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历史观
司马迁把他对社会历史的研究,概括为"通古今之变",即所谓历史观。
主要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1.大一统历史观。
司马迁所处的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确立和巩固的时代。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国家的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战乱,是当时最先进的制度。所谓大一统历史观,就是对这一先进制度的赞颂和提供理论基础。中国走向大一统,是历史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邹衍的五德终始说,董仲舒演化的春秋公羊学,都是应运而生的大一统理论。汉武帝封禅、制历、改制,罢黜百家定儒学于一尊,正是在贯彻五德终始和天人合一的政治哲学。因此,尽管邹衍和董仲舒,对大一统历史的发展作了唯心主义的解释,提出了历史循环论的理论,但其旨归是宣扬大一统,在当时来说,不仅是进步的历史观,而且对强化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制造了合法的理论,在政治上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司马迁继承了前代思想家大一统的理论,用以作为考察历史发展的指导思想,从而又系统地发展了这一理论,形成了《史记》独具的大一统历史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邹衍和董仲舒是哲学家,他们构思的大一统理论是恩辨哲学,空言论道,直接服务于当时的政治。司马迁是历史家,他构思的大一统理论是对历史发展过程的升华,目的是从历史经验教训中探寻治乱规律,所以具有丰富的历史内容。前述四、五、六三章,均已触及了司马迁的历史观。《论六家要指》强调儒、名、法各家序君臣之礼,正上下之分,殊途同归,百家之学皆务为治世,就是大一统理论的反映。《史记》五体的体制结构,形象地照映了大一统的封建制等级秩序。司马迁修正断限,起于黄帝,讫于太初,更明显地表达了大一统历史观。这里,我们再综括起来,说一说司马迁的大一统历史观,在中国历史上究竟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就可以了解它的进步意义了。司马迁贯通叙述历史,从黄帝的统一到汉武帝的大一统,象征着历史的发展方向,象征着帝王德业的日益兴盛。中华民族不断壮大,各民族互相融合,远方殊俗日益统一,这样一条叙史红线,贯穿在《史记》全书中。夏、商、周三代之君,春秋以来列国诸侯,秦汉帝王,四方民族,无不为黄帝子孙。匈奴是夏桀之后,勾吴与中国之虞为兄弟,越王勾践禹之后,楚是颛顼之后,其苗裔为滇王。中华民族皆黄帝子孙,这一民族一统观念就奠基于《史记》。司马迁的这一伟大思想成为历代以来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的宝贵历史资料,数千年来激励了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荣和进步而斗争。"黄帝子孙",至今仍是一个神圣的名词,具有无限的号召力。被黄帝战败的炎帝,教民稼穑,号"神农氏",也是一个企图统一天下的历史人物,常与黄帝并称。所以"黄帝子孙"这一口号也称"炎黄子孙"。以今日观点来看,五帝三王是一家,都是黄帝子孙,这完全是一个人造的历史系统,它是以父权制代替母权制这一历史背景的传说史影为依据,用以消除各种氏族的畛域所生出的大一统要求而产生的,其进步意义显而易见。司马迁还把周边民族匈奴、西域、西南夷等都纳入黄帝子孙的范围,用以表达他的民族一统思想,更属难能可贵。北齐魏收作《魏书》亦云:"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托,谓后为跋,故以为氏。"①附会托跋为黄帝子孙,为胡人入主中原制造正统的舆论,由此可见,司马迁的大一统历史观,在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历史上起了巨大的进步作用。
2.发展、进化、变革的历史观。
历史是周而复始的循环,还是在变化、发展?历史是因循守旧,回顾往古,还是在随俗进化,不断革新?这些是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要探索和回答的问题。司马迁是怎样回答的呢?
