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居 士  一、佛 教



  佛教,在佛门应称为佛法。法是一切事物的意思,也就是宇宙万有。创始者为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王太子释迦牟尼(约公元前565-前486 年),与孔子(公元前551-前479 年)、老子(?)同时。所以儒、释、道三教的创始、基本上在同一时代里。

  他们是各立门户,各有宗旨。但在隋、唐之际,除了儒与道本来就有血统关系--主要在《易》之外,道竟然也与佛相互渗透(后有详述),儒与佛也趋向容洽起来。

  还有一件鲜为人知的事,是当12 世纪到19 世纪一段时间里,佛教在它的发祥地印度,竟然销声匿迹到消失的地步。幸而斯里兰卡将它保存下来,经过漫长的700 年之后,再反馈于印度。还有传入中国的一支,确也一直绵延到今天,更其是西藏。

  在与印度阿育王①(约公元前272-前226 年)同一时期的秦始皇(公元前259-210 年)时代,已有天竺(即印度)的沙门②室利房等18 人来到我国咸阳③传教。

  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 年)大月支国④国王使伊存来长沙,口授佛经给博士弟子景卢。

  东汉明帝·水平七年(公元64 年),派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作使者12 人,前往天竺访求佛法。永平十年(公元67 年)迦叶摩腾⑤与竺法兰⑥两位高僧应邀来洛阳,并携来佛经与佛像。翌年(68 年),在洛阳雍门外三里御道南建立起中国第一个佛教寺院--白马寺⑦。并在此把带来的佛经翻译为中文,内有《四十二章经》等。这是第一部由梵文直译中文的佛经,为中国早期佛教基本经典著作之一。佛教的传入,虽早在秦王朝,但作为一个宗教并得到政府承认崇信者,乃从东汉明帝(58-75 年在位)时算起。张衡①在《西京赋》① 阿育王,又译阿恕迦或阿输迦。意译为"无忧王"或"天爱喜见王"。印度 摩揭陀国孔雀王朝创始人旃陀曼笈多的孙子。他主持佛教、婆罗门教、耆那教 … … 等事务,特别扶植佛教,甚至奉为国教。② 沙门,为梵文音译"沙门那"的简称。意译为静态、息恶、修道。原为古印 度反婆罗门教思想潮各个派别出家者的通称。在中国别统称和尚。

  ③ 咸阳,古秦地,今陕西省长安东之谓城故址。

  ④ 大月支国,为古代月氏族建立的王国,今在伊犁河上流。

  ⑤ 迦叶摩腾,为中印度人,当时是一位有道行的西域高僧。

  ⑥ 竺法兰,也是中印度高僧,他与迦叶摩腾同来中国。在白马寺与迦合译 《四十二章经》。迦死后,他又单独译了《十地断结经》、《佛本生经》、《法海藏经》、 《佛本行经》??等佛经。⑦ 白马寺,建于河南省、洛阳市东10 公里,因当时用白马把西域佛经驮 来,故称白马寺。保存了1900 年之久。山门东西两侧为迦叶摩腾与竺法兰的坟 墓。现设有"白马寺汉魏故城文物保管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① 张衡(78-139 年),东汉·南阳西鄂人,字子平。精通五经、天文、历算、机械、制作,为一名大科学家。

  中已谈及到"桑门"(即沙门),可以证实在那时的佛教已渗入了儒家大门。的确,佛学对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他的博大精深,义理幽玄,数千卷由梵文翻译过来的佛教经典,本身就是伟大、富丽、有价值的文学作品。更其是如《维摩诸经》②、《法华经》③、《楞严经》④等,特别为历代文人们所钟爱。也有被纯粹地为着文学目的而研读者,例如古代有名人物陶渊明⑤、王维⑥、白居易⑦、柳宗元⑧、苏东坡⑨??,近代的康有为①、谭嗣同②、章太炎③、丁福保④、梁启超⑤??等,都与释氏有缘,甚至鲁迅⑥也在京金陵刻经处刻印了印度僧伽斯那的《百喻经》⑦。所以孙思邈的研究佛学,毫无奇怪之处。但总觉得孙氏对佛学的研究和造诣,远远不及道教。旦看孙氏在道教方面的一言一语,都可分析出是出于那一宗那一派的,而在佛教方面,就无法追究其出处。不过凭旁证观察,可能还是接近于律宗三大派之一的南山宗。

  从此起,佛教在中国,就迅速兴旺起来。主要反映在中国本土的为高僧辈出、西域番僧也不断地频来传教以及佛经的输入、翻译及著作。当时中国高僧道安⑧法师是一位重要人物,是起了很大积极作用的佛门领袖。他曾派遣② 《维摩诸经》,为维摩洁的说经,由秦罗什译成中文。维为辅释迦教化的菩萨。唐王维,就以他的摩诘为字。名与字联起来即维摩诘。

