战国时期一个很有作为的诸侯王。他考察官员就很重视聆听,从中发现问题。比如齐威王听到自己的左右都常常向他赞扬阿城的大夫,说他是地方官员中最好的,而天天诽谤即墨大夫,说他是最坏的。齐威王听到这些报告后,没有轻信,而是派出得力的人员去实地调查。结果是即墨(今山东平度县东南)这地方治理得好好的,一是田地得到开发,二是百姓生活丰衣足食,三是官府没有积压的公事。齐威王明白了之所以即墨大夫遭受到诽谤,是因为他不会奉承我左右的人,所以没有人赞扬他,在我面前替他说好话。于是齐威王在明察之后,召见即墨大夫,表扬了他,并封给即墨大夫万户食邑。

  相反,他派人实地考察下来,阿城(今山东阳谷县东北)这地方治理得一塌糊涂,田地荒芜,老百姓贫苦。从前赵国攻占了一个城邑,作为大夫不去救援;卫国攻占一个薛陵,作为大夫也竟然不知道。齐威王明白了,之所以阿城大夫能享盛誉,是因为他用重金贿赂了自己的左右,从而得到了不断的赞誉,有人不断地在我面前说他的好话。齐威王很果断,他也召见了阿城大夫,当天就把他烹杀了,并将自己左右曾经吹捧过阿城大夫的人也一起烹杀了。

  齐威王的行为使得齐国上下人人不敢文过饰非,努力竭尽忠诚,齐国治理得很好。据说其他诸侯国有二十多年不敢侵犯齐国。

  轻诺必寡信

  在人际交往中,往往要表态,要许诺,要发誓,还有要签合同,订条约等。中国人有句话:“说话算数。”我们在这些方面要重视自己的承诺。

  我们在成语中对于不守信用,说话不算数的,叫“出尔反尔”。相反,也有个成语,叫“一诺千金”,这本来是说汉代有个叫季布的人非常重视承诺,所以当时楚国人有句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意思是说,季布的诺言非常讲信用。后来李白有首诗里说:“一诺许他人,千金双错刀。”这就成了“一诺千金”了。(李白《叙旧赠江阳宰陆调》)

  有时候人们的承诺让人感动数千年。比如,曾参的妻子有一天要到集市去,孩子哭闹着要跟妈妈一起去。她就哄孩子:“别去了,妈妈回来后,杀猪给你吃!”孩子当然很高兴,不闹了,等着吃肉。因为当时要吃上肉,不像现在这么容易,一般人家是难得能吃上肉的。她从集市回来时,看到曾参正准备杀猪呢,就不让杀,说:“我是哄哄孩子的,说着玩玩的。”曾参很严肃地说:“不能和孩子这样说着玩,孩子很单纯,他们学父母的样子。现在你承诺了杀猪,如果欺骗了他,这就是等于教他们骗人。你骗他,将来他就骗你,这样的话,孩子还能教育好吗?”为了承诺,曾参还是把猪杀了,这就是说话算数,你想在孩子心中父母显得多么可敬可爱!相反,你舍不得这头猪,也许不知道以后会带来多少的损失呢!

  再比如,那种真正的爱情承诺也可以馨香远播数千年而不衰,魅力无穷。郭茂倩《乐府诗集·鼓吹曲词》中有《上邪》一篇,一位女子对爱情发出这样的承诺: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这个女人发誓承诺,说:上天啊!我想要和你长相知相爱,使得两人永不断绝长相守。除非是山塌了头,除非是江河干枯了水,除非是冬天打起了雷,除非是夏天下起了雪,除非是天地相合,那么才敢和你断绝啊!明代胡应麟称为“短篇中的神品”,依我看是爱情承诺中的杰作。在直白中发誓,在发誓中表现出真实的承诺!

  这就使得我们想起了老子教大家的一条智慧:“夫轻诺必寡信。”(第63章)轻,是轻易的意思;寡,是少的意思。老子说,凡是轻易承诺的,那么必定是缺少信用的。这里可以两面来读解:一是一个人轻易承诺,那么也许他是一种缺少诚心的承诺,这种承诺的本身也就是缺少信用的。二是一个人轻易承诺,别人看到他不能实现承诺,那么也会对他失去信任了。如果大家回顾一下自己身边的或是别人的情况,我们会发觉确实是这样的。

  为什么“轻诺必寡信”?这里的原因也很复杂,大约有三种情况是常见的。其一,本来是骗子一类的人物的“轻诺”,那么怎么会不“寡信”?今天我们看得多了,有些广告上的承诺,不就是这样出来的吗?比如还有网恋上的“轻诺”,不是使得许多人上当受骗吗?