首先,司马迁对董仲舒的"三统循环论"作了扬弃和改造,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不容否认,司马迁的历史观仍带有循环论的色彩。《历书序》云:"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盖三王之正若循环,穷则反本。"这是讲天道循环。《高祖本纪赞》云:"夏之政忠。忠之敝,小人以野,故殷人承之以敬。敬之敝,小人以鬼,故周人承之以文。文之敝,小人以,故救莫若以忠。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这是讲人道循环。于是有人认为司马迁的历史观就是"古今社会按照'忠'--'敬'--'文,这套公式周而复始地'变,",因而也称司马迁的历史观是"三统循环论"。其实这是极大的误解。董仲舒《天人三策》讲"夏上忠,殷上敬,周上文",是"百王之用,以此三者",又云"三圣相受而守一道",结论是"今汉继大乱之后,若宜少损周之文致,用夏之忠者"。显然,董仲舒所讲的"变",才是"忠--敬--文"的循环往复,强调"道"是不变的。司马迁只是借用循环的语言,着意讲"变"。司马迁的用语是"三王之正若循环",言"若"者,象也,似也,好象是循环,这和我们现今用语"螺旋式"上升有些相似。"若循环"与董仲舒的"百王之用,以此三者"是大相径庭的。
此外,我们还须指出,在秦汉之际,循环论历史观是当时人们认识历史发展所能达到的认识论的制高点,初起是一种进步的历史观。在先秦诸于百家争鸣时代,老子法大古,主张小国寡民的社会为至治之极。儒家法尧舜,也是向后看。道儒两家历史观的理论基础,都认为世风日坏,人心益恶,历史向着衰败的方向演变。主张法后王的法家,赤裸裸地以人性恶为其理论基础,政治方针刚毅刻深。而邹衍倡导的五德终始循环论和董仲舒构思的三统循环论,却是宣扬大一统,是适应秦汉大一统政治需要而出现的。循环论摒弃了人心益恶而讲天道惩恶、佑善,本来的意愿是劝诫人君重视历史变化,施行仁政,争取民心,争取天命,获得五德之属。"循环"二字包含着发展和变化的思想,只不过是转圆圈。转圆圈也是一种运动。邹衍对历史的阐述是,"先序今以上至黄帝,学者所共术,大并世盛衰,因载其祥度制,推而远之,至天地未生,窈冥不可考而原也"①。从开天辟他讲到当今社会的大一统,不就是一部生动的历史发展进化史吗?"大并世盛衰",《索隐》云:"言其大体随代盛衰,观时而说事。""随代盛衰",不就是讲变化吗?不过邹衍阿世取容,妄说祥,其语闳大不经,受到了司马迁的批判。董仲舒维护道统,把循环论引向随顺人主的意志,成了官方哲学,扼杀变化,宣扬神意史观,才日益走向反动的。司马迁接过循环论,把它发展为变革的历史观。《天官书》云:"夫夭运,三十岁一小变,百年中变,五百载大变;① ②《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
① 《魏书》卷一《序纪》。
三大变一纪;三纪而大备,此其大数也。为国者必贵三五。上下各千岁,然后天人之际续备。""三五往复"仍带循环论的框架,但重点是讲"变",称"三五之变"。"三"即三十年,是一代人。司马迁认为每一代人都有变化。"五"即五百年,是一个大的周期变化。司马迁"究天人之际",得出"三五之变"符合天道人事,为讲历史之"变"提供理论根据。这就是司马迁对循环论的扬弃和改造。
第二,司马迁"通古今之变",从人事和历史思考中,突破了循环论的框架,认为历史发展的本质就是"变",而且是不断进化的。"通古今之变"这一命题就是与董仲舒宣扬的"天不变,道亦不变"针锋相对的。"变"是司马迁朴素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核心。他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在"变",只有用"变"的观点才能探究事物的规律。他说:"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①。没有一成不变的态势,没有永恒存在的形体,所以才能洞悉万物的真情。从"变"的理论观点出发,决定了司马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人类社会的历史,他名之曰"变",曰"渐",曰"终始"。他说:"天人之际,承敝通变","略协古今之变";"臣拭君,子弑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②;"是以物盛而衰,时极而转,一质一文,终始之变也"①。司马迁在这方面的言论是很多的。"物盛而衰,固其变也","儒者断其义,驰说者骋其词,不务综其终始。"③等等,不胜枚举。"变",指社会不断地进化和发展;"渐",指的是进行、运行,即进化和发展的过程;"终始",指的是因果关系,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个里程是有因果相联的关系,即有规律可以认识的。总括为一句话,"通古今之变"的目的就是"稽其成败兴坏之理"④,探寻社会治乱的规律。
