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孙氏思想总探讨  一、思想背景



  (一)远景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前221 年)的诸子百家,他们的思想不单局限于哲学,凡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等,大都无所不包,从哲学到文学、从政治到军事、从修养到教育,并没有专门化,也不可能专门化。除了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所限制,他们在主观上都想"以其学易天下",并不是为思想而思想。所以济济多士的百家争鸣,到最后则以孔孟为首的儒家,独占了鳌头。

  岁次庚辰(公元前221 年),当时剩下的最后一个齐国告亡,秦始皇①统一了中国。为了永远巩固其政权,采纳了法家思想与手段,企图通过法来实践其"一世"、"十世"、"百世"到"万世"的统一政权之梦,所以傲然自称为始皇。

  正因为有梦求其万世之业的雄心,他最早懂得"人,是事业的本钱"道理,所以千方百计地求得自己长生不死、永远健康。在赢政①二十八年(公元前219 年)巡狩到海上时,东望飘渺的蓬莱,更使他作成仙登天遐想,因之即使韩佟入海去求不死之药,但去了没有后文,乃又遣派徐福率领3000 名童男童女,营造大船,耗费了大量黄金,东行求仙。后果如何?据说不过帮助了日本国的建国开业。

  嬴政三十四年(公元前213 年),以淳于越点燃了导火线,接受李斯②建议,颁布了"挟书之律"而掀起前无先例、后无来者的焚书坑儒大役,重重打击了儒家。所以秦始皇心中只有法家,但方士们可在他眼里尚有一席之地。

  公元前206 年,刘邦③起义成功,建立西汉王朝。他毕竟是出身平民,所以对儒家很不重视。加之文帝·刘恒(公元前179-前157 年在位)、景帝·刘启(公元前156-前141 年在位)和文帝皇后、景帝母亲窦太后(?-公元前129 年)笃信道教。甚至道士陈平④、阴阳家张苍⑤,都位居丞相,而且还是很有权力的丞相。所以西汉之初,极度提倡"无为而治"的道教学说,大有占居了支配一切的地位。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 年),以窦太后仇视儒术,把反对黄老、推崇儒术的窦婴(?-公元前131 年)、独崇孔孟的田蚡(?-公元前131 年)罢去了官,"鲁诗学"的开创者儒家申公(?)撤职赐归,申公的两个学生赵绾(?)、王臧(?)都下狱而死。

  上面谈到的所谓方士,乃吐纳、练丹、自谓力能呼风唤雨、鼓吹成仙登① 秦始皇(公元前259- 前210 年),姓赢名政。先后灭六国,中原统一,自号始皇。① 嬴政,即秦始皇。

  ② 李斯(?-公元前208 年),战国末。楚上蔡人。秦国相。

  ③ 刘邦(公元前256-195 年),秦末沛县人,灭秦立国,曰汉,即汉高祖。④ 陈平(?--公元前178 年),汉·阳武人。初从项羽,后归于刘邦,官右丞相。佐孝文帝平吕乱后,即弃官修道。

  ⑤ 张苍(公元前256- 前152 年),汉·阳武人。从刘邦起兵,以有功,封北平侯。天、可以长生不死的方术之士。起源于战国时齐、鲁一带沿海地区,因秦始皇"悉召文学方士甚众,欲以兴太平,方士欲炼以求奇药"(见《史记·秦始皇本纪》)的加温而开始兴盛起来。从此代出有名方士,如汉文帝(公元前202-前157 年在位)时,侈言"设立渭阳五帝庙,欲出周鼎"的新垣平(?);汉武帝(公元前140-前87 年)时,有倡言"祠灶则致物,致物而丹砂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为饮食器,则益寿"的李少君(?);有使武帝在一如现代电视机萤光屏前会见亡妃李夫人的齐人少翁;自言"黄金可成,河决不塞,不死之药可得,仙人可致"的奕大。直到三国(221-280 年)时,曹操(155-220 年)要杀他,他却遁入壁中隐身而去的左慈(?)??。纵然他们后来有的被诛(奕大)、有的夷其三族(新垣平)可悲下场,但在他们走运得志之际的受宠当朝,毕竟是使人垂涎三尺的。

