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治思想



  孔子政治思想的特点是从仁的人生哲学思想出发,以怀古的方式憧憬未来。他把古代社会加以美化,称尧舜时代为"大同",文、武、周公时代为"小康",并用当时普遍流行的、逆转历史的仿佛越古越好的好古眼光,把"大同"作为最高理想,把"小康"作为近期的目标。

  (一)关于大同思想

  大同思想渊源于先民对于远古无阶级社会的怀念,先秦诸子思想中都以不同的形式曲折地反映了劳动群众的这种思绪,提出了各有特色的政治理想和主张。孔子的大同思想是与他仁的人生哲学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就是说大同是彻底实现了仁的美好社会。
  "大同"的蓝图见于《礼记·礼运》,原文是:·244·孔子评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举"之借字)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读"鳏"──作者注)寡孤蚀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是一幅理想化了的传说中的尧舜时代的原始社会图景,也是孔子政治理想的最高境界。

  (二)关于小康思想

  前面已经讲过,孔子是一个注重现实的思想家,他虽憧憬大同世界,但作为近期目标,当前要力促其实现的则是小康世界。小康的蓝图亦见于《礼记·礼运》,原文如下: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为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智,以功为已。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型)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这里所描述的实际上是继原始社会之后相继而起的阶级社会特别是西周文武时代夏、商、周三代的"盛世"景象(孔子心目中的小康时代)。这时已经是"天下为家",为了适应于"家天下"的要求,产生了一系列的典章制度、伦理道德。为了保卫和争夺这个"家天下",又不得不出现了城郭、沟池、阴谋、兵战。这样的社会当然不如"大同"世界那么和谐美满和道德高尚。但是,这个社会毕竟还有"礼",还有"信"、"义"、"仁"、"让",还有正常秩序,所以也还是"小康"。在孔子看来,"大同"以尧、舜时代为典型,"小康"以西周为典型。但尧舜时代毕竟遥远,典章制度无可稽考,只能根据传说把它当作最高理想加以宣传,一旦条件成熟再去实现;而西周时代毕竟切近,典章文物:礼乐制度,基本保存,尤其在鲁国,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所以孔子把重建西周"小康"社会("吾从周")作为他一生为之奋斗的近期政治理想。所以,孔子的"小康"世界实际上就是西周初年的领主制封建社会。因此,孔子对西周社会及其主要人物文、武、周、召都是极其仰慕的。

  (三)关于《礼记·礼运》是否反映了孔子政治理想的问题

  《礼记·礼运》篇出现的时代,诚然后于孔子,但却包含了先秦儒家一脉相承的传统观点,本质上反映了孔子的政治理想。我们作这样论断的理由是:首先,对古代历史发展阶段的看法,《礼记·礼运》篇的观点大体与孔子相同。《礼运》篇所说的"大同"实际上相当于·246·孔子评传传说中的尧舜时代,所谓"小康"实际上相当于西周初年的领主制封建社会。
  《礼记·中庸》明确指出:"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可见孔子也把历史分为尧舜和文武两个不同的阶段。对于第一个阶段的历史,孔子只是作为最高理想来进行宣传("祖述");而对于第二阶段的历史就要具体效法,努力实行("宪章")了。这就表明,用"祖述"对尧舜,用"宪章"对文武,是有区别、有分寸、有一定不同涵义的。
  其次,孔子论"道"的部分政治内容大体上与《礼记·礼运》中讲的"大道"一致。
  《礼记·礼运》中的"道",主要内容是"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这恰与孔子理解的尧舜之道是一个意思。《论语·泰伯》:"大哉,尧之为君也,??唯天为大,唯尧则之。"意思是说尧作为国君风格高尚,能以天(自然)为法则。天是大公无私的,尧也和天一样大公无私,把国家当作公产。到了舜的时代,舜也能"有天下也而不与焉"①,即治理天下,毫不为己。"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②舜用五个大臣就能把天下治好的原因,在于他举用了贤才。所以这与孔子举贤才的思想一致。孔子高度赞扬的"博施于民而能济众"③,实际上是"天下为公"的具体化,因为只有博施济众,才能够实行"天下为公",否则"各亲其亲,各子其子",何以谈公呢?《礼记·礼运》主张"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而孔子提倡"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几乎如出一辙。由此可知,孔子的"道"与"大道之行也"的"大道"具有基本相同的内容。
  有人认为《礼运》篇晚出,两段文字虽都标明"孔子曰",但不能代表孔子思想。我们认为什么书可以做为孔子思想资料。不能单从时间上判定,更重要的是看思想实质是否一致。否则,连《论语》也将成为不可信的资料,因为它并不是孔子亲手所著,而是弟子或再传弟子根据记录追记整理而成的。何况《礼运》篇出于汉初儒家之手,离孔于还不很远,因此无论从内容上还是时间上,都可以确定《礼运》篇所载"大同"、"小康"思想是可以反映孔子以仁为人生哲学的真实思想的。
  ①《论语·泰伯》。
  ②《论语·泰伯》。
  ③《论语·雍也》。