  ③ 《法华经》为《妙法、莲华经》的简称。经中"法师品"谓"是法华经藏,深固幽远,无人能到"。经中"同安乐行品"谓"此法华经,诸佛如来秘密之藏,于诸经中最在其上"。佛经的"品",相当于我们的"篇"或"章"。

  ④ 《楞严经》全名为《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由唐般刺密帝译成中文。内中精神是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萨妙明元心。心精偏因,含里十方。众生不明性净妙体,故而流转生死。通过由低至高的修行阶次,达到方尽妙觉,成无上道。

  ⑤ 陶渊明(365-427 年),名潜,字无亮,晋·寻阳人。曾为彭泽令,因不能"为丑斗米折腰"而弃官归隐。

  ⑥ 王维(701-761 年)。唐·太原祁人,字摩诘。人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晚年茹素长斋。⑦ 白居易(772-846 年),唐·太原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唐代大诗人。⑧ 柳宗元(773-819 年),唐·河东人,号子厚,曾任柳州刺史,故人称柳柳州。诗文皆工,尤擅长散文。⑨ 苏东坡(1036-1101 年),宋·眉州眉山人,名轼,字子瞻。贬谪黄州,筑室于东坡,固自号东坡居士。① 康有为(1858-1927 年),广东南海人。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近代 改良派领袖,后为保皇派首领。

  ② 谭嗣同(1865-1898 年),湖南浏阳人,字复生,号壮飞。近代改良派政治 家、思想家。戊戌变法中牺牲的六君子之一。

  ③ 章太炎(1869-1936 年),名炳麟,浙江余杭人。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 家。④ 丁福保(1874-1952 年),字仲祜,江苏无锡人。除著有不少医学书籍外, 尚著有《佛学大辞典》《文选类诂》等。

  ⑤ 梁启超(1873-1929 年),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 人。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与师康有为人称"康梁"。

  ⑥ 鲁迅(1881-1936 年),中国现代伟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 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⑦ 《百喻经》全名为《百句譬喻经》,共四卷。古印度僧伽斯那著,南朝齐求 那毗地泽。全经采用寓言譬喻形式,用100 个(实为98 个)事例来说明佛教的基 本教义,是一部佛经中的文艺作品。⑧ 道安(314-385 年),东晋高僧,为般若学派"六家七宗"之一"本无宗"的 主要代表。俗姓卫,常山扶柳(今河北冀县)人。12 岁出家,著名弟子有慧远、僧睿、 昙翼、法遇、慧持、慧永、道立??等。徒众到各地大弘佛法。也是我国第一个制订佛门的清规戒律者。由他整理了已译的经典,总结出一套翻译佛经的工作经验。并培养了许多学者和翻译人才,为后来鸠摩罗什①的大规模翻译佛经涤讪了良好的基础。

  西晋·惠帝时(291-306 年)僧人帛远②译出《惟逮菩萨经》,疏注了《道楞严经》。当时有道士王浮③,撰《老子化胡论》以贬低佛教,帛即予以还击,争论十分激烈,也是一场佛与道两教论战斗争之一。

  东晋,高僧慧持④,当时西域们伽罗叉⑤译的《中阿含经》,就是经过他审阅的。

  孝武帝·大元三年(378 年),道安和尚进长安,从此在佛门贡献了伟大的事业。太元九年(384 年),认为善人死后可往生阿弥陀西方极乐世界净土说的慧远和尚⑥,转辗而居庐山的龙泉精舍,创立"白莲社",弘扬这个"净土"学说,故而后人尊他为"净土宗"的始祖。安帝·隆安元年到义熙九年(397-413 年),天竺高僧鸠摩罗什大规模的全面系统翻译了包括《十诵经》在内的大乘空宗龙树提婆的经典。同时克什尔①高僧佛陀那舍②又译出了法藏部的《四分律》。斯里兰卡高僧跋陀罗③译出了《善见律毗婆娑》??等。还有中国高僧法显④与慧景、道整、慧应、慧鬼??等从长安出发经西藏至天竺,历14 年遍游30 余国,搜集大量梵文佛经,于义熙九年(413 年)归来,后又与天竺僧跋陀罗禅师共译出经、律、论六部,24 卷,百余万字,撰成《佛国记》⑤。安帝义熙十四年至刘宋·武帝永初二年(418-421 年)佛陀跋陀罗译出《大般涅槃经》。

  刘宋·武帝·永初二年(421 年),昙无微⑥译出了《大集经》等十部佛经。

  以"博事名师,广求经诰"有名于佛门的智严⑦和尚在文帝·元嘉四年(427年)与宝云①共同译出《华严经》②。宝云又个人译出了《新无量寿经》③等名① 鸠摩罗什(344-413 年),父籍天竺,生于西域龟滋国(今新缰库车一带),为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之一。翻译大量佛经,有弟子3000 多人,其中道生、僧肇、道融、僧睿,称为"什门四圣"。② 帛远,又作白远,字法祖,俗姓万。当时有道士王浮作《老子化胡经》以攻击佛教,帛远与之辨论佛道邪正以捍卫佛教。