  其二,那个人倒不是骗子一类的人,但也不是一个老实人,做人不踏实,说话不踏实,浮夸得很,当然也会不踏实地承诺、允诺别人,当然也会“轻诺必寡信”。

  其三,人还可以,但是碰到一件事情,或许没有认真地考虑一番,就匆匆忙忙许诺了别人,结果自己后来又不能兑现。当然还有其他的原因,不细说了。

  既然生活中有“轻诺必寡信”的情况,那么我们在聆听别人的承诺时,就得好好辨辨味道了,要能及时听出承诺中的“轻”来,要推测一下是否“寡信”。否则有时候给你带来麻烦,有时候甚至带来很大的损失。但是聆听者要听出其中的信息来,还真是不容易,有时十分明智的人,也会上当被蒙。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诸葛亮一生谨慎,但是曾经犯过一个大的错误,就是丢失了街亭。他犯错误的原因之一,就是听信了别人的“轻诺”,没有解读出其中的“寡信”来。

  街亭这个地方很重要,是交通之要塞,是兵家之要地,它是通向汉中的要道。这个地方又称街泉亭,《汉语大词典》说在今天甘肃庄浪县东南。这个地方的失掉,使得他首出祁山的兴师北伐失败了。

  当时魏文帝已经死了,是曹丕的儿子曹叡为魏明帝,诸葛亮想趁这个机会北伐,平定中原,实现毕生的愿望。诸葛亮采用声东击西的方法,叫赵云、邓芝驻扎在箕谷,有意显露其主力在东边,迷惑对方。实际上诸葛亮从西边打出了祁山,并且节节胜利,占领了天水、南安、安定三个郡。

  此后魏国大将张郃前来救援天水。诸葛亮料定张郃必定会夺取街亭这个地方,得派一个能干的将军去把守街亭。派谁呢?诸葛亮问帐下:来者“必取街亭,断吾咽喉之路也,谁可去守”?马谡抢着说自己愿意去。这是马谡的“轻诺”。

  下面是《三国演义》中的一段对话,看看是怎样说话,怎样听话的。

  诸葛亮说:“街亭虽然小可之地,干系有泰山之重。倘街亭有失,吾大军皆休矣。汝虽深通谋略,此地奈无城郭,又无险阻,所守极难。”诸葛亮很谨慎地在思考:一是这个地方有关全局,一是这个地方很难守,一是马谡确实深通谋略,但他能行吗?

  马谡说;“某自幼历学到今,岂不知兵法也?量一街亭,不能守之,要某何用耶?”这里已经可以听出来,马谡看重了自己从小到今熟读兵法的一面,却看轻了街亭在全局中的定位。他根本没有把诸葛亮的话听进去,而是再一次在“轻诺”。

  诸葛亮又说:“街亭正北,吾之咽喉,若咽喉断绝,吾岂能生也?街亭一失,蜀兵休矣!况司马懿非等闲之辈;更有先锋张郃之勇,智谋过人,乃魏之名将也,恐汝不能敌之。”诸葛亮应当听出来马谡是在“轻诺”,所以他会接着往深里分析形势,一是深入讲街亭的重要性与战略上的地位,一是指出敌人的厉害。听得出来,诸葛亮已经在马谡的“轻诺”上,打了个问号。

  但是,马谡说:“休道司马懿、张郃,便是曹叡亲来,有何惧哉!若有差失,乞斩全家!”此再听马谡的轻狂之言,已经认识是一个轻狂之徒了,他的承诺当然是“轻诺必寡信”了。然而,诸葛亮没有马上否决,带着疑问,追问马谡。

  诸葛亮说:“军中无戏言!”

  马谡说:“愿立军令状!”马谡这又是在“轻诺”,最后他的头颅就这么轻易地没有了。

  诸葛亮大约被他的态度打动了,也许太相信军法的作用,相信了马谡的“轻诺”。他亲自选定了马谡去把守,但还是有点不放心,又派王平去辅助。诸葛亮知道王平素来谨慎,但还是连连叮嘱他:“戒之!戒之!”要他小心慎守此地,扎寨应该当道之处,使得敌兵不能偷过。诸葛亮还要求他安营扎寨后,马上画地图送过来。

  诸葛亮心很细,想想还是不放心,就又派高翔去驻扎街亭东北的列柳城,街亭如果有危险可以引兵救助。等高翔出发后,诸葛亮还是不放心,又让魏延再带领一支军队到街亭的后边去,可以接应。这可以看到,诸葛亮用兵是多么谨慎!可惜的是这次他没有能谨慎地否决马谡的“轻诺”,而酿出一场惨败。