  (四)关于小康时代文、武、周公之治的主要特征和正确对待大同思想的问题

  孔子之所以仰慕西周初年的文、武、周、召之治,把它作为自己为之奋斗的政治理想的近期目标,是因为西周初年确是出现了封建社会初期所能出现的"仁政德治"的繁荣安定景象,主要表现在:1.敬德保民周公总结殷王朝灭亡的教训,主张贵族对己要实行"敬德",亦即敬守道德准则;同时要求贵族对下要实行"保民"政策。敬德的具体内容是提倡孝友、勤劳和教育为主的方针,禁止逸豫、酗酒、滥施刑罚。"保民",除实行井田制,使民有田可耕之外,还包括省赋税等内容。孔子的仁政德治等思想,恰是这种政治理论的发展。由于贯彻敬德保民的原则,"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措)四十余年不用。"①"民和睦","颂声兴"②。这样的社会秩序,这样的政治局面,当然是孔子一心向往的。
  2.礼治"礼"是建立封建宗法领主制统治秩序的基本原则,它具有包罗万象的性质,大至各级领主贵族的爵位、嫡长子继承制和列国间的怔伐、盟聘,小至车马服饰、进退揖让,都有礼可循。有了"礼",一切依礼而行,社会秩序就井然不紊;失掉礼,封建宗法领主制的这种社会秩序就不能维持。孔子弟子有若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③由于西周时代礼制达到了较前完备的程度,而礼的制定者是周公,所以,有子说的"先王之道"实际上就是文、武、周公之道。"先王之道"以"礼"为最美,是因为用礼建立秩序,能使人人按不同等级"和睦相处"。礼治因而就是仁政的必然表现形式,当然也就是孔子一心向往的了。
  3.任贤孔子认为西周正是贤人在位之世。"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④(后两句话据刘宝楠《论语正义》引宋翔凤说,"是周武王封诸侯之辞")前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周朝有大的封赐时,善人得赏而富有起来。这就是说周朝总是奖励善人。后两句话的意思是说,虽有至亲,却不如仁人,也就是说亲人不如仁人重要。既然在西周初年是"善人"和"仁人"当权,那么周初的辅弼大臣乃至一般官吏自然都是贤才了,正如《论语》所说:武王曰:"予有乱(治)臣十人,"孔子曰:"才难。"①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②以上三点大概就是"先王之道"的主要内容,也就是孔子"小康"政治理想的主要特征。孔子终生为之奋斗的"小康"社会应该说是一个经济发展、人民安定的社会。孔子不想彻底革新,而要"从周",表现了很浓的保守色彩。然而他也不是照搬西周旧制,乃是在"从周"的名义下建设一个他所理想的封建社会,以复古之名(复西周之古)行改制之实。孔子的"大同"思想,不管它是多么天真和不切实际,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被压迫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朦胧地指明了人类未来发展的方向。虽然它与科学社会主义有原①《史记·周本纪》。
  ②《史记·周本纪》。
  ③《论语·学而》。
  ④《论语·尧曰》。
  ①《论语·泰伯》。
  ②《论语·微子》。
  则不同,但恰如列宁所指出的那样,"剥削的存在,永远会在被剥削者本身和个别'知识分子'代表中间产生与这一制度相反的理想。""这些理想对马克思主义者说来是非常宝贵的。"③我们理所当然地应该把孔子在两千余年前提出的"大同"思想当作"非常宝贵"的遗产加以消化、继承和发扬。
  ③列宁(民粹主义的经济内容),《列宁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