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孙氏医学思想溯源



  "医学思想"与"业务知识结构"两者,前者为"因",后者为"果"。

  "医学知识结构"与"孙氏医学思想根源",当然也是前者为"果"而后者为"因"。因为任何一种学术思想的形成,必须由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意识潮流提供其基础,孙氏当然不可例外。探讨孙氏医学思想,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是当时的社会背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不会有温病的理① 人云亦云,见金·蔡松年《槽声同彦高赋》"他日人云我亦云。"② 旅进旅退,见宋·王禹偁《待漏院记》:"复有无毁无誉,旅进旅退。"① 引宋·朱熹疏注《礼·中庸》文。

  论;解放前,不会有赤脚医生的出现。第二是当时及其前些时期医药的实际情况,因为清朝的"勇"(即兵),决不可能操作雷达或搜索地雷的。没有白喉,就不可能有养阴清肺汤的问世。第三是本身及其周围的环境,假如贞观之治、永徽之治在孙氏的前半生,或南北朝之乱在孙氏的后半生,肯定要把孙氏的事业史写成另一个模式,而且还恐我们不知道孙思邈其人者。否则的话,橘逾淮而北也不能为枳了。

  1.社会背景孙氏自诞生的一天开始至羽化的一年结束(541-680 年)142 年中,正是我国经过近乎300 年的封建地主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连年战争,南、北长期分裂之后,封建国家重新得到统一,封建经济在崩溃之后有了恢复和发展,是国土分裂到民族大融合时期过渡到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在孙氏40 岁那年(581 年),杨坚①夺去取了北周政权,统一中国,建立隋皇朝。这动荡的40 年正好给孙氏一个闭门读 书的大好机会。在七岁启蒙之后,以其"日诵千余言"的"圣童"天资,加以33 年静心求学深造。在弱冠之年,就"高尚兹典"、"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兼好释典"。也就是在这个时期里"吾十有八而志学于医"。

  隋皇朝在经济上、政治上实行了一系列的有利于社会经济政治发展政策,使隋皇朝得有20 多年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局面。"隋大业中(605-617 年)太医巢元方等,奉诏所作"(见《诸病源候论·宋序》)的《诸病源候论》在大业六年(610 年)成书。还有现已失传的《四海类聚方》、《四海类聚要方》两书,也在这个时期里通过政府、组织策动下写成。更可证明当时的政府已关注医学卫生事业了。历史上由政府主持撰写医学巨著,恐怕还是事无先例哩。这年约69 岁左右的孙氏,早已行医多年,对他的鼓舞也肯定很大。但十分可惜到隋后期的炀帝·杨广(569-618 年),骄奢淫逸,穷兵默武,不断地横徵暴敛,实行一系列的残暴政策,终于在戊寅(618 年)那年被杀,结束49 岁的生命,隋皇朝也只经历仅两代皇帝共37 年短暂的国祚,宣告倾覆。这年孙氏已77 岁。

  李渊①在大业十三年(617 年),起兵太原②,进军长安,翌年(618 年)自立称帝。建立另一个新的政权,国号唐,他即唐太祖,年号为武德。又一个统治政权代替了这一个统治政权。武德九年(626 年),李渊传位于李世民③,他又进一步调整施政政策,其中包括着对文化卫生事业的重视,如诏魏征等修史,诏甄立言等校订《明堂经图》并曾亲自驾临甄权家中询问药性(见《旧唐书·甄权传》)。以后屡召孙思邈入宫赐爵等等。终使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出现了史学家称为"贞观之治"。

  孙氏也自86 岁这年起,应诏来京,从隐居山野而转为长安城市居民。在临床上的活动,也由此而转入高峰。

  唐太宗李世民死后,高宗李治①续位,改元为永徽元年(650 年)。凭着① 杨坚(541-604 年),即隋文帝。

  ① 李渊(566-635 年),即唐开国君主。

  ② 太原,即今山西省太原市。

  ③ 李世民(599-649 年),李渊次子,即唐太宗。因治国有方,人称为"贞观 之治"。① 李治,即唐高宗,世民子。

  太宗的遗泽,继续推行正确的政策,也出现了"海内艾安"局面的"永徽之治"。这两代人50 多年"之治",把大唐江山巩固了290 年。

  唐代国内民族关系融洽,交往频繁,对外关系采取开放政策,以西北陆路与东南水道为主要的两条丝绸之路,与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阿富汁、伊朗、阿拉伯、朝鲜、日本??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发展了政治、经济、文化、医药上的广泛交流,使节、商贾、僧侣的往来频繁,对孙氏来说,其影响之大也不言可喻。