  当时黯然失色的儒家,当然看清了这个来龙去脉,知道要靠近当局政权、非创造一套与方士可以经得起周旋而又能取胜的神秘学说不可,否则怎能在方士口中分得一瓢羹。所以认为邹衍用以推断自然命运和王朝兴亡的"五德终始"学说,最为接近、合式而可行。邹氏凭他的一套"深观阴阳消息"本领,周游魏、燕、赵??等国,备受诸侯们的尊敬和礼遇。他们把当时流行的阴阳五行学说,和社会历史变迁联系起来的"■祥度制",在两汉谶纬学说中作为重要的核心。这样的学说十分适合统治者的口味,使得凡尘里的皇帝和天上的上帝更加缩短距离而紧密地连系、甚至混为一体。邹氏"闳大不经"的"谈天",使皇帝的神秘性越浓厚,子臣百姓也就更加服帖就范,他的统治地位就越巩固。而且这种学说,确实比方士们在幻想中寻求一切的要现实得多。所以儒家尽量地吸收邹氏的学说来充实自己的内容。幸运的是这只救活了已经三面无气的妙奕,真能使儒家坎坷命运也从绝处逐渐地走出了低谷。

  道教一向是接近于方士,不,应该说方士是从道教中衍化出来的终产物,所以道教却没有遭到像儒教那样深灾浩劫,这又是儒家对道家的向往另一个原因。

  汉·对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 年),对儒家来说是命运转折点的一年。三个抑儒崇道有权力人物最后一个人窦太后死了,压在儒家头上的大山搬走了。

  紧接着的翌年元光元年(公元前134 年),武帝遂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施行。并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以示重视儒教体现。事实上武帝早六年之前的建元元年(公元前140 年)执政之初,就已颁诏天下"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董仲舒也上过以"天人感应"为中心思想的"天人三策"。说明"王者从天意以从事",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一举中标,深为武帝欣赏而采纳。

  由于统治阶级的本性所决定,武帝虽然已尊敬儒教,但仍然不忘其求仙的迷梦。翌年(公元前133 年),又遣方士入海求神仙,并建立太一祠。元封元年(公元前110 年),武帝北巡,祭桥山黄帝冢,至缑氏祭中岳太室,又东巡海上,与方士傅东及间使求神仙。征和三年(公元前89 年),武帝再至蓬莱,欲浮海再求神仙。

  从武帝起,阴阳五行学说,经过经师们的加工、美化和鼓吹,这空气愈来愈浓厚了,简直笼罩着所有一切。他们一套"属木的一定是青色而居东;属火的一定是赤色而居南;属土的一定是黄色而居中;属金的一定是白色而居西;属水的一定是黑色而居北","少阴为西;大阴为北;少阳为东;太阳为南"的固定不移的老生常谈,但使人惊奇的是人们总是听之不厌而趣味无穷。

  后世称当时的儒教为"两汉经学",就是在儒生与方士的结合而成。这样,儒家也利用统治者来推销他们有利于自己的说教。统治者有什么需要,儒生们就及时地供应什么。这些供应品,表面上似乎都是早就出于有据可稽的先圣先贤的谶言,但实际上都是从方士式的思想里移植过来。但方士呢?在汉武帝时盛极一时之后,物极必反地即式微萎缩而憔悴下去。为什么?原来儒生们也已学会了方士一套技巧而在文学方面更高出一筹胜于方士而取代了方士。方士们为维持其个人利益,不能不相率归到儒生的队伍里来。所以董氏在复兴儒学来说,是一位大功臣。但从此而后的儒学,已经不是秦时代孔孟的儒学,而是渗入了阴阳家谶纬迷信结合起来的儒学了。