  再说马谡到了那里,看了地形后,非但不遵照诸葛亮的话办,还嘲笑诸葛亮太多心了。马谡没有守信用,这不就应了老子的“夫轻诺必寡信”的话了吗?他认为应该扎营在山上的树林里,等敌军来了,可以冲下来,一下子就杀败他们。因为他观察到这里的地势险要,敌军不一定敢来;另外即使来了,自己也可以从隐蔽的山上冲下来,这就合了兵法上所说的“凭高视下,势如破竹”。王平倒是牢牢记住诸葛亮的话,建议还是要当道安营扎寨,这样子的话,就算敌军有十万人也过不去。另外他看到如果敌军来了,包围住这座山,断了汲水之道,那就不战自乱了。但是马谡就是不听,他对王平说:你不要乱说了,如果真的断了汲水之道的话,那兵法上有句话,“置之死地而后生”,那么就会以一当十地死战。我一向熟读兵书,深通谋略,“丞相诸事尚问于吾,汝何等之人,安敢阻耶”?王平身为副手拗不过主将,于是要求分一部分军队另外扎营,可以相互有个照应。

  张郃果然如诸葛亮说的不愧为名将,来了一看,马上找到了对方的漏洞,下令把马谡驻扎的山头包围了起来,断了山上的水源。山上的士兵没水不行啊,于是不打自乱。虽然马谡最后冲出了重围,但是损失惨重。王平也敌不过张郃,几路人马都救助不了,结果就把一个好端端的街亭丢失了。

  我们就用老子的理念来分析一番。这不就是不听取正确的话的后果吗!马谡两次不能听取正确的意见,一次是诸葛亮对他的叮咛,一次是王平的正确规劝。

  当时诸葛亮驻扎在西县,今天甘肃天水市的西南,先前看到王平画过来的地图,就知道坏事了,等到听到街亭失守,心痛这次北伐已经是大势所去,于是赶快撤军,回到汉中。结果魏军又把天水、南安、安定三个郡夺了过去。接下来是打了败仗的马谡回来见诸葛亮,又有一段对话,写得很有意思。

  诸葛亮变色说:“汝自幼饱读兵书,熟谙战策。吾累次叮咛告诫,以街亭是吾根本。汝以全家之命,领此重任,今复如何?”

  马谡说:“某因魏兵势大,不能抵挡,当致如此。”面对失败,还在推卸自己的责任,完全忘记了自己的承诺。如果我们把马谡前面的话对照一下,就更知道当初马谡是何等地“轻诺”、“寡信”了。

  诸葛亮说:“乱道!汝若听王平之言,岂有此祸?”然后按照军法要斩首。

  马谡这时哭着说:“丞相视某如子,某以丞相如父。某之死罪实已难逃,愿丞相思舜帝当日乃殛鲧用禹之义,使某虽死,无恨于黄壤之下也。”

  此后虽然蒋琬正巧赶来,想要救马谡,但是为了严肃军法,诸葛亮还是挥泪斩了马谡。马谡被斩后,诸葛亮还在痛哭不已,蒋琬就问了:丞相你已经正了军法,为什么还要这么痛哭?

  诸葛亮说:“吾非为马谡而痛。谡与吾义同父子,今违令斩之,又何悔焉?吾想先帝在白帝城临危之时,曾嘱吾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今果应此言。乃恨己之不明,追思先帝之言,因此大痛也!”

  原来如此!诸葛亮在反思过程中,想起刘备叮嘱自己的话,现在刘备对马谡的评价应证了。诸葛亮后悔自己不能像刘备那样知马谡其人,不能听从刘备临死的叮嘱,结果坏了大事。当然难过得痛苦不已了。此后诸葛亮上表,要求自贬丞相之职,请求降低三级。刘禅考虑再三,最后同意了,降为右将军,但还是执掌丞相的职权。

  这一历史事件的解读,对今天的人来说还可以有哪些启示呢?