  ③ 王浮,为西晋时有名道士之一。他认为老子与关尹喜西出流沙,化为佛,佛教即由此而兴起。该说当时有一定影响,为道教攻击佛教和贬低佛教的主要根据。

  ④ 慧持(337-412 年),俗姓贾,雁门楼烦(今山西省宁武县附近)人。18 岁出家,有弟子道弘、昙兰??等九人。

  ⑤ 伽罗叉,一作伽提婆。

  ⑥ 慧远(334-416 年),东晋高僧,俗姓贾。

  ① 克什尔,现在印度河上游及其支流杰卢姆河流贯境内。

  ② 佛陀那舍。(待考)

  ③ 佛陀跋陀罗,(359-429 年),中国名觉贤。

  ④ 法显(337-422 年),俗姓龚,平阳武阳人,3 岁出家,20 岁受大戒。⑤ 《佛国记》一卷,又名《历游天竺记》或《高们法显传》。内容为记述历游西域的情况。⑥ 昙无谶(385-433 年),中印度高僧。初学小乘,后学大乘,西域人尊为大 咒师。⑦ 智严,生卒日无考。西凉州(今甘肃武威市)人,为晋宋间高僧。

  ① 宝云(376-449 年),与智严同乡。少年出家,勤于治学。从东晋隆安初年 (397 年),云游西域诸国,瞻礼佛迹,遍读梵书,精于天竺诸国的音字古训。

  经。

  元嘉十二年(435 年),求那跋陀罗④来中国,到广州。文帝派人迎至建康,历住祗园寺、东安寺。在此期间译出《楞严经》⑤。北魏·皇兴元年(467后),起造永宁寺,构七级浮图。造释迦立像,高43 尺,用铜10 万斤、黄金600 斤。正兴三年(473 年),沙门慧隐和尚造反。

  梁武帝·天监七年(508 年)即北魏·永平元年,菩提流支⑥来华,住洛阳永宁寺,用四年时间到天监十一年,也即魏永平五年(512 年),译出了《十地经论》、《金刚般若经论》等39 部佛经。

  鸠摩罗什弟子道生⑦,撰有《二谛论》⑧??等五部佛经著作,这是中国第一批自己写的佛经。

  当时还有一位高僧道流①,撰写《河西经录》等四部佛学著作,未成而卒。后由道祖②续写完成。

  梁,以面壁九年悟道而名闻于世的达摩禅师③,从天竺经广州到嵩山少林寺,带来了"禅宗"④。

  智藏⑤、法云⑥、与僧⑦,并称为梁代三大法师,在佛教上都起到极大的影响。

  北魏·孝武帝永熙三年(534 年)在京都洛阳普查,当时有寺庙1367 所。各地有三万余,僧尼200 万人。

  以上都是孙氏出生的前夕佛教动态,所以孙氏一入尘世,就有与佛门接触的广泛条件,更其是大量佛经著作是供孙的例览、诵读与研究。

  ② 《华严经》全名为《大方广佛华严经》,该经认为世界是毗卢遮那佛的显 现,一微尘映世界,一瞬含永远。宣扬"法界缘起"的世界观和"圆信"、"圆解"、"圆 行"、"圆证"等"顿入佛地"的思想。③ 《新无量寿经》,考《无量寿经》为净土三部经之一,或谓为三国·魏康僧 凯译,这是原梵文的第二次译本。

  ④ 求那跋陀罗,中天竺高僧,属婆罗门种姓,翻译佛经达100 余卷。

  ⑤ 《楞严经》全称为《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近 代有人疑为汉人所作。⑥ 菩提流支,天竺高僧,来中国后,备受朝庭礼遇,尊为"地论师"。为相州 北派祖师。⑦ 道生,为"什门四圣"之一。巨鹿人(今河北省平乡县)人,俗姓魏。

  ⑧ 《二谛论》,全书讨论"俗谛"与"真谛"。前者为"迷情所见世间之事相 也";后者为"圣智所见真实之理相也"。

  ① 道流。(待考)

  ② 道祖(347-419 年),东晋高僧,苏州人。

  ③ 达摩禅师(?-528 年),全名为菩提达摩,南天竺高僧。后遇慧可,授以 《楞伽经》。④ 禅宗,以禅那为宗,故称禅宗。禅那又名思维修,内容是思维真理静息念 虑之法。原为三学六度之一,其特点是静坐默思,发明佛心。禅宗初祖即达摩。

  ⑤ 智藏(458-522 年),南朝·梁高僧,俗姓顾,苏州人。为定林寺僧远弟 于,精于佛教的经论及戒律。⑥ 法云(467-529 年),俗姓周,宜兴阳羡人,七岁出家。曾撰有《成实论义 疏》42 卷,故后人奉为成实宗论师。

  ⑦ 僧■(467-527 年),俗姓孙,吴郡富春人。以能言善辩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