  贞观元年(627 年)以前的85 年,因群雄割据,战祸弥连,有利于孙氏逃世野隐、潜心攻读。这种面壁九年的机会,就是奠定了孙氏文学与医学的扎实基础,更塑造了他品洁志坚的性格。如其没有这个机会,决不可能有后半生的际遇。贞观元年以后的57 年,生活于重视文教卫生的太平盛世,更有利于才能的发挥与事业的成就。如其没有后半生这样处境,孙氏纵然怀有撑肠拄肚、茹古涵今的文学修养和徒柳针茅、活人医鬼的医学绝技,也只能是老死窗牖,肯定也会湮没不彰,有谁知道你这个孙真人。充其量在《仙藉》中占一席真人的座位而已。这一乱一治的客观世界,如其前后倒置一下,那孙氏的命运便不堪设想了。

  其中还有一个无人注意到的"祸兮福所倚"的给孙氏命运因祸得福的际遇,就是六朝到隋唐,谁都知道是佛教最最盛行时代,但那里晓得,在某一个领域里却遭到抵制和摧毁。你只要打开史册,略加注意,就可以看到。陈·太建六年,也亦北周·建德三年(574 年)五月,周武帝·字文邕(543-578 年),他下诏禁佛毁道,焚佛经、烧佛像,逼使沙门(佛)、道士(道)200 万人还俗遣散。并下诏谓:"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俗,并禁诸淫祀,礼典所不载者,尽除之。"这是佛教史上有名的四次"毁灭佛法"事件中的第二次"周武帝灭佛"。这年孙氏仅33 岁。

  人是有逆反性的,孙氏也未始不这样,而且还在血气方刚之际。从"医门极为秘惜,不许子弟泄漏一法,至于父子之间亦不传示。然圣人立法,欲使家家悉解,人人自知,岂使愚于天下。今至道不行,拥圣人之意,甚可怪也"(见《翼方·妇人方一》)一节语气中体会,孙氏这种"逆反心理"还是强于一般人。所以面对这样毁佛废道事件不断发生历37 年之久,试问一个崇道信佛而又是"逆反心理"特强的孙思邈,能承受得了吗?所以对当时政府的仇视抵触,也势所必然地采取对立不合作态度来愤世嫉俗。正因为如此,因之他的前半生就坚决地隐居逃世,安心到死心的地步来闭门读书,终至有助于学问的猛进。其受益是无法估计的。

  后半生呢?幸运地躬逢盛世,正好给一个满腹经纶、养精蓄锐的孙思邈大展鸿图的机会。

  2.当时医、药、病的实际情况

  (1)丰富的前人遗产

  在孙思邈两部《千金方》之前,医学著作,已经有不少,但遗憾的是当时无印刷而赖手抄,事难广泛流传,所以保存者百不得一。至于该时情况如何?也以缺乏资料,无法作正确的回答。以下只能根据有案可嵇者录下:

  秦汉之前:

  《黄帝内经》

  《黄帝素问》

  《黄帝虾蟆经》

  《万物》1977 年安徽阜阳夏侯灶墓出土《山海经》

  《神农本草经》

  《桐君药对》

  汉代:

  《伤寒杂病论》张机

  《脉经》张机

  《疗妇人方》张机

  《养生篇》稽康

  《本草》七卷 蔡邕

  《辨灵药经》张道龄

  《玉匮针经》吕博

  《黄帝扁鹊脉书》公孙阳庆

  《仑公决生死要诀》谆于意

  《太仓公方》谆于意

  《说疾》史岑

  《李八百方》李八百

  《中藏经》华陀

  《青囊经》华陀

  《经文颂说》郭玉

  《葛氏杂方》葛元

  《五十二病方》1973 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足臂十一脉灸经》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脉经》1973 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导引图》1973 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汉代医简》甘肃武威旱堆汉墓出土

  魏:

  《诸药方》李修

  《吴普本草》吴普

  《李当之本草》李当之

  《崔氏方》崔氏

  《医方》王显

  晋:

  《范东阳方》范王

  《殷浩方书》殷浩

  《殷荆要方》殷仲堪

  《摄生论》阮侃

  《论病》王叔和

  《脉经》王叔和

  《时后备急方》葛洪

  《抱朴子养生论》葛洪

  《议论备予方》于法开

  《救饥辟谷诸方》佚名

  《甲乙经》皇甫谧

  《羌籍药方》番僧·佛陀耶舍

  《伤寒身验方》王珉

  《孔中郎杂药方》孔汪

  《小品方》陈延之《阮河南药方》阮炳

  南北朝:

  《药录》李密

  《褚氏遗书》褚澄

  《杂病方》褚澄

  《玉衡隐书》周弘让

  《四家体疗杂病本草要钞》徐叔响《杂疗方》徐叔响

  《解寒食方》徐叔响

  《药方》徐嗣伯

  《杂病论》徐嗣伯

  《辨伤寒》徐文伯

  《疗妇人瘕》徐文伯

  《雷公药对》徐之才

  《徐王八世传效验方》徐之才《羊中散药方》羊欣

  《王世荣单方》王星

  《集注神农本草经》陶弘景《名医别录》陶弘景

  《补阙肘后百一方》陶弘景《如意方》梁·简文帝

  《集验方》姚僧坦

  《刘涓子的鬼遗方》龚宣庆《杂香膏方》范晔

  《小儿方》徐玉

  《集验方》姚法卫隋:

  《黄帝明堂经注》杨玄

  《产乳志》刘祐

  《本草音义》姚最(《医籍考》作者为孔志约,疑唐时成书)

  《注黄帝素问》全元起

  《要方》徐奘

  《四海类聚要方》佚名

  《四海类聚方》佚名

  《诸病源候论》巢元方

  《淮南王食经》佚名

  《玉房秘诀》佚名

  这样八九十种隋以前的医学文献,可能更有我们所未知者,都是孙氏知识宝库里的有益荣养。再看两部《千金方》中的频频引用可知。还有唐代之初的各家写作,计有:《明堂经图》甄权《注黄帝八十一难经》杨玄操

  《本草音义》甄立言

  《本草药性》甄立言

  《古今录验方》甄立言

  《新修本草》苏敬 李勣

  《脉经》李勣

  《五明经》攘那拔陀罗同訚那那舍译

  《纂要方》崔知悌

  《骨蒸病灸方》崔知悌

  《产图》崔知悌

  再根据《隋书·经藉志》记载,当时还有以国外翻译来的印度医藉,如《龙树菩萨药方》、《婆罗门诸仙药方》、《西域名医所集要方》、《耆婆所述人命论方》、《乾陀科治鬼方》??等十余种。这样多的资料,孙氏是否完全看到?那是没法知道了。 但他不至于完全没有见到,否则怎样会把四气学说、净身学说、许多耆婆方药及天竺国婆罗门法的按摩引进到两部《千金方》中。这丰富的遗产,是孙氏成功的原因之一。

  (2)频繁的交流

  唐代是开放的时代,更其是在两个"之治"之际,在医学方面融合了国内兄弟民族和国外的优秀成果,丰富了自己的内容,促进了发展。孙思邈既是一个受益者,又是一个为这种大好形势贡献出力与辛勤者。

  依据不可能完整的资料,在孙氏一生中(541-682 年)的医学药学大交流有以下几次。

  梁·简文帝大宝元年(550 年),即日本钦明天皇--神代天皇即位之际,第一次把中国的针灸,传入日本。

  梁·元帝丞圣元年(552 年),中国以《针经》赠送日本钦明天皇。

  陈·武帝永定二年(556 年),《五明论》由印度传入中国。

  陈·文帝·天嘉三年(562 年),吴人知聪,携《明堂国》等160 卷书,到日本。

  隋·炀帝·大业元年(605 年),《龙树眼论》,从天竺传入。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 年),日本小野好子和难波雄成来中国,返国时带去了许多中国医书回去。隋·炀帝·大业四年(608 年),日本药师惠日、倭汉直福田来中国学医。