  王莽①,更是一个笃信阴阳五行的人,更明确地说,他是靠阴阳五行手法来达到他野心的。所以用阴阳学说来定了南北郊之社,还进一步用五行学说来定郡神的祭祀。他高举着记述时令及其相关事物、并把各类事物归纳在五行生克系统中的《礼记·月令》作为红宝书。竟然征求精通《月令》的人建筑明堂,也古为今用地把殷周一套古代礼仪表演一番。

  汉光武·刘秀①,以"赤伏符"受命,又以《西狩获麟谶》来战胜了公孙述(?-36 年)而得以坐到王位。所以他对阴阳五行的谶纬更极度的信仰和膜拜,甚至是依赖它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之后明帝·刘庄(58-75 年在位)、章帝·刘炟(76-88 年在位)虽非昏王庸主,但对谶纬之说也十分崇拜的。客观上有了这样的温床,阴阳五行之说那得不鸿运亨通而兴盛不衰。

  明帝·永平十年(67 年),佛教传入之后(详第四章·居士·一佛教),从此即儒、道、释三者成了鼎立之势。今后戏剧性的融合、颉颃、斗争、缓和、冷战、再融合、再颉颃??一幕一幕地不断表演下去。

  汉代人思想中,满是阴阳五行,无论在天文、地理、宗教、政治、军事、教育、包括医学卫生在内的各门科学及一切日常琐事中如小到出门、理发、洗澡??,没有不用这套方式来作指导的。例如刘向②的《洪范五行传论》,就是为反映当时外戚专权所服务。但这套学说只能在有利于统治者的利益时才能通行无阻,触犯了他们的利益时就不行。最好例子是:有符节令(掌管符玺的小官)睦弘③,在西汉·元凤中(公元前80-前75 年)他见到泰山④上大石自行竖立,上有铭文。弘即以"五德终始"来破译出为"当有匹夫而天子"的谶言。于是上《当求贤禅帝位》书,终于在元凤三年(公元前78年)以妖言惑众罪把这个不懂什么是"与虎谋皮"的书呆子头颅掉落下来。所以统治者的尊孔、崇道、信佛,不一定是出于宗教的信仰而是为自己巩固① 王莽(公元前45- 后23 年),字巨君,为东·西两汉之间,另一个新皇朝 的建立者。① 刘秀(公元前6- 后57 年),东汉王朝的建立者,称光武帝。

  ② 刘向(公元前77- 前6 年),本名更生,字子政,汉·沛(今江苏省沛县)人。为东汉有名的经学家、文学家、目录学家。著有《洪范五行传论》11 篇。内容为宣扬"天人相应说和谶纬学说。③ 睦弘,汉·鲁国藩人,字孟。

  ④ 泰山,在山东省、泰安县北五里,又称岱宗,为五狱中的东狱。

  政权来服务的。且看唐·贞观十八年(644 年),唐太宗李世民诏萧瑀①的书中,有"朕于佛殿,非意所遵。梁武建文,穷心释氏,社稷为墟。报施之徵,何其谬也。(当时,宋国公萧瑀,因与房玄龄不合,请出家为僧。既而后悔,再请还俗。十月太宗以瑀反复而怒,乃诏书谓:"朕于佛殿,非意所遵,梁武建文,穷心释氏,社稷为墟。报施之徽,何其谬也。瑀践覆车之余轨,袭亡国之遗风,自请出家,寻变违异岂具瞻之量乎"贬商州刺史)这就是执政者的自白。他既然看得很明白,为什么还要装模作样不断在佛教方面做了许多"功德"?则不言可喻了。