怎样认识历史之"变",就是要作贯通的思考,即"略协古今之变"。
"略协"就是综核、考察而把握大纲的意思。"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这是整部《史记》的写作要领。"略协"、"厥协"、"整齐"都有综合、总结之意。司马迁综核历史,鲜明地表现了历史是不断发展、进化和变革的观点,而且愈向前发展,变革愈烈。司马迁的这一思想,在《秦楚之际月表序》中用史实作了高度的理论概括。司马迁说:昔虞、夏之兴,积善累功数十年,德洽百姓,摄行政事,考之于天,然后在位。汤、武之王,乃由契、后稷修行仁义十余世,不期而会孟津八百诸侯,犹以为未可,其后乃放弑。秦起襄公,章于文、缪,献、孝之后。稍以蚕食六国,百有余载,至始皇乃能并冠带之伦。以德若彼,用力如此,盖一统若斯之难也。
这段议论,十分简括地勾画了中国历史从虞、夏至秦汉大一统发展变化的轮廓。社会走向一统这就是两千多年来历史发展的方向,经历了漫长的历程,所以司马迁慨叹"盖一统若斯之难也"。这里一丝一毫循环论的影于也没有。秦楚之际的巨变,司马迁更是惊叹万分。他说:"五年之间,号令三嬗,自生民以来,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陈涉、项羽、刘邦,都"起于阎巷",与虞、夏之兴和秦王朝之兴又是一番新气象。对于这种巨变,司马迁也是从历史的原因加以探索。他得出结论是"向秦之禁,适足以资贤者为① 《史记》卷七十四《孟子荀卿列传》。
① ②《史记》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
③ 《史记》卷三十《平准书》。
④ 《史记》卷十四《十二诸侯年表序》。
驱除难耳"。秦朝禁忌太苛,它所施行的暴政引起了人民的反抗,于是"王迹之兴,起于闾巷"。这就是司马迁探索历史之变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发现了人的活动是历史的主体,从而写出了以人为中心的历史,排除了神意史观。司马迁发展、进化、变革的历史观,不仅表现在议论中,而且更加鲜明地表现在《史记》的具体内容中。朝代更替,制度建立,对民施政等各个方面都表现了这些进步的历史观点。《史记》卷首《五帝本纪》就是一个集中表现进化观点的鲜明例证。黄帝之世,部落互相攻战,生产落后。黄帝"修德振兵",统一了天下。他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按时插百谷,草创制度。黄帝本人"披山通道,未尝宁居"。颛顼、帝喾相继,大体仿黄帝之治。当尧之世,历法、生产、治政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尧用羲氏、和氏为历官,有了专门的推历机构。尧年老举舜摄政,经过了长期的考验,证明舜很贤能而授之以政。尧举贤、禅让,很重视人民的态度。当舜之时,礼仪制度都建立起来,舜举了二十二个贤人治理国家,各种事业都兴办起来。司马迁说,"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这句话就是《五帝本纪》的主题。历史经历了从黄帝到虞舜的不断发展,国家建制才初具规模。可以说《五帝本纪》的思想脉络对于读《史记》全书是一个示例。本篇仅三千余字,具体生动地描绘了五帝相承的发展变化,鲜明地表达了司马迁进化论的历史观。
如上所述,司马迁扬弃和改造了循环论,借用循环论的语言来表述历史之"变",发展成为进化论的历史观,这是他对历史学的一大贡献。
3.带二元论色彩的朴素唯物论历史观。
历史是怎样向前发展、变化的,即是谁在创造历史,司马迁的回答具有浓厚的二元论色彩,但基本倾向是朴素唯物论历史观。本章前已论证,司马迁的天人观是二元论,他认为天人相感,天能支配人事,却又不受星占术荒诞迷信的束缚,对惩恶佑善的天道提出了质疑。这里着重评述司马迁在人事论述上的二元论,即他认为圣君贤相可以治平天下,但又承认人心向背起最后的决定作用。