  唐初(618 年以后一段时间里),印度医学大量传入中国,更其是眼科方面的。

  唐·高祖·武德六年(623 年),日本僧惠济、惠光来中国留学。同年

  留学于中国13 年的惠日、倭汉直福田学成归国。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诏诸州置医学。

  唐·太宗·贞观十五年(641 年)1 月,由李道忠送文成公主(?-680年)出嫁吐蕃弄赞。所查赠的医书,由哈祥哈德娃和德田马郭吉两人译成藏文。

  唐·太宗·贞观十六年(642 年),达摩乌长国(在夭竺北),遣使来献龙脑香。

  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 年),诏三路舶司,番商贩到龙脑、沉香、丁香、白豆蔻等药品。

  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5 年)正月,玄奘法师由天竺学成回国,带回了包括医学在内的经书657 部。当时孙氏已104 岁,身居长安,出入宫廷,又一直与僧侣往来,不可能不相晤会。而且孙氏唯一知交道宣律师,又奉命

  参加翻译玄奘带回来的佛经工作。

  唐·贞观二十一年(647 年),遣使至天竺,学取熬糖新制法。

  唐·高宗·永徽六年(655 年),日本惠日,第三度来华,交流医学。

  唐·高宗·显庆元年(656 年),使高僧那提三藏往昆仑??等国,采求异药--指木香、益智仁??等。

  唐·高宗·乾封二年(667 年),拂菻国①遣使,来献底也伽--类似于鸦片一类的药物。

  除此之外,《新唐书·地理志》所载各地进贡的药物竟多达数百种。其中还包括了少数民族如西州②、凉州③、夷州④、黔州⑤??等地区。

  在客观上国内外交流的频繁,主观上孙氏的刻苦钻研,细心观察与善于总结吸收,他的成就是势所必然的。孙氏对治疗疗肿的丰富经验和满意疗效,也是善于吸收赵娆四味方、齐州⑥、荣姥方和衢州⑦、韩光方的结果(以上三者俱见《要方·丁肿痈疽·丁肿》)。这都是很好的例子。

  在孙氏生活的年代里,印度医学是可以脾脱全世界,同时也是佛教的发祥地。中国儒家,强调要学习和精通六艺,印度的佛门也一定要学习和精通"五明"。所谓"五明",是:一声明、二工巧明、三医方明、四因明、五

  内明。其中三医方明,就是要求每一个僧侣都要懂得和精明医学知识,所以当时的印度医术就领先于全世界。正因为当时中、印两国的佛教僧侣频繁往返于长安与天竺间,大量的医学也伴随了大量的佛经书带入我国。所以古印度吠陀医学的理论,在两部《千金方》中也大量的引进。

  又如《翼方·禁经上·持禁斋戒》的"五戒者,一曰不杀,二曰不盗,三曰不淫,四曰不妄语,五曰不饮酒嫉妒",索性把佛教的"尸罗"①全部照录下来。

  其中吸收印度医学的最多者,更显示在方剂方面。粗糙的统计一下,如取用耆婆方者就有万病丸、治恶疮方(内含大白膏方等十多首)??等。

  此外,还搜集了阿伽陀国②、大秦③、及波斯④国的悖散汤(即朱乳浦虚破气方)、古天竺摩揭陀服菖蒲方??等,还有西州续命汤、蛮夷酒、匈奴露宿酒??等等。

  孙氏本为庄老道教中人,所以对吐纳、导引,早就精通掌握,但他还是虚怀若谷,去学习古天竺的瑜迦功术。例如《要方·养生·按摩法》中的天竺国按摩术,并详细地介绍其"十八势"操作过程。

  总之,孙氏在优越的客观条件、幸运的环境际遇和雄厚的物质基础上,

  吸取上下古今、国内国外医学精华,不仅仅是丰富了祖国医学宝库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他这样虚心学习,开放进取,善于选择地吸取而并没有被外来医学所俘虏而吞噬。相反地坚定立足于以《内经》为核心的传统医学思想来改造吸取得来的事物,加以溶解利用成为真正中医化的巧妙方法与精神,使中医的学习方法和立场态度发生了一种划时代意义的变化。