  多人执笔的《黄帝内经》,开写于春秋战国,而最后定稿或补充完成于汉代,所以阴阳五行作为重要指导思想,这是势所必然。现在撇开《内经》不谈,只要观察一下当时医学与五行之。间的客观环境,就可以了然了。且看:《汉书·翼奉传》:"阳用其精,阴用其形,犹人之有五脏六体。五藏象天,六体象地,故藏病则气色发于面,体病则欠申动于貌","感动阴阳,其害疾自深。??阴阳失节,害及身体。"《汉书·礼乐志》:"人亟天地阴阳之气,有喜怒哀乐之情。"《汉书·五行志》:"时则有下体生上之疴,时则有青胜青祥,唯金诊术。??及人谓之疴,疴病貌,言■深也。"《汉书·沟恤志》:"水行地上,凑润上彻,民则病湿气。"《后汉书》中的《易纬·律历志》,用24 节气来推算疾病,例如立春的"晷长一丈一尺六寸,当至不至??民瘐瘵;未当至而至,多病熛疾痰"。

  24 个节气,在"当至"与"不当至"的推算下,有48 型的病变。

  您想医学在四面八方上下阴阳五行学说的包围下,你不谈,可能吗?因之有人曾提出这阴阳五行是过了时的迷信,现代中医不应该再奉为圭皋。是的,在一般情况下送入博物馆里过时的东西当然必需抛弃,你不抛弃,时代的潮流也会替你冲洗刷掉。且看从古代到近代在当时都是风靡一时的宠儿骄子,而现在已"今安在哉"了。但真正上古的神农氏种稻获粮,缧祖氏养蚕织帛,夏禹用疏导来治水,孔子以仁恕来育人,为什么到现在20世纪甚至21、22 世纪还是用着它,中医用阴阳五行就是同一个道理。绝对不能以被谶纬学说污染过的阴阳五行与谶纬同时抛弃。李后主①纵然是昏庸亡国之君,但后人还是承认他是大词人;宋徽宗②也是亡国天子,大家还是尊之为大书画家,一手瘦金体在书坛上奉为珍品。董其昌③也不以是典型的恶霸地主而取消了他大书家的尊称,这就叫唯物辩证法。也有人提出,《伤寒》、《金匮》也是此时的作品,为什么仅有阴阳的精神而丝毫没有沾到一点谶纬的色采?的确!我们更要知道,任何时代、任何环境或某一个运动中,必然有为数极少的几个众醉独醒的冷眼人物,在这一群真痴子、假痴子(瞒了良心投机取巧的人物)如痴如狂一片浪潮中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如罢官于东汉·永平五年(62 年)的经学家尹敏①精通谶纬学说而不信谶纬,明帝① 萧瑀,字时文,善属文,好经术。为人耿直,卒后谥称贞■。

  ① 李后主(937-978 年),即李煜,五代南唐后主。

  ② 宋徽宗(1082-1135 年),即赵佶。

  ③ 董其昌(1555-1636 年),明·松江人,字玄宰,号香光。为自成一家的书 家。① 尹敏,字幼季,为东汉经学家,南阳堵场(今河南省方城县)人。博学广识,精于谶纬而不信谶纬。要他校订图谶,拒绝而丢官。

  又如大科学家张衡,就是一个极端反对谶纬的,可惜当时在谶纬学正泛滥之际,有谁来支持和响应。幸而被后来南北朝时欣赏他的观点而欣起几次不彻底的反谶纬运动,这是后话。所以有些学者认为《伤寒》《金匮》不是著作而是:"伤寒论,即古汤液论(是否即搜入《医藉考》三十七卷中的《汤液经法》?待考),盖上世遗书,仲景特编纂云尔,非其自撰之言也。"(引明·戴启宗②《活人书辩·文定公吴澄序》原文)吴氏认为《伤寒杂病论》中方剂并非仲景手订而是当时在临床上普遍取用的前人或当时各家之方,十分准确。试阅《要方》中屡见一点也没有仲景气息的"仲景曰"(见《要方·序例·治病》等多处),同时在《要方·伤寒上》、《要方·伤寒下》中桂枝汤、麻黄汤、大青龙汤、五苓散、小青龙汤、大承气汤、麻杏石甘汤、葛根芩苹连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白虎汤、三物备急丸??40 多首方剂,赫然与《伤寒杂病论》中完全相符。试问孙氏既然称"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见《要方·伤寒上》)而同一书却把《伤寒论》中40 多首方剂,一药无讹地节录下来,更证明吴澄之言非虚语也。所以敢说仲景仅仅是把临床上的常用方加以搜集、筛选、整理加以六经辨证的系统化而已。