  1.一个人,特别是有职、有权的领导应该注意考察别人的承诺,要辨别出“轻诺必寡信”的情况来,否则可能对个人、事业带来不利。

  2.要考察一个人的承诺,不要单凭自己的经验去判断,还要听听别人的看法。诸葛亮就是只凭自己对马谡的好感,比如知道他熟读兵书,有不错的谋略,经常和自己讨论过问题,而忘记了刘备的话。

  3.既然对别人要辨别出“轻诺必寡信”,那么自己必须是重信用、重承诺。诸葛亮最后要挥泪斩马谡时,蒋琬求情说:“昔楚杀得臣,而文公喜。今天下未定,而戮智谋之臣,岂不可惜?”诸葛亮很清醒,流着泪说:“昔孙武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海分争,干戈交接,若复废法,何以讨贼耶?合当斩之!”诸葛亮重视当初的承诺,按照军法从事,没有留下再一次的过错。

  闻道的层级

  老子在聆听中还教给我们一个大智慧,当注意聆听道,不要错过了那个道。

  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第41章)这是老子对人们聆听“道”时的不同反应所做出的概括。老子说,上等的士人聆听到了道,就勤奋地去实行。中等的士人聆听到了道,有时想起,有时忘了。下等的士人聆听到了道,是大加讥笑;不笑就不足以为道了。

  真的是这样吗?我一直在现实生活中寻找这样的例子来印证。有一次无意的一件事情,让我触悟了。

  一天我上完课回家,走在夕阳中的林荫道上,很惬意,一个小女孩蹦蹦跳跳地从后面走过来。这是一个非常天真烂漫的小女孩,红扑扑的脸,头上扎了好几个辫子,背着书包回家,充满童趣。我就问她,读几年级了。小女孩很爽快,说,二年级了。

  我说:“看你样子很聪明啊。”

  她自傲地说:“那当然!”

  我说:“那好,我给你做个题目,愿意吗?”

  她说:“行。”

  我说:“17加14等于多少?”

  她噗哧一笑,脱口而出:“那太简单了,等于31。”

  我说:“你真的好聪明啊!”

  她两眼放光,很得意,说:“难道不是吗?”

  我说:“再做一个,3减去2等于多少?”

  她的眼光轻蔑地瞟了我一眼,说:“嗨,这样的题目还让我做,我读幼儿园的弟弟都会做呢!”

  我说:“行,咱们做最后一道,2减去3等于多少?”

  我一看小女孩子眼珠转了几转,涨红了脸,一下子又哈哈大笑,嘲笑我说:“你水平真的很差,题目越出越容易,最后都出错了!2怎么可以减3呢?”

  我笑了,当然小女孩不能读懂我笑中的含义,因为我突然心中一亮,无意中又进一步读懂了老子的话了。负数这个道道,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不就是这样“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吗?我再想,其实天底下好多的道道,对于我来说不就像这位小学生一样吗?不知道其中的奥秘,而聆听到后的表现是“大笑之”。啊,原来好多时候自己就在“下士闻道”的情况上!我再想,啊,原来不仅是我,许多的人、一代一代的人中这样的“下士闻道”真的不会少,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提升自己的档次,比如能“中士闻道”,再至于“上士闻道”呢?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老子的又一段语重心长的话: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第70章)

  老子感叹地说,我说的话很容易知晓,很容易实行;但是天下的人都不能知晓,不能实行。我的言说是有宗旨的,事理是有根据的。但是因为人们无知,所以不能了解我。了解我的人越少,效法我的也就显得难能可贵了。因此圣人身上穿着粗衣服,而怀里怀着宝玉。

  这段话,也有不同的解读。比如有人就这样解读其中的内容的:我的言论很容易了解,很容易实行,可是天下没人能了解,没人能实行。我的言论是有宗旨的,我所讲的事理是有纲领的,因为人们无知,所以不了解我。了解我的人越少,要加害于我的人都是贵人,我是很危险的,只好把我的珍贵的学说藏在肚里,装哑巴,装傻瓜了。因此圣人身上穿着粗衣,而怀里却怀着美玉,我也向圣人学习吧!(高亨著,华钟彦校《老子注释》,河南人民出版社)

  关于这段话的文意,大家可以自由去进一步理解。我倒是想起另一个问题,可以想一想世界上古今中外有无数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他们用自己的心血研究出许许多多的道,有社会的、人生的、自然的、科学的等等,而有时候我们后人却不了解,有时候忽略了,有时候遗忘了,有时候还错误地批判了,也许历史上好多杰出的人就像老子说的在感叹“知我者希”呢?比如老子的道讲了几千年了,有好多晶莹剔透的智慧美玉在那里,可是还是不为广大的民众所知道,“知我者希”依旧如此。这或许可以说是智慧在感叹了!

  最后我又想起西方哲人歌德的话:“思想家最精美的成就是理解所能理解的东西,同时默默地尊重不能理解的东西。”思想家尚且如此,何况我们一般人了。因此,我们应该从下士做起,而向上士的目标努力,多聆听道,聆听古今中外的大哲人从杰出的头脑中产生出来的道,那么我们的人生、事业,就会走进充满智慧的阳光之域,奇花异葩任你欣赏采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