  ① 拂菻国,古西域地名。指东罗马帝国及西亚地中海沿岸地区。② 西州,今在吐鲁番东。③ 凉州,今甘肃省秦安县东北。

  ④ 夷州,今贵州省石阡县。

  ⑤ 黔州,今四川省彭水县。

  ⑥ 齐州,今山东省济南市。

  ⑦ 衢州,今浙江省衢县。

  ① 尸罗,全名尸罗波罗密,意译为"持戒"。六度之一。

  ② 阿伽陀国,在古天竺东北,可能是印度与尼泊尔交界处。

  ③ 大秦,古时称罗马帝国为大秦。

  ④ 波斯,古伊朗国名。

  (2)疫疠与新病种

  用医与药来消灭疾病,同时也是因疾病的挑战--疫疡流行、新病种的出现来推进医学技术的发展。这个矛盾与统一,在地球上永远循环不息地演变着,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还是这样。

  我们打开历史的篇章,就可以看到在孙氏一生中(541-682 年)疾病时疫向医学的挑战情况:梁·太清元年(547 年),旱疫,扬、徐①、兖②、豫③??几州尤甚。

  又·二年(548 年),旱疫。

  隋·开皇六年(586 年),出现蛟龙病,病发似癫痫。

  又·十二年(592 年),长安大疫。

  又·十八年(598 年),东征军征途中发生瘟疟,只能班师归来,死者十之八九。

  又·二十年(600 年),蠼螋疮出现。

  又·二十一年(601 年),知道浮肿病,必须忌盐。

  隋·大业八年(612 年),大旱疫,死者甚众,山东尤甚。

  又·十三年(617 年),洛阳出现传尸病。

  唐·武德元年(618 年),关中④多骨蒸病,得之多死。

  又·贞观十年(636 年),关内⑤、河东⑥、大疫。

  又·贞观十五年(641 年)三月,泽州①大疫。

  又·贞观十六年(642 年)夏,谷州②、泾州③、徐州、戴州④、虢州⑤五处大疫。

  又贞观十七年(643 年)夏,泽州、濠州⑥、庐州⑦三处大疫。

  又·贞观二十二年(648 年),卿州⑧大疫。

  又·永徽三年(652 年),山西绛州僧,死后解剖,有遍体肉鳞患虫。

  又·四年(653 年),天花从西东传。

  又·六年(655 年),楚州⑨大疫。

  又·永淳元年(682 年)冬,大疫,两京死者,相枕于路。

  考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前221 年)以前,就已发现痪疭(破伤风)

  ① 徐州,今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一带地区。

  ② 兖州,今山东省邹县东南。

  ③ 豫州,今安徽省毫县一带。

  ④ 关中,即今陕西省。

  ⑤ 关内,指今陕西终南以北,甘肃陇坻以东,宁夏东南一带。

  ⑥ 河东,今山西省境内,黄河以东的统称。

  ① 泽州,今山西省阳城县西。

  ② 谷州,今河南省罗山县。

  ③ 泾州,今甘肃省泾川县北。

  ④ 戴州,今河南省考城东南。

  ⑤ 虢州,今河南省灵宝县南。

  ⑥ 濠州,今安徽省凤阳县东。

  ⑦ 庐州》,今安徽省合肥市。

  ⑧ 卿州,待查,但知为在四川境内。

  ⑨ 楚州,今江苏省淮安县。

  起,麻风、大花、梅毒、结核、乙脑直到今天的爱滋病,开始起是默然而至,医生束手无策,病者坐而待毙。然后经过医家的的摸索、探讨、实验、研究、了解到总结,作出有效措施,得到制服,终于丰富了医学内容。

  孙氏一生中的几度疫病流行,他不会不知,更其是几次发生在居住之处--长安及其附近,说不定他还投身其间地参予工作。几个新病中还有两例是亲自遇到的,孙氏面对这样的挑战而不积极应战吗?当然要应战。这也是有助他发挥智慧而添增经验与才智。所以在每一个人的周围左右,不论大的小的、明的暗的种种事物,都有巨大的作用和深刻的影响。

  3.本身和周围的环境"吾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见《要方·序》)17 个字,是决定孙氏投身医界,刻苦研究,终而成为百代名医、千古国手的关键。

  本身疾缠,更能体会到医生所无法体会到的体会。尽管医生有高明的五诊(望、问、闻、切、查)而这不属于五诊的另一个"主观感觉之诊"是永远也想不到、得不到的。所以有病医生的心得,更高出于一般。况且孙氏自己的病病种多、发病频而各科俱备,更使他真正的"心得"比任何人更洞察与深入。