《史记》以人物为中心,主体是帝王将相。司马迁不遗余力地歌颂"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上",强调英雄的创世作用。但司马迁在英雄史观的内核中有两个显著进步的历史观点,符合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为后世史家所不能望其项背。分述于下。第一个观点,司马迁认为,任何个人不能专有一切智慧,英雄个人不能创世。五帝三代之主,圣明的表现就是举贤授能。他说:"尧虽贤,兴事业不成,得禹而九州宁"⑤。刘邦得天下,文臣如雨,猛将如云,但对强大的匈奴束手无策,国家定都不能决。陇西戍卒娄敬,脱挽辂,衣羊裘见高帝,建言定都关中,与匈奴和亲,国家赖其便。司马迁感慨他说:"语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树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信哉!夫高祖起微细,定海内,谋计用兵,可谓尽之矣。然而刘敬(娄敬赐姓刘)脱挽辂一说,建万世之安,智岂可专邪!"①两千年前的司马迁从一个下层士兵的建言中看到了人民的智慧,不仅特为之作传,还上升为哲理,"智岂可专邪",从而否定了最最最的超人,实在了不起。为此,司马迁为侠客、医卜、商贾、徘优、博徒、妇女等等下层人物作传,创立类传,使《史记》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⑤ 《报任安书》。
① 《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赞》。
第二个观点,国家兴亡,民心向背起最后的决定作用。"民惟邦本",这本是儒家宣扬仁政的基本观点。孟子进一步发挥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著名理论②。司马迁的贡献,他第一个真正用这一观点考察了历史的变迁,生动地描绘了人民群众的创造力量,从正反两个方面贯穿全书。正面描写,三代之王都是祖上积德累善赢得了百姓拥戴。"子羽暴虐,汉行功德"而得天下。孝文帝"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③这是得人心者得天下。反面描写,武王伐纣,"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武王至商国,商国百姓咸待于郊"①。秦之亡,是因为"天下同心而苦秦久矣"②,故陈涉发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③。"风起云蒸"四个字形容了人民群众具有铺夭盖地的力量。韩信亡楚归汉,论项羽必败,其言曰:"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④事实一步步按着韩信的预言演进,楚亡汉兴,失民心者失天下。
更能表现司马迁朴素唯物论历史观的是,他在《货殖列传》中提出的欲望动力说,也就是人类对于社会物质生活的依赖和追求是历史必然向前发展的"势",是任何力量也不能使之倒转的。这在前节经济观中已有详论,兹从略。
综上所述,司马迁大一统历史观是对西汉上朝政治制度的肯定,《史记》的主题是尊汉。司马迁朴素唯物论历史观呈现二元论的色彩,不仅仅是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认识的历史局限性,而且更主要地反映了司马迁走向进步的足迹。形成司马迁独特历史观具有多种因素。思想资料的继承是一个重要方面。但就在这一个方面司马迁也不是墨守一家。他广泛地吸取先秦诸子以来百家学说中的进步观点和合理内核,形成自己朴素的唯物论历史观。如儒家的"民惟邦本"思想,法家的"法后王"思想,阴阳家的"循环论"变化思想,公羊家的"大一统"思想等等,司马迁都加以吸收、扬弃和改造。更重要的是司马迁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实录史事的科学精神,使他不断突破信仰的束缚,走向进步。正因为他精通天文、历法,加之求实的科学精神和大无畏的探索勇气,才使他运用观测资料批判星气之书的"讥详不经"。此外,司马迁的生活经历也是形成他进步历史观的重要因素。例如升华了朴素唯物论历史观的《货殖列传》就是司马迁二十壮游的成果之一。知识的扩展和生活的体验,使司马迁不断走向进步,终于突破帝王中心论而面向广阔的社会,熔铸了一定成分的人民的历史,从而表现了二元论的色彩。所谓二无论,是我们今天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回顾前人的思想体系所发现的矛盾,这是人类认识论的进步。在司马迁时代,他并不认为二无论是一个矛盾,而是很合谐的思想体系。所以司马迁自豪地宣称自成"一家之言"。
② 《史记》卷九十九《刘敬叔孙通列传·赞》。
③ 《孟子·离娄上》载孟子之言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① 《史记》卷十《孝文本纪》。
② 《史记》卷四《周本纪》。
③ 《史记》卷八十九《张耳陈余列传》。
④ 《史记》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