  再如叶梦得:"孙真人为千金方两部,??独伤寒未之尽,似未尽通仲景之言,故不敢深论。后三十年作千金翼论,伤寒者居半,盖始得之"(见《避暑录话》),《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千金要方)妙尽古今方书之要,独伤寒未尽",《郑堂读书记》:"晁氏称议者,颇恨其独不及伤寒",李梴:"著千金方三十卷,独于伤寒不及"(见《医学人门》)??。以上众口一辞的认为《要方》没有仲景的伤寒理论而引为遗憾,所以孙氏言不及仲景的伤寒论而竟然有40 首伤寒论方,更说明仲景的伤寒诸方并非手订者而是当时时行的常用方。

  所以有人又认为撰《伤寒杂病论》的人,是一位有丰富经验的临床家(不是理论家)而头脑又十分清醒的儒医。他果断地排除谶纬学说的干扰,凭自己一套六经辩证的方法,搜集筛选出确实具有稳定性有效方剂而纂成《伤寒杂病论》。全书实而不华,诚如何颙的评价为"用思精而韵不高"(引《太平御览·何颙别传》原文)。编纂者并引用《书·太甲上》的"若虞机张"而署名张机,意思是凭我们手里的弩机,扫除一切疾病。古人大多有名有字,作者慨叹着儒教以谶纬的渗人而陷于变色,希望孔子再出而整顿一下。医学也必须出一位孔子样人物来振作医学风气。因为孔子名丘,于是联想到《诗·小雅》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医家必须也出一位值得景仰的孔丘。但古人更其是儒者,圣人之名应讳而不能直呼,及取其字的仲尼,于是仲景之号也产生了。当然,这个冷癖的大胆设想,恐怕很少有人附议的。但再冷静地思索一下,有五个尚没有满意解答的问题存在,这个怪论也没有武器来攻破。五个问题是:第一,《史记》上所有名医,包括与张仲景同时的华佗,都有传记,为什么知名度压倒群医、医中之圣的张仲景只字不提?张仲景之名,不见于晋前,而在王叔和以后?至唐代以后而才声名大噪。

  唐前所见,第一为王叔和《脉经·序》(约公元3 世纪);再见于皇甫谧《甲乙经·序》(稍后于王叔和);三见于葛洪《抱朴子·内篇》(281② 戴启宗,字同父,为儒而知医者,著有《活人书辩》。

  -341 年间);四见于《诸病源候论》(610 年)。即使《甲乙经》、《太平御览》中提到一些事迹在王仲宣(粢)、何永(粢)两人传里,但王、何两人的"本传"中却无一字谈及张仲景者。

  至于见之于唐前正史者有两,前为《隋书》、后为《晋书》,而且《医籍考》称为"梁有张仲景",使人又多一个疑窦。

  其二,好多史学家遍查了各种史料,东汉时期的各任长沙太守名单中独独没有张机或张仲景其人。在建安时(196-220 年)的长沙太守为张羡、张怿父子。故而也有人认为张羡即张机,但除想当然之外,一无证据可凭。其三,张仲景第一次出现于正史上的为《晋书》,《伤寒论》第一次出现于《隋书》,在这两书之前,为何未见一言?考《隋书》成书于636 年,《晋书》成书于646 年,所以也可以这样说,张仲景之名,最早在646 年时亮相。

  其四,《甲乙经·序》和《太平御览·何颙别传》却谓张仲景用五石汤来治疗王仲宣,为什么《伤寒》、《金匮》中偏偏无此一方?