  光是"药"而没有人的"机体",不可能发生"作用",必须还要经过一个"人的反应"而才有作用产生。各种反应,医生仅仅观察到明的、显的,但内在的、不暴露的反应,只有病人自己知道,说得更贴切一些,只有有病的病人才能真正有切肤之感。所以一个老年医生比青年医生、多病体弱的医生比身强力壮的医生对病人的体贴、同情要多得多,就是这个原因。否则为什么高明的针灸大夫,开始学习甚至业务水平已很高的医生在自己身上去扎针?以上是孙氏本身的因素。

  孙氏在86 岁之前,隐居山林,扣除18 岁前未习医的童年,则整整68个春秋的努力读书习业,韬光养晦,心无二用地为业务知识打下结实的基础。这个有利的条件,漫长的岁月,是历来医学史上所没有的,只有孙真人被他独占,所以业务那得不精。

  当86 岁时,正是李世民执政第一年的贞观元年(627 年),当年这个"贞观之治",确是百业俱兴,而且李世民对卫生事业也十分重视,诏请孙氏入京授爵(孙氏的接受与否?那是另外一回事),登门拜访甄权,主持甄权完成《明堂经图》,组织苏敬、李勣编纂《新修本草》??整顿调整了在武德七年(624 年)设置的太医署的组织,使更能发挥其工作效率,??等等等等,都是对医学事业的有力扶持,间接就是给孙氏一个鼓舞。

  当109 岁那年的孙思邈,高宗·李治接替了太宗·李世民,虽然年号改为永徽无年(650 年),但对医学政策,继承不变。国家又颁布了关于医政药政的法令,更促进了医药事业的发展与繁荣。在孙氏118 岁时,又蒙高宗召见,拜谏议大夫(孙氏的固辞,那属另一个问题)。132 岁那年,高宗避暑九成宫,召孙氏同去。并授丞务郎直长尚药局。当133 岁时,孙辞疾请归,虽然请归没有恩准(这又是对孙氏的恩宠),但却赐以良马及鄱阳公主邑司。这样的躬逢盛世,位列公卿,优渥倍加,在古今医界中人物,能有几人?其实孙氏隆恩待遇的受惠,远远不及其才能的得以发挥的价值。

  《要方》杀青于孙氏111 岁,时在永徽三年(652 年)。计历30 年,上溯30 年,约展卷动笔于唐·武德五年(622 年)左右,那末《要方》的写作地点,前五年在太白山,后25 年在长安。至于《翼方》则全部在长安写成。你别漠视这个不为人们注目的写作场所,它对写作内容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野在市就有三个截然不同之处:其一,孙氏纵然是博学之儒,但毕竟家道清寒,那时那能有三箧五车、左图右史的大量藏书。只有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长安,才有能力拥有丰富的书籍集中在这里,而且孙氏更出入大内及尚药局、太医署,供你驾舟在学海中邀游。其二,太行山世外洞天,交通闭塞,1300 年前的乡野,更无信息可言。如其两部《千金方》而在这样环境中写的话,大量的新方新药,国际情况,构通交流,定然付之阙如。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不能不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名著,但后人有"陶隐居不详北药,时有诋谬"(见《医籍考》引《画漫录》语)之讥,为什么?因为在茅山写的。如其两部《千金方》而完成于太白山,不蹈陶弘景覆辙,才怪哩。其三,野居草泽,纵然孙氏身怀绝技,知名度也无从高起,而且山径荆路,交通不便,何来大量求医者。一旦身寓闹市,而且孙氏以半官半医的高贵身份,求医者当然趋之若鹜,就以"余尝手疗六百余人"(见《要方·痔漏·恶疾大风》)来论,而且这六百余人仅仅是麻风一个病种,推而度之,病员之多可以想象一般了,如在太白山有没有招来如此之多的病者。我们必须知道,医学著作的灵魂是临床,抽去了临床,还有什么好书可以写出。所以两部《千金方》的成功,可以武断的说,写之于长安,有其决定性的作用。杜甫在七律《蜀相》中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纵然你有多大的本领,天不假年,也是徒然。而孙氏则享年141 岁,也是为他事业的成功作出了有力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