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作为仁的人生哲学方法论的中庸
(一)中庸的本义
中庸作为方法论,是孔子以仁为标志的人生哲学思想的必然产物。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脉相承的。在《论语》中,提到中庸只有一次:"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①但实际上,孔子在自己的理论与实践活动中始终贯彻了中庸思想。在先秦时代,各派哲学家为建立自己的世界观、方法论,都曾研究过矛盾问题。道家强调对立的相对性,主张无条件的转化。老子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②在祸福之间、奇正之间、善妖之间,无须一定的客观条件,可以反复转化。法家强调对立的绝对性,主张强凌弱、大制小。韩非子认为,君主应该用严刑峻法镇压臣民:"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好,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③孔子对矛盾的态度与老子、韩非都不同,他主张中庸,而保持矛盾的统
一、平衡和长期稳定。
那么,什么是中庸呢?所谓中,即中正,中和④。所谓庸,即用也,常也⑤。因此中庸即是"用中为常道也"⑥。《礼记·中庸》是发挥孔子中庸思想的著作,它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这句话颇能说明中庸的实质。中庸要求"允执其中"⑦,然而要坚持中,必须把握"两端",即矛盾的对立面;离开两端即无所谓中──对立面的统
一、联结、协调、平衡等等。不过执"两",不是要用"两"而是要用它们的中。这样就可以避免偏于一个极端的危险,站在中的立场上,使矛盾的统一协调地保持下去。我们知道,矛盾双方的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这个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当矛盾双方处在一个统一体之中的时候,事物处在量变阶段,而当矛盾破裂,一方向另一方转化的时候,事物处在质变或飞跃阶段。唯物辩证法既研究量变,也研究质变,既研究矛盾的统一,也研究它的转化.并且对质变、转化给予更大的注意。孔子在政治上主张仁政德治,各安其分,各得其所,"事取其中",希望在和平中损益(改良),惧怕革命,因此在方法论上只强调矛盾的统
一、调和,不谈矛盾的斗争、转化。这是他的学说的严重缺陷。但他对矛盾的统一以中庸为名进行比较深入的探讨.在这一方面对辩证法做出了贡献。
①《论语·雍也》。
②《老子》五十八章。
③《韩非子·奸劫弑臣》。
④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著侯(箭靶)之正为中.故中即训正。"《白虎通义·五行》:"中,和也。"《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皇侃疏曰:"中,中和也。"⑤《说文》:"庸,用也。"《尔雅·释诂》:"庸,常也。"《孟子·告子上》:"庸敬在兄。"赵岐注:"庸,常也,常敬在兄。"⑥《礼记·中庸》:"君子中庸。"郑玄注:"庸,常也,用中为常道出:"郑氏《中⑦《论语·尧曰》。
(二)中庸的主要特征
作为孔子方法论的中庸思想,它的主要特征是:第一,"过犹不及"庸》解题曰:"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有一次,子贡问孔子:"子张与子夏,哪一个更好一些?"孔子说:"子张有些过头(过分),而子夏显得不及(赶不上)。"子贡说:"那么,子张好一些吗?"孔子说:"过犹不及。"就是说,过头和不及同样不好①。用现代语说,就是左和右都不好。很明显,在孔子心目中,唯有无过无不及的中正是好的。过与不及都是相对于一定的标准来说的,它们是在相反方向上脱离标准的对立倾向,构成名副其实的两端。按照中庸思想,只有把握两端,才能更好地坚持中,并且运用中。因此孔子的"过犹不及"的思想,或无过无不及的思想,正是中庸原则的具体应用。中是过与不及的联结点和分界点。中既有过的因素,也有不及的因素,正因为如此,它既不是过,也不是不及,而是它们的否定。可以认为,"过犹不及"的思想,或者说无过无不及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质与量的辩证关系,亦即度量的观念。这就是说,一定的质是与一定的量联系在一起的,量的过与不及都会改变事物的质。为了保证事物具有一定的质,必须既反对过,又反对不及。毛泽东同志说:"过犹不及"是两条战线斗争的方法,是重要思想方法之一。一切哲学,一切思想,一切日常生活,都要做两条战线斗争,去肯定事物与概念的相对安定的质。"②孔子的中庸观念??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值得很好地解释一番。①这个评价是中肯的。中庸确是一个重要哲学范畴,应该给予恰如其分的说明和评价。有人认为"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无过无不及,是折中主义。其实不然。折中主义是在原则对立的观点之间采取的无原则的迁就态度,既承认这一个,又承认那一个,没有原则,没有是非。然而执两用中、无过无不及却不是这样,它是有原则的,这个原则就是在人与人之间各种关系上都必须遵守的礼。具体讲,在孔子心目中即周礼。子曰:"师尔过,而商也不及。??"子贡越席而对曰:"敢问将何以为此中者也?"子曰:"礼乎礼!夫礼所以制中也。"②这就是说,礼既是仁的形式,因而可以作为决定中的标准。因为有了礼这个标准才能明确什么是过和不及,什么是无过无不及的中。