  其五,自战国至秦汉,大名医很多很多,为什么独独张仲景称之为"圣"?所以张仲景的却有其人与否?还是一个"谜"。

  (二)近景

  上面说过张衡反对谶纬,但在当时没有市场,幸而在南、北朝时代有几个统治者倒有所赏识,也掀起过几次不彻底的反谶纬运动。

  隋(581-618 年)统一中国后,开皇十三年(593 年)春,文帝杨坚对于谶纬,也索性作一次希望肃清的运动,也派遣人马四出搜索谶纬以及有涉谶纬的书籍,集中起来学秦始皇的付诸一炬。私人收藏者,查出之后处以死刑。这次革命的行动是成功的,除了《乾坤凿度》、《周易乾凿度》、《易纬鉴图》、《易纬辨终备》、《易纬通封验》、《易位乾元序制记》、《易纬是类谋》与《易位坤灵图》号称八种《易纬》之外,其余的基本上都被毁掉。后经明、清两代人的苦心搜集缀辑,才又看到了一些粗略的轮廓。所以17 年后成书于大业六年(610 年)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写作期间,正是废制谶纬学说律令风行火动的高峰,因之全书中也没有五行学说。但真正要肃清这种影响,也谈何容易。后在仁寿四年(604 年),杨广杀了父亲杨坚之后,改元大业之前,还听了章仇太翼谶言"修治洛阳还晋家"之后,十分相信而到洛阳去"避冲"。(章仇太翼,幼称神童,长而博学,尤精占候算历之术。进言杨广谓:"陛下本命,雍州为破木之衡,不可久居",并示以纤语"修治洛阳还晋家",杨广采纳其言,于11 月至洛阳。)

  隋皇朝随着地主阶级内部的统一,解决了儒、道、释三者的关系,并利用了它来作为统治工具。那时立足于儒门的王通①在他的《文中子》里,就提出了"儒、道、释三教归一"的纲领,企图以儒教为主,调和道、释两教来共同维护统治。可惜"三教归一"的思想尚未实现而王通本人即以短命而归道山,翌年隋皇朝也宣告覆灭。不过这种思潮还继续影响着后人,直到孙思邈身后一段漫长的时间里还徘徊着,而且还没有完全消失,柳宗元就是受到这个影响的其中之一。

  ① 王通(584-618 年),字仲淹,王勃的祖父,隋·绛州龙门人。门人薛收等 议谥"文中子"。唐皇朝建立后,对待三教的关系为其主要国策之一,三教待遇上的丰薄也作了明确的调正。所以武德八年(625 年),也就是尚隐居于太白山的孙氏84 岁那年,高祖亲临国子监②宣布三教地位为:第一是道、第二是儒、第三是佛。高宗在乾封元年(666 年),也就是已入京的孙氏125 岁那年,高宗东巡至泰山封禅,驾曲阜祀孔子。临毫州③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之后在科举中增设了庄、老、文、列四子科,作为取士考核的依据。

  唐朝前叶,是与西汉初期同样,是尊重道教的,虽然唐太宗亲为高僧玄奘所译的75 部佛经写了《大唐三藏圣教序》,高宗也写过《大唐三藏圣教序记》,但对道与释之间还是把法码多加于道的那边的天平盘上。

  虽然在贞观九年(635 年),那时孙氏94 岁。景教④教士叙利亚人阿罗本,由波斯来到长安。三年后并建大秦寺以译经传教。但终以追随者寡而难以持久,全盛时代也仅有21 位教士。虽然影响极微,但基督教则已悄悄地跨进了中原大地。

  之后,武则天(684-704 年在位)执政之后,就执行了"尊佛抑道"政策,一手改变了儒、释、道的位置。但那时孙氏早就在则天掌政之前已归道山。

  ② 国子监,为当时教育管理机构和最高学府。

  ③ 毫州,今河南省商丘县北。

  ④ 景教,属于基督教的一个分支。