孔子以礼制中,当然有其落后的一面,我们可以批评其以周礼为原则的落后性,但不能说他是无原则的。事实上,孔子不但不搞折中主义,反而十分痛恨搞折中主义的人。有一种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同乎流俗,合乎污世"①,到哪里都受欢迎。孔子把这种人叫做"乡愿"。他说:"过我门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乡原乎!乡原,德之贼也!"②宋末诸儒认为中是含糊苟且、不分善恶的意思,如果这样,无原则即是中庸,而乡愿正是中鹿的模范,孔子为什么还要猛烈抨击乡愿呢?其实,中庸与乡愿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有原则,后者无原则,孔子痛恨乡愿,原因就在这里。
①《论语·先进》:"子贡问师(颛孙师,字子张)与商(卜商,字子夏)也孰贤?子曰:'师尔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①毛泽东《致张闻天》,《毛泽东书信选集》第147页。
②《礼记·仲尼燕居》。
①②《孟子·尽心下》。
第二,"和而不同"
如果说过头和不及是贯彻中庸思想(执两用中)必须加以反对的错误倾向的话,那么"和而不同"则是贯彻中庸思想(执两用中)必须加以提倡的正确作法,前者以各执一端的形态出现,后者则以兼容两端中的合理因素而融会贯通之的形态出现,即在对待人与人相处的问题时以有原则的和睦相处的形态出现。那么,什么是和?什么是同?在先秦时代,人们把保持矛盾对立面的和谐叫做和,把取消矛盾对立面的差异叫做同,和与同有原则区别。以君臣为例,和是君臣不同看法的协调。君说可行的,其中有不可行的东西,臣指出其不可行之处,而使其可行的更加完备。君说不可行的,其中有可行的东西,臣指出其可行之处,而去掉其不可行的,这样就可达到政治平稳、民无争心的状况。所谓同,就是有说可,臣亦曰可,君说不可,臣亦曰不可。取消矛盾,造成君主一言堂,结果是使君主犯政治错误,而且愈演愈烈。③孔子认为,只有和是可行的,而同是要不得的。所以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①这就是说,君子坚持有原则的和睦相处,反对无原则的苟同;小人只喜欢无原则的苟同,而不喜欢有原则的和睦相处。"和而不同"包含着这样的思想内容:凡无关原则的小事,要讲协调,重和睦,不要小题大做,闹不团结;凡事关原则性的大问题,就要坚持原则.不应苟同。然而矛盾的和谐或统一、平衡等等,仅仅是矛盾斗争的一种状态,是事物发展的量变阶段。量变阶段也会结束,出现渐进性的中断,即飞跃或质变阶段。可是孔子对破坏和谐的激烈斗争和质变,采取否定态度,不承认它们是发展的常规,因此春秋时代的巨变,他无论如何不能接受,斥之为"天下无道"。像前面所说的那样,他一心要恢复不可能恢复的远远落在社会发展后面的西周初年领主制封建社会那样的和谐、安定的状态,这当然是做不到的,只能以碰壁而告终。
③见《左传·昭公二十年》。
①《论语·子路》。
第三,"时中"与"权"孔子看到,所谓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它将随着时间和条件的不同而不同。他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②时中即在不同的时机上用中。在某种条件下是中的行为,在另一种条件下就不是中。要时时得中,便要审时度势,灵活处置。孟子说:"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③这是在出仕与不出仕问题上的时中。在教育人上也有时中。子路问:"闻斯行诸?"孔子说:"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后来再有问:"闻斯行诸?"孔子答道:"闻斯行之。"为什么给两个人的回答不同呢?孔子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①同样一个道理,冒进的人去做会过分,所以要泄泄火,促退一点;保守的人去做会不及,所以要鼓鼓劲,促进一点。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教法,这便是时中。孔子又说:"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②这里的"可与立,未可权"中的"权"字,其基本含义也与"时中"相似,即通权达变,也就是说凡事要审时度势,讲究灵活性。以上三点,大体上可以概括中庸思想的主要特征。如果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核,那么中庸就是使内容(仁)与形式(礼)相统一的方法论。所谓"过犹不及",所谓"和而不同",所谓"时中",所谓"权"等等,都是中庸这一方法论运用上的不同形式,其最终目的是达到仁与礼的高度统一,达到仁作为人与人之间各种关系的哲学概括这一思想,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得到完美的表现和贯彻。毛泽东同志认为中庸思想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大概指的就是这些。其积极方面的意义,现在仍值得很好地加以论证和阐发,做到"古为今用"。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总纲,这在第四章中己作了论述,本章专就伦理思想本身再进一步作些探讨。
②《礼记·中庸》。
③《孟子·公孙丑上》。
①《论语·先进》。
②《论语·子